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连锁砌块施工专项方案

连锁砌块施工专项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 (3)二、编制依据 (4)2.1施工图纸 (4)2.2工程应用的主要规程、规范、标准 (4)2.3工程应用的主要图集 (5)三、施工安排 (5)3.1施工任务划分 (5)3.2总体施工安排 (5)3.3现场施工布置 (5)3.4劳动力计划 (5)四、施工准备 (6)4.1技术准备 (6)4.2施工材料准备 (6)4.3、机具准备 (8)4.4、二次结构工程施工的水平运输及垂直运输 (8)4.5、试验计划 (8)4.6、施工作业条件 (8)五、施工方法 (9)5.1拉结说明 (9)5.2连锁砌块施工工艺 (9)六、质量标准和验收 (15)6.1一般规定 (15)6.2主控项目 (15)6.3一般项目 (16)6.4资料核查项目 (17)6.5观感检查项目 (17)七、注意事项 (17)7.1质量保证措施 (17)7.2成品保护措施 (18)7.3安全保证措施 (18)7.4环境保护措施 (19)7.5文明施工措施 (19)二次结构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2.1 施工图纸(1)北京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1#~3#楼及地下车库结构专业施工图;(2)北京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总建筑专业施工图;2.2工程应用的主要规程、规范、标准2.3工程应用的主要图集三、施工安排3.1施工任务划分本工程1-3#楼及车库先开工,砌体分项工程计划安排一个劳务队伍进行施工。

1#~3#楼及地下车库为一个劳务队负责施工。

3.2总体施工安排二次结构计划开始施工日期:2012年3月1日,计划结束日期:2012年6月10日。

3.3现场施工布置砂浆采用干拌专用拌砂浆,现场设置两台搅拌机;垂直运输采用单外用提升机,共设置3部提升机。

3.4劳动力计划劳动力的配置根据工程量及施工进度安排进行投入,总体施工人员在166人左右,并根据实际施工进度及时调整以满足施工需要。

劳动力计划表四、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1)施工前,由技术组向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队针对本工程实际特点进行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工作,使每个操作人员在施工前能够清楚施工方法、技术要点、质量标准、安全要求等,以及清楚施工薄弱环节应加强处理的部位。

(2)工长和外施队技术负责人必须认真熟悉图纸,按图纸和施工方案及规范要求,合理组织安排施工,并对施工操作者进行二次技术交底工作。

(3)提前组织材料进场及验收工作,按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中试验项目与取样规定进行试验,经复试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组织放线员提前做好砌筑墙体位置线的校合。

依据图纸要求制作皮杆数、计算出门窗过梁、构造柱、芯柱、水平系梁的位置,做好砌筑质量的预控工作。

4.2施工材料准备(1)连锁砌块用DM7.5专用砌筑砂浆,按照进场批量,提供出场合格证、厂家资质、检测报告等原材证明资料;(2)砌块:按照部位成批量进入现场,提供出场合格证、厂家资质、复试证明、材料防伪标志、材料外观、质量、尺寸、规格的物理性能符合《砌体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的要求,产品经质检部门认可后进行现场抽样复试;性能参见下表。

允许尺寸偏差要求外观质量物理性能要求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设计墙体厚度为100mm/200mm,规格为400mm×100mm ×200mm和400mm×200mm×200mm。

养护龄期不得低于28天,应有产品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进场后应见证取样进行强度等级、干燥收缩率、相对含水率检验。

(3)其他材料:拉结筋、预埋件等。

4.3、机具准备(1)垂直运输机械:SCD200×200型室外电梯。

(2)搅拌机、翻斗车、磅秤等。

(3)其他:小推车、灰铲、小线、靠尺板、灰桶、盒尺、线坠、托线板、水平尺等。

4.4、二次结构工程施工的水平运输及垂直运输(1)水平运输:使用翻斗车及小推车解决水平运输问题。

(2)垂直运输:二次结构施工前立室外电梯。

4.5、试验计划(1)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每1万块为一验收批,不足1万也按一批计。

