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日英雄故事 ()

抗日英雄故事 ()

1、小兵张嘎
2、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

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

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

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

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跤输了还不讲道理,去堵胖墩家的烟囱。

在一次战斗中,他缴获了敌人一支手枪,竟偷偷把枪藏进了老鸦窝里,没有上缴。

为攻打敌人岗楼,他奉命进城侦察时被捕。

当部队攻打岗楼时,他设法在里面放火,里应外合,全歼敌人,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

战斗结束后,嘎子把藏在老鸦窝里的手枪主动拿出来上缴。

队长正式宣布把手枪发给他使用。

3、2、少年王二小
4、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
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

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

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5、3、“我是中国人!”
6、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

船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接待中国人,而对日本人却奉若神明。

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不知道中国。

陪同的人对吉鸿昌说:“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

”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
来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7、4、狼牙山五壮士
8、1941年8月,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

9月25日,日伪军约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

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某部第7连奉命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

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第6班马宝玉等5名战士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

他们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打退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

次日,为了不让日伪军发现连队转移方向,他们边打边撤,将日伪军引向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

日伪军误认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发起猛攻。

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日落。

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
//////////////////////////////////// 1.王二小是村里的儿童团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二小十三岁。

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那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

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把王二小摔死在石头上,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王二小的血染红了天!!!
2.邓潜,生卒年月不详。

广州城北三家店打石行业工人,绰号“打石邓”,客家人。

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当英国侵略军进犯到三家店时,邓潜带领附近的打石工人以石锤、铁棍为武器,截击窜入三家店的英军,与三元里的农民并肩作战。

“他们地形熟,又勇敢,又灵敏,神出鬼没地给了英军很
大的打击。


3. 3.左权:八路军副参谋长,第七名将。

总司令朱德谦虚敦厚,后又回延安。

参谋长叶剑英长期在南方局搞统战。

八路军的前线指挥主要靠彭德怀和左权。

左最大的战功就是协助彭策划并指挥百团大战。

还指挥过晋东南反九路围攻,指挥过黄崖洞保卫战,此战我军借助有利地形,以极小的代价消灭了日军800余人。

在八路军总部被鬼子铁壁合围时,左权撵走了彭德怀,自己指挥部队突围,结果壮烈牺牲。

4. 4.杨靖宇: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第五名将。

杨靖宇在我心中是一座巍然的丰碑,他的伟大不能用数字即打了几次仗、消灭了多少敌人来评价,他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当年,我看《黑的土,红的雪》,对这位智勇双全的一代名将大为钦敬,看到英雄末路,叱诧风云的抗联领袖竟然被一个鼠辈出卖,惨死于贼寇之手时禁不住悲从心来、喟然涕下。

5.孙震:1892年出生,成都人。

1935年担任国民革命军29军副军长,1937年担任22
集团军副总司令,并参加了山西会战。

1938年担任22集团军总司令,驻扎在山东临城,参加了台儿庄战役。

之后,22集团军在湖北襄樊一带与日军周旋,直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战败投降。

1947年孙震被升为国民党陆军上将。

1949年底去台湾,1985年于台北去世,享年94岁。

6.罗昌举:经历了1938年的成都大轰炸。

1940年在重庆就读于国民党国防部38技校。

1942年考入空军11飞机修理厂,抗日战争中在凤凰山机场作为一名地勤人员做出过很多贡献。

抗战胜利后调任77空军留守站任负责人。

1949年担任西南空军司令部(原国民党西南航空站)第四中队的分队长。

1954年后,一直在地方担任技术工作至2003年才退休,现年83岁。

7.张文志:1934年仍是个学生的他满怀救国热望投笔从戎,在广安加入杨森部队,并考入干部大队,一年半后升为排长。

1936年随杨森部队撤出四川,转战贵州。

从贵阳日夜兼程参加上海保卫战,成为部队中仅剩的军官,并于火线中升为连长。

1939年参加了长
沙会战。

同年,调入黄埔军校学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