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科PPT课件】流式细胞术在微小残留(MRD)检测中的应用

【儿科PPT课件】流式细胞术在微小残留(MRD)检测中的应用


4、流式细胞术:根据白血病细胞表面或细胞
内免疫分子来区别并计数白血病细胞。可以 直接计数白血病细胞( PCR 是根据扩增产物 的量进行推算),并可区分活细胞或将要凋 亡 的 细 胞 及 碎 片 。 敏 感 性 10-4 , 较 PCR 低 (但达到临床要求);白血病进展及治疗后, 免疫表型可能发生改变,造成假阴性。目前 仍是最简单、直接、精确、使用的方法。
预报复发;指导缓解后治疗;指导干细胞移
植(时机的把握、术后的监测);判断预后 和指导更精确的缓解标准。
三、 常用MRD检测方法原理及其优、 缺点:
1、 传统的细胞遗传学:80%--90%的急性
及95%以上的慢性儿童白血病有染色体的异 常改变,如慢粒的PH染色体,这一特征可作 为MRD检测指标。覆盖面广,但敏感性差 (1%--10%)。尤其当基因改变不足以影响 染色体大体水平时会成假阴性。
Hale Waihona Puke TdT/CD10/CD34/CD19抗体组合
流式细胞术在微小残留(MRD) 检测中的应用
一、MRD概念
指白血病患者经诱导治疗达临床缓解后,体
内残存的少量白血病细胞。此时白血病细胞 仍可达 1010 ,是复发的根源。研究表明当体 内白血病细胞小于106时,肌体通过自身免疫 机制可将之清除。即MRD检测敏感性应达到 10-4,才有意义。
二、MRD检测意义

3 、时机选择:常在化疗第 19 天取第一次标
本进行检测。此时白血病细胞及正常重建的 细胞都存在;经过化疗后白血病细胞免疫表 型可能发生改变,而此时已经经过一轮强烈 化疗,今后再变的可能性较小;此时白血病 细胞和正常重建细胞在流式图上的分布特点 就是今后区分白血病细胞与正常细胞的依据。

2、 荧光原位杂交(FISH):依靠区域特异
DNA 探针对染色体染色来鉴别染色体数量和 结构的改变,从而区分白血病细胞。分子水 平。敏感性差。
3 、聚合酶链反应( PCR ):通过检测扩增
的靶系列(染色体断裂点融合区、免役球蛋 白及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来区分白血病细胞。 敏感性最高 10-6 。但覆盖面小( 65% 儿童 ALL 缺乏特异的含有断裂点融合区的染色体 改变;另由于白血病细胞重组酶活性较强, 重排基因可能进一步重排,造成假阴性。)
四、以ALL为例流式细胞术在MRD检 测中的具体应用
1、原理 2、指标的选择:理想的指标是只在白血病 细胞表达而不在正常细胞表达的抗原。尚未 发现。但据白血病细胞抗原表达特点(跨系、 时相紊乱、量的异常),及正常早期B细胞对 糖皮质激素十分敏感等特点,仍能找出相应 指标。常为几种抗原的组合。如 CD34+/CD10+/CD19+
4、常用抗体组合及其有效频率:
TDT/CD34/CD10/CD19 CD38/CD34CD10/CD19 CD58/CD34/CD10/CD19 CD45/CD34/CD10/CD19 CD66c/CD34/CD10/CD19 CD22/CD34/CD10/CD19 合计 65.71% 45.71% 61.43% 44.29% 32.86% 12.86% 91.4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