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普通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胚与胚乳随机
种皮与果皮桶母本一样
第三章 遗传物质的分子基础
1.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什么?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 基组成特点?) DNA为主要的遗传物质 特点: (1) 主链 (backbone) :由脱氧核糖和磷酸基通过酯键交替连接而成。 (2) 碱基对 (base pair) :碱基位于螺旋的内则 , 以垂直于螺旋轴的取向通过糖苷 键与主链糖基相连。 (3) 大沟和小沟:大沟和小沟分别指双螺旋表面凹下去的较大沟槽和较小沟槽。 (4) 结构参数:螺旋直径 2nm;螺旋周期包含 10 对碱基;螺距 3.4nm;相邻碱基 对平面的间距 0.34nm。 2.DNA储存信息的能力? (4n)
5.连锁群、连锁遗传图?干扰、符合系数?
连锁群:一对或一条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总是联系在一起而遗传, 这些基因统称
为一个连锁群。
连锁遗传图:是以具有遗传多态性的遗传标记为“路标”,以遗传学距离为图距
的基因组图。
干扰:在 1 对染色体中, 1 个位置上的 1 个单交换对于邻近位置上的交换发生的
影响。
6.性状重组的原因有二: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独立遗传重组、同源染
3. 同源多倍体的育性?(四倍体、三倍体,同源三倍体西瓜是否绝对无籽,为
什么?)异源多倍体的育性(四倍体、六倍体)?
பைடு நூலகம்答:( 1)①.同源多倍体主要依靠无性繁殖途径人为产生和保存。
②.自然界也能产生同源多倍体,往往高度不育;
即使少数能产生少量后代,也往往是非整倍体。
③.同源多倍体自然出现的频率:
多年生植物 > 一年生;
自花授粉植物 > 异花授粉植物;
无性繁殖植物 > 有性繁殖植物。
⑵. 异源多倍体是物种进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异源多倍体自然繁殖的都是偶
倍数,由远缘杂交形成 异源多倍中的染色体部分同源性
异源多倍体的亲本
要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如同一属中的不同种、或同一种中的 不同变种,亲缘关
系太远一般难以成功 通过人工诱导多倍体,证明远缘杂交形成异源多倍体是
染色单体数目: 0-4n 4n 4n 0 0
减数分裂:
*
母细胞 初级 * 母细胞 次级 * 母细胞 * 细胞
染色体数目: 2n 2n
n(2n) n
DNA分子数: 2n-4n 4n
2n
n
染色单体数目: 0-4n 4n
2(0)
0
5.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特点?遗传学意义?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重要遗 传学事件(交换、交叉,同源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裂?基因分离?)
低等生物单倍体的是大多数低等植物生命的主要阶段, 故不存在育性的问题。 如:
苔藓的配子体世代
5. 单体、缺体、三体、四体?普通小麦有多少个单体、缺体、三体、四体?各 自的配对构型? 答:单体 2n-1 =(a1a1a2a2a3a3) (b1b1b2b2b3) =11=(n-1) Ⅱ + Ⅰ
3. 2 种核酸的碱基组成特点?单链和双链核酸碱基组成特点?
DNA与 RNA共有的碱基是腺嘌呤、胞嘧啶和鸟嘌呤。胸腺嘧啶存在于 DNA中,而
尿嘧啶则存在于 RNA中。每种碱基分别与另一种碱基的化学性质完全互补, 嘌呤
是双环,嘧啶是单环,两个嘧啶之间空间太大,而嘌呤之间空间不够。这样
A
总与 T 配对, G总与 C配对。
6. 基因分离规律和独立遗传规律的本质?基因分离比例?(配子、基因型和表 现型),不同基因型个体形成的配子类型和比例,交配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 和比例? 基因分离定律: 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 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 开,分别进入两个配子当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7.孟德尔定律的应用。( P77 例) 从理论上讲,自由组合规律为解释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分离规律还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近亲不能结婚的原因。 2.实践应用 孟 德尔遗传规律在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在植物的杂交育种上。
第一、在双链 DNA中:①在数量上,两个互补的碱基相等,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
基之和恒等;②在碱基比率上,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基之和占总碱基数的 50%。
第二、在双链 DNA中互补的α、 β两条链之间存在两种关系: ①任意两个不互补 的碱基之和的比值在两条互补单链中呈倒数关系②、 两个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在 两条互补单链中呈恒等关系。 第三,在 DNA及其转录的 RNA之间有下列关系:①、在碱基数量上,在 DNA和 RNA的单链内,互补碱基的和恒等,且等于双链 DNA的一半;②、互补碱基和占 各自总碱基的百分比在双链 DNA、有意义链及其互补链中恒等,且等于 RNA中与 之配对碱基的和的百分比。
2. 遗传学诞生的时间,标志? 1900 年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重新发现
标志着遗传学的建立和开始发展)
第二章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1.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的概念? 答:同源染色体 : 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异源染色体 : 这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互称为非同源染色 体。 2.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的概念,关系?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便卷缩而呈现为一定数目和形态的染色体 姐妹染色单体:有丝分裂中,由于染色质的复制而形成的物质
4.什么是有义链?无义链?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复制和转录,复制和转录的方 向性? 有义链: DNA双链在转录过程中于转录形成的 RNA序列相同的那条链。 被选为模板的单链叫无义链 在 DNA分子结构中,由于碱基之间的氢键具有固定的数目和 DNA两条链之间的距 离保持不变, 使得碱基配对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 碱基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复制:由一个亲代 DNA或一个亲代 RNA合成一个新的子代分子的过程, 用