(2)水泥:同强度等级每400t为一验收批,不足400t也按一批计。

(3)砂子:同一产地、同一规格每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不足400m3或600t 也按一批计;每一验收批取样一组(20kg)。

(4)砂浆:同一砂浆强度等级,同配合比,同种原材料每一楼层或250 m3砌体为一个取样单位,每取样单位标准养护试块的留置不得少于一组(每组6块)。

(5)构造柱、配筋带砼:每一楼层每段制作三组试块。

(6)钢筋植筋拉拔试验:每种钢筋型号做一组拉拔试验,且植3000根钢筋做一组拉拔试验。

(7)试验工做好试件的制作、养护、送检工作,及时将试件资料整理完好,报送资料员归档。

4.6、施工作业条件(1)结构工程已完成,主体结构验收完毕。

(2)模板已拆除,楼地面、门窗洞口、楼梯间清理完毕。

(3)楼层弹出轴线、墙体线、门窗洞口位置线及标高控制线,经复核无误后,办理预检手续。

清理杂物,放好标高控制线,基层表面应将尘土、杂物清扫干净。

(4)准备好照明灯具,做好夜间施工照明的准备。

(5)常温下,应提前2天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及加气混凝土砌块浇水湿润。

如气温较低,应减少浇水量,使用时视气温及天气情况适度浇水。

(6)砌筑材料(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等)需经过复试合格,产品准用证、出厂质量证明、试验报告、说明书及防伪标志齐全。

五、施工方法5.1拉结说明5.1.1墙高≤2.8m的隔墙:(1)转角墙、丁字墙等对本片墙有支撑作用时,可在门洞两侧灌芯柱与门过梁连结成整体,不另加水平系梁、构造柱。

(2)墙长超过3m的单片墙,在墙中部(有门洞时设在门洞上)设置水平系梁,水平系梁与芯柱或两端剪力墙锚固。

5.1.2墙高>2.8m隔墙:(1)在墙半高处或门洞上设置通长水平系梁与两端承重墙、柱锚固。

(2)长超过5m时在墙中设置构造柱或芯柱,配4φ12,φ6@200,C20混凝土浇筑,上下与混凝土板或梁锚固。

5.1.3统一要求(1)所有砌块均应采用粘结力强的聚合物砂浆DM7.5砌筑。

(2)门窗洞两侧砌块芯孔应灌C20混凝土,孔内插1φ12钢筋,全高设置,墙高不超过2.8m住宅建筑,孔内插筋可与门洞过梁搭接,不再向上延伸。

(3)为防止卫生间隔墙根部有水渗出,最下面一皮连锁砌块用混凝土灌实。

5.2连锁砌块施工工艺施工工序:墙体放线→植筋→浇注混凝土坎台→砌块浇水、制备砂浆→铺砂浆→砌块就位与校正、勾缝→芯柱施工→墙顶砌压→墙面抹灰5.2.1 墙体放线:砌体施工前,应将基层清理干净,按设计标高进行找平;根据施工图及已的砌块组砌排列图在本层楼板和顶板上分别放出墙体的轴线、外边线、洞口线、芯柱标志线以及第一皮砌块的分块线;放线结束后应及时组织验线;经监理单位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2.2 植筋:(1)根据芯柱与连梁构造要求确定预植钢筋级别、直径、长度、位置与间距;芯柱钢筋一般分上、下两段,分别植于本层楼板与顶板中(一般上、下段钢筋接头位置留在距本层楼板1.6~1.8m时砌筑比较方便,砌筑时钢筋先不绑扎,接头以下砌块从接头处套砌,然后绑扎钢筋并浇筑完成下一段芯柱,上面砌块切槽套入已植的钢筋内砌筑);两段钢筋搭接,搭接长度φ10钢筋为40d=400mm,φ12钢筋为40d=480mm,芯柱钢筋锚入过梁长度φ10钢筋为310mm,φ12钢筋为468mm,且应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2)钻孔:孔深为10~135mm,孔径应比预植钢筋大4mm,如φ6.5钢筋用φ10钻头打孔,12钢筋用16钻头打孔,孔深不小于80mm。

(3)清孔:检查孔深、孔径合格后用气筒将孔内粉尘吹出,反复进行3~5次,直至孔内无灰尘碎屑。

这是植筋成败的关键一步,同时注意在植入钢筋前孔内应保持干燥。

(4)除锈:钢筋表面应打磨除锈。

(5)配料:按甲组分:乙组分=4:1(重量比)的比例搅匀待用。

(6)植筋:用钢筋搅拌胶液插入孔内,连续抽插数次,确保粘接良好。

锚固胶填充量应保证插入钢筋后周边有少许胶料溢出为宜。

(7)保护:植筋胶有一个固化过程,植筋后夏季12小时内(冬季24小时内)不得扰动钢筋,若有较大扰动宜重新植。

(8)检验:植筋后3~4天可随机抽检,检验可用千斤顶、锚具、反力架组成的系统作拉拔试验。

一般加载至钢材的设计力值,检测结果直观、可靠。

5.2.3 砌块浇水:连锁砌块一般不宜浇水,以免砌筑时灰浆流失砌体滑移,也可避免砌体上墙干缩,造成砌体裂缝。

但在高温季节和天气干燥时,可在砌筑前一天进行浇水湿润,同时也可冲去浮尘(此工序应根据现场砌块及天气、温度等情况具体确定掌握)。

5.2.4制备砂浆(细石混凝土):(1)砌筑砂浆采用厂家提供的专用粘结砂浆,直接加适量水即可使用。

施工中因环境温度、风力等因素影响可调节加水量,以粘结强度适中为准。

(2)细石混凝土采用机械搅拌,坍落度控制在160±20mm。

(3)砂浆(细石混凝土)应搅拌均匀,随拌随用。

粘结砂浆应在1~2h内使用完毕;细石混凝土应在2h 内用完。

(4)试块的制作:在每一楼层或250m3砌体中,每种强度等级的应至少制作一组(每组六块);当砂浆(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或配合比有变更时,也应制作试块。

5.2.5 铺砂浆:粘结砂浆应随铺随砌,不可先通长铺砂浆,再铺砌块。

水平缝与竖缝宽5mm,灰缝应横平竖直。

水平缝用座浆法,满铺;竖缝只在砌块两端抹粘结砂浆,挤紧。

如下图所示:5.2.6 砌块就位与校正:砌块砌筑一定要跟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

同时应随时进行检查,做到随砌随查随纠正,以免返工。

不足一块的应采用切割机切割,各种管道应提前做好,尽量砌完墙体后再开槽开洞;如砌完墙后必须开槽,应采用机械切割,不得用手工剔凿。

门窗两侧砌块上下口对齐,便于灌芯柱,芯柱最下部在砌筑时应留清扫口。

5.2.7 勾缝:每砌一皮砌块,就位校正后,随手原浆勾缝,以与墙面齐平为佳,且勾缝深度不大于3mm。

5.2.8所有内隔墙的墙顶应与板砌紧,待填充墙砌筑完并至少间隔7d后,最后一皮上部空隙可:(1)当砌体顶与梁(板)底相差160~190mm时,用页岩实心砖斜砌,并用半干硬砂浆将其余空隙填实。

(2)当砌体顶与梁(板)底相差100~150mm时,可用实心块平砌,用砂浆捻实。

(3)当砌体顶与梁(板)底相差30~50mm时,用C20细石混凝土捻实。

(4)当砌体顶与梁(板)底相距少于30mm时,用干硬性砂浆捻实。

(5)上述第③、④条施工应提前用混凝土将上皮砌块孔封堵。

5.3芯柱施工要点:(1)施工顺序:芯柱位置放线→植芯柱钢筋→砌筑砌块→用水冲洗柱孔→底部砌块开口→孔底浇适量素水泥浆→浇筑芯柱混凝土→振捣芯柱混凝土(2)在楼地面砌筑第一皮,芯柱部位应采用开口砌块(可以机械切割)或U形砌块砌成清扫孔,用水冲洗干净,校正钢筋外置并绑扎或焊接固定后,方可浇灌混凝土,钢筋如果有绑扎接头,接头位置应用开口砌块(或U形砌块)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