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卷附件1:气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卷一、单项选择题(30×2=6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是(A)颁布的。
A.1999年10月31日B.2000年1月1日C.2000年10月3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县、市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主要为(B ),及时主动提供保障当地农业生产所需的公益性气象信息服务。
A.社会经济发展服务B.农业生产服务C.发展区域经济服务3、《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C )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工作。
A.协调B.指导C.领导4、《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对在气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C )。
A.给予鼓励B.予以表彰C.给予奖励5、《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未经依法批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迁移气象台站;确因实施城市规划或者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需要迁移()的,应当报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批准;需要迁移其他气象台站的,应当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批准。
迁建费用由(A )承担。
A.国家基准气候站、基本气象站……建设单位B.国家基准气候站、基本气象站……当地政府财政C.国家基本气象站、基准气候站……中央财政6、《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根据需要,发布(C )等专业气象预报,并配合军事气象部门进行国防建设所需的气象服务工作。
A.农业气象预报、城市环境气象预报B.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C.农业气象预报、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火险气象等级预报7、下列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的气象灾害的是(A )。
A.暴雨B.洪水C.雷电8、《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安装气象台站和(C)的探测环境,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A. 气象探测设施B. 探测环境C.单独设立的气象探测设施15、《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禁止实施下列危害大气本底站探测环境的行为:AA. 在观测场周边3万米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新建、扩建城镇、工矿区,或者在探测环境保护范围上空设置固定航线;B. 在观测场周边3万米范围内设置垃圾场、排污口等干扰源;C.在观测场周边3万米范围内修建建筑物、构筑物。
16、《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禁止实施下列危害国家一般气象站探测环境的行为:AA. 在观测场周边800米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修建高度超过距观测场距离1/8的建筑物、构筑物;B. 在观测场周边800米范围外设置垃圾场、排污口等干扰源;C.在观测场周边800米外修建公路、种植高度超过1米的树木和作物等。
17、《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申请迁移大气本底站、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的,由受理申请的( C )签署意见并报送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审批;申请迁移其他气象台站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审批,并报送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备案。
A. 当地政府部门B. 州、市气象部门C.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18、《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日常巡查和监督检查。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可以采取下列措施:AA. 要求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有关文件、证照、资料;B. 要求政府部门就有关问题作出说明;C.要求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进入现场调查、取证。
19、《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危害气象设施的,由气象主管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逾期拒不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的,由气象主管机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并对违法单位处(B )罚款,对违法个人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 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B. 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C.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20、《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的,由气象主管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拆除或者恢复原状,情节严重的,对违法单位处(B )罚款,对违法个人处2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逾期拒不拆除或者恢复原状的,由气象主管机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A. 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B. 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C.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21、《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气象灾害防御遵循以人为本、科学防御、( A )、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
A. 政府领导B. 政府协调C.政府主导22、《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职责,具体做好本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风险评估、气候可行性论证、气候评价、(B )及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等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A. 雷电预测B. 雷电防护C.技术评价23、《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内容包括:AA. 防御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B. 雷电发生发展规律、现状及其趋势预测;C.暴雨易发区域、时段和重点防御区域;24、《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下列规划和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AA. 城乡规划、重点领域或者区域发展建设规划;B.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和大型工程建设项目;C.重点经济开发、区域农(牧)业结构调整建设项目;25、《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主管机构对下列区域或者建设项目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AA. 学校、医院、旅游景区和其他城乡雷电易发区域;B. 机关、事业单位和易燃易爆场所;C.油库、电信等新能源基地。
26、《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新建农村学校和村民集中居住区在选址和规划审批前应当征求气象主管机构的意见或者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在(C)日内提出意见或者进行风险评估。
A. 30B. 20C.1527、《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气象灾害防御设施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B )不得侵占、损毁和擅自移动。
A. 单位B. 个人C.企业28、《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建立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和分灾种预报业务系统,对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组织会商、分析和预测预警,及时向( B ),并通报相关防灾减灾机构和有关部门。
A. 上级气象主管机构B. 当地人民政府报告C.上级人民政府29、《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需要,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AA. 划定并公告气象灾害危险区域;B. 组织政府部门和其他可移动财产撤离危险区域;C.立即抢修被损坏的道路、通信、供(排)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30、《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气象主管机构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CA. 依法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或者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B. 按照规定采取气象灾害预防措施的;C.隐瞒、谎报或者玩忽职守导致重大漏报、错报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二、判断题(40×1=4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所建设的地方气象事业项目,其投资主要由本级财政承担。
(对)2、《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气象科学技术研究、气象科学知识普及,培养气象人才,推广先进的气象科学技术,保护气象科技成果,加强国际气象合作与交流,发展产业,提高气象工作水平。
( 对)3、《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关心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艰苦地区和海岛的气象台站的建设和运行。
( 对)4、《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外国的组织和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气象活动,必须经气象主管机构会同有关部门批准。
( 错)5、《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国家对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实行集中发布制度。
(错)6、《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组织有关部门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有关组织和个人应当服从人民政府的指挥和安排,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对)7、《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防御气象灾害的需要,制定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并根据气象主管机构提供的气象信息,组织实施气象灾害防御方案,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
(对)8、《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并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对可能遭受雷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的检测工作。
(对)9、《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将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对)10、《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并有权对破坏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的行为进行举报。
(对)11、《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制定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依法纳入城乡规划。
(对)12、《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气象设施是基础性公共服务设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气象设施建设规划的要求,合理安排气象设施建设用地,保障气象设施建设顺利进行。
(对)13、《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各级地方政府应当按照相关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配备气象设施,设置必要的保护装置,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对)14、《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在气象台站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应当避免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确实无法避免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报告并提出相应的补救措施,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书面同意。
未征得气象主管机构书面同意或者未落实补救措施的,有关部门不得批准其开工建设。
(对)15、《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在单独设立的气象探测设施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报告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并按照要求采取必要的工程、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