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晶体的物理性质

晶体的物理性质

~625 770nm | 紫 | 蓝 | 青 | 绿 | 黄 | 橙 |
~ 红 |
不同颜色的光波,可以用波长λ(nm)表示,也可 以用波数(cm-1) 、能量E(eV)来表示: 波长 能量 波数 390nm ~ 770nm 3.18eV ~ 1.61eV 25600cm-1 ~ 13000cm-1
SiO2同质多象变体的密度与n的关系
7.1. 3. 晶体的发光性
1)发光性概念及类型 晶体受外界能量激发出可见光的现象统称之为晶体的发光 性。 (1)萤光:余辉时间≦10-8秒者,即激发一停,发光立即停止。 (2)磷光:余辉时间 ≧10-8秒者,即激发停止后,发光还要 继续一段时间。如夜明珠。
2)晶体发光的形式 依激发源而定:光致发光,紫外发光,阴极发光,热发光, 场致发光,辐射(高能射线)发光,摩擦发光,生物发光(萤火 虫),化学发光和声发光,等等。 广泛应用:光致发光(高速公路上的标牌和激光等),阴 极发光(如各种荧光屏等)和场致发光(如发光二极管(LED) 和半导体激光等)。
2) 晶体的呈色机理 (1) 晶体场呈色 两个必要条件: A 外电子层未被充满的过渡离子( d n和f n) B 晶体场 强大的晶体场使基态和激发态能级间的距离增大。 由于在晶体场中,d 、f 轨道基态和激发态能级间的 能级差与可见光的能量相当,所以可见光正好能将基 态d、f 轨道上的电子激发到激发态能级上。
§ 7.2 晶体的力学性质
7.2.1 晶体的密度 密度(D):单位体积的晶体质量,单位g/cm3。 晶体密度与构成离子的原子量和晶体结构的堆积密度直接 有关。 晶体密度分成理论密度和实测密度。 晶体的理论密度表达式: D=M· Z/V M:实际分子量, Z:单位晶胞中的分子数, V:单位晶胞的体积(用XRD方法实测, 晶胞参数) 晶体的实测密度:用仪器或设备实测晶体获得的密度值。 方法:重液法,扭力天平和比重瓶法。比重瓶法的测量精度最 高。
7.2.2 晶体的破裂和解理 (重点、难点) 当外力超过晶体的理论劈裂强度时,晶体就会破裂。 两种破裂现象: 1)破裂面不平滑也无方向性——断裂 断口 2)破裂面平滑且有方向性 ——解理 解理面
石英的断口
方解石的解理面
断裂与解理:区别源于晶体结构和化学键。 解理定义:晶体在外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结晶学方 位破裂成光滑平面的现象;这光滑的破裂面叫解理面。 本征性质,解理面成组出现。 解理的成因
单一波长光的颜色称为光谱色。 注意:单色光、白色光
(2)对白光的吸收与颜色 <绝缘体、部分半导体>
均匀吸收产生的颜色: 黑色 灰色 无色 白色
选择吸收产生的颜色: 观察到的颜色与吸收 光的颜色为互补。。
补色环
(3)对白光的吸收+反射与颜色 <金属导体>
吸收-均匀反射:钢灰 吸收-部分反射: 被观察到的颜色是反射光颜色。 银灰 银白等
(1)平行晶体结构中面网的间距最大的面网方向 石盐{100} (2)平行晶体结构中电性中和的面网方向 闪锌矿{110} (3)平行晶体结构中同号离子相邻的面网方向 萤石{111} (4)平行晶体结构中化学键力强的的面网方向 石墨{0001} 注意:用单形符号描述晶体解理方向和组数。
几种金属的反射光谱图
紫光的反射稍弱 银呈略带暖色(黄色)的银白色 铝几乎反射所有光,红端的反射
稍弱,铝呈银白色;
金呈金黄色; 铜与金的反射光谱似而不同,铜 呈铜红色; 铁均匀吸收所有的光, 银灰色
(4)晶体的自色和它色
自色:具有理论化学组分和结构之晶体的颜色。 本征性质 纯刚玉(Al2O3)无色透明 白色 纯硫化镉(CdS) 鲜黄色 它色:缺陷导致的颜色 例:少量过渡离子的类质同象使之呈色 刚玉 CrAl → 红色 红宝石 本课程,不再刻意指明晶体的自色和它色。 晶体是如何呈色的呢?
(3)能带呈色机理 半导体、绝缘体的带隙宽度(Eg)决定晶体的颜色 晶体吸收能量E>Eg的所有可见光,透过E<Eg的可见光。 例: 金刚石Eg=5.4eV,可见光的E<5.4eV而全部透过 晶体,故金刚石无色透明。 硫镉矿Eg=2.6eV吸收紫光和部分蓝光,晶体呈鲜黄色。 Eg=2.0eV的辰砂只让红光透过,晶体呈鲜红色。
§7.1 晶体的光学性质
晶体的光学性质包括:颜色、折射、发光 7.1.1 晶体的颜色 1) 颜色的概念
颜色是电磁辐射作用于人眼视网膜上感色细胞
形成的刺激,视神经把这种刺激转化成为颜色感觉。
晶体的颜色是晶体的化学成分、结构与可见光
相互作用的结果。
(1) 可见光的颜色、波长、波数、能量
人的视觉能感受到的光的颜色所对应的波段为 可见光波段,其波长约在390nm~770nm之间,波长 由长至短依次显示红、橙、黄、绿、青、蓝、紫等 色,它们的混合色就是白色。
当电子跃迁所吸收的能量等于某波长或某些波长 色光时,晶体就有可能呈现其补色光的颜色。。
d n 电子轨道在晶体场 中的简并与分裂
立方体场
四面体场
球形场
八面体场
四方畸变
三方畸变
红宝石(Al,Cr)2O3
祖母绿Be3(Al,Cr)2[Si6O18]
(2) 离子间的电荷转移
电子在相邻离子间跃迁,引起两种离子价态变化的过程。 蓝宝石含 0.1wt%±FeO 和 TiO2 ,紧邻的是 FeAl′ 和 TiAl˙ 。共面 八 面 体 中 Fe2+ - Ti4+ 距 离 =0.265nm , 两 离 子 的 dz2 重 叠 , 导 致 Fe2++Ti4+ → Fe3++Ti3+,ΔE=2.11eV。 E=2.11eV 的光被组合 Fe2++Ti4+ 吸收,引起电荷转移,形成中 心为588nm的宽吸收带(光化学的氧化-还原作用)
黑辰砂的Eg=1.6eV<1.61eV(红光下限),吸收所有 色光,晶体呈黑色。
(4)色心呈色
由晶格缺陷产生的颜色。 如:石盐的Cl—离子空位→黄棕色。 钾盐的Cl—离子空位→紫色。
7.1.2 晶体的折射率(n) 表征光在晶体中的传播速度的参数叫折射率 : n = υ真空/υ晶体 折射率是晶体的本征性质之一 晶体排列紧密,光线通过速度慢,n 就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