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生法规和应急管理知识竞赛判断题

卫生法规和应急管理知识竞赛判断题

卫生法规和应急管理知识竞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
四级。

()
2、接到重大传染病疫情报告后立即向主管领导报告,
并着手准备各种器材与文书, 2名以上卫生监督员赴现场调查。

()
3、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
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
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不可越级上报。

()
4、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监测制度和预警制度。

()
5、突发事件发生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可以建立由成年志愿者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单位内部没必
要组建专职或者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了。

()
6、危机预案是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第一道防线,目的
是为了有效地预防和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

( )
7、、建立危机预警机制时,只能设立专门的信息收集节点
和网络,这样才能提高信息收集的可靠性,保证信息的全面
性和准确度。

( )
8、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理应当利用主流媒体做好正面宣
传报导,减少和消除不实谣言和传闻的负面影响。

()
9、突发公共事件是否最终演化为公共危机,其关键的影
响因素之一是领导者的决策和管理能力。

()
10、传染病疫情的法定报告人是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

()
11、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后,首诊医疗机构当接受急性
事故危害的者时,应及时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
12、责任报告单位、责任报告人、以及有关单位及个人
发现饮用水污染事件,应当在4小时内向所在的县级卫生行
政部门报告。

()
13、食品生产经营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造成或可能造成
公众健康损害的情况和信息,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的县级
卫生行政部门和负责食品安全监管的有关部门报告。

()
14、医院或科室的医院感染率不会因季节、地域、病种
的不同而出现差异。

()
15、肠道门诊内污染区主要包括肠道病人诊室、病人专
用厕所、观察室、化验室、消毒室
()
16、医院对普通病人使用后的物品也应先消毒再清洗。

()
17、在处理食物中毒中,索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调查报
告调查应包括流行学资料、实验室资料、事件现场处理措施
等。

()
18、对于《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没有规定的食
品添加剂品种,不能在食品中使用,属禁用品种。

()
19、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即认为被致病菌污染。

()
20、卫生监督员负责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
训并对受训人员的培训情况进行监督审核。

()
21、艾滋病属性传播疾病,不可能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
传播。

()
22、室内装饰材料和家具中的主要有害物质是甲醛。

()
23、当发生饮用水污染危及人体健康时,卫生行政部门
可立即责令集中式供水单位停止供水。

()
24、二次供水设施清洗有毒单位必须经当地卫生行政部
门的卫生许可。

()
25、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均可作
为水受人或动物粪便污染的指示菌,以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的
意义最大,其次是耐热大肠菌群、总大肠菌群。

()
26、涉水产品的标签和使用说明书应与国家卫生部或省
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内容一致,不得夸大功能宣传。

()
27、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卫生工作行使监督职
权。

()
28、职业健康检查应当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
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
29、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可以单独进行职病
诊断。

()
30、放射卫生防护的主要任务是控制正常照射,防止潜
在照射的发生,避免或减少辐射危害,保护工作人员和公众
的健康。

()
31、放射工作人员任何一年的年有效剂量不得超过
20mSv。

()
32、血站开展采血活动,应当向在地省、自治区、直辖
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申请办理执业登记,取得《血站执业
许可证》。

()
33、血站可以采集专用于血液制品生产的血浆,但必须
与用于临床的血浆分开。

()
34、发生辐射事故时,事故单位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
辐射事故应急方案,采取必要防范措施,并在2小时内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和公安部门报告。

()
35、化学恐怖事件应对主体是所在地县以上卫生行政部
门。

()
36、公共场所受到化学恐怖事件而危害公众健康时,可
以依法封闭场所、封存相关物品。

()
37、生物恐怖事件的特点是隐蔽性、突发性、传染性和
危害大。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