2014年—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科试卷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总分60分)1.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表明孔子的教学方法是( )A.启发诱导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2. 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温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A.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3. 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
有些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为借口,要知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下列思想家的观点与其对立的是A.顾炎武 B.李贽 C.黄宗羲 D.王夫之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B.顾炎武《日知录》C.李贽《焚书》 D.王夫之《船山遗书》5.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麽思想:A、经世致用思想B、君主批判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D、重农抑商思想6. 某电视台节目给了一个谜面“巨匠、17世纪、力学、英国”,打一伟大的科学家。
你认为谜底是 ( ) A.伽利略 B.牛顿 C.普朗克 D.爱因斯坦7.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是 ( )①牛顿力学 ②相对论 ③量子理论 ④电磁学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8. 下列著作中最可能出现蒸汽机示意图的是 ( )A.《农政全书》B.《海国图志》C.《天朝田亩》D.《各国律例》9.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是文学和美术的主流。
下列各项作品中都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是( )A.《人间喜剧》、《日出·印象》 B.《巴黎圣母院》、《自由引导人民》C.《大卫·科波菲尔》、《格尔尼卡》 D.《等待戈多》、《伏尔加河上的纤夫》10. 一人生活在明朝时,下列有关他的说法有可能发生的是①喜欢画年画 ②读了许多带插图的小说 ③在科举考试中用颜体书法写了一篇八股文,高中榜首 ④喜欢听京剧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1.人从哪里来?自然界为什么有变幻莫测的无穷力量?古人无从知道,他们寄托于神,于是对神的敬畏和崇拜成为人类社会早期共有的现象。
下列思想主张不属于谈论神与人的关系的是A.智者学派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B.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C.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D.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12.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3. 郑燮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
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是什麽绘画的特点:A、原始岩画B、汉代帛画C、中国文人画D、民间绘画14. 马克思指出:“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
”这里的“他”是指A.达尔文 B.牛顿 C.马丁·路德 D.伽利略15. 电影的诞生和电视机的发明,主要归功于:A、卢米埃尔兄弟、贝尔德B、爱迪生、贝尔德C、格里菲斯、贝尔威尔16. 《蒙娜丽莎》典型地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和人格力量,是一部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品,因为:A、达.芬奇成功的运用“圣像图”的画法B、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C、达.芬奇将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其中D、它肯定人的价值,颂扬人的力量,表现人性的美17.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具有人文主义色彩,是因为他强调:A、“因行称义”B、“因信称义”C、《九十五条论纲》D、“先定论”18. 要从源头上了解“天赋人权”、“人民主权”思想,我们最应该看:A、《论法的精神》B、《天真汉》C、《社会契约论》D、《纯粹理性批判》19. 在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
在启蒙思想家构建的美好蓝图中,“法律”是他们共同关注的话题,下列关于这一话题说法错误的是A.伏尔泰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孟德斯鸠认为国家的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C.卢梭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主张用法律来废除私有制D.康德认为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20. 以下文学艺术形式的产生与发展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是①战国“楚辞”体的创作②魏晋时期对绘画理论的研究③宋代话本的兴起④明清小说繁荣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21.否定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从本质上修正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深刻揭示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的是:A、狭义相对论B、广义相对论C、相对论D、量子理论22.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后果看,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①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
③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3.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的最突出作用是:A、变法思想宣传B、思想解放作用C、师夷长技以制夷D、实行君主立宪24. 章太炎说:“(康有为)以为‘革命之惨,流血成河,死人如麻,而其事卒不可就’。
……然则立宪可不以兵刃得耶?即知英、奥、德、意诸国,数经民变,始得自由议政之权。
……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这说明①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②康有为认为立宪可避免流血③章太炎主张革命④章太炎认为立宪也须流血斗争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④25.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猛烈冲击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民主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③、对东西方文化的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
④、推动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26.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形成于 ( )A.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B.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C.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D.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27.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写的文章或报告有①《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②《论人民民主专政》③《论十大关系》④《论联合政府》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28. 五四运动后,在中国思想界形成强大潮流的是:A、民主共和思想B、民主科学思想C、社会主义思想D、马克思主义思想29. 下列不属于中国共产党“三个代表”所代表的是:A、先进生产力B、先进文化C、先进道德D、人民根本利益30.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地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哪部法律的规定:A、《宪法》B、《义务教育法》C、《未成年人保护法》D、《教师法》二.材料解析题(8分)31.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
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
这方面我们有不少教训。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式上的讲话》(1)中国近代史上“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谁?(1分)(2)19世纪40—70年代,中国学习西方的两个著名思想主张是什麽?(2分)(3)请列举三个,中国近现代史上学习外国时,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而没有成功的例子。
(3分)(4)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分别是什麽?(2分)32. 阅读下列材料:(13分)材料一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韩非子》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统一,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日: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1)三位思想家各处于什么时代? (3分)(2)三段材料反映的政治观点有何不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3)材料一、二和材料三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4分)33.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11分)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材料三: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
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
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
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
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材料四: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
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
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社会契约论》请回答:(1)材料一中普罗泰格拉的观点有何积极意义?(2分)(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哪一重大变革运动?(1分)其核心是什么?(1分)材料二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一有何关系?(2分)(3)如何理解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2分)(4)材料四是怎样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2分)当时欧洲社会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是什么?(1分)34. 阅读表格,回答问题。
(8分)透过材料一你能得出什么历史信息?(2分)造成这现象原因是什么。
(6分)答案一.1---5CBBBA 6---10BBABD 11---15DCCCA16---20DBCCD 21---25CBBAC 26—30BBDCB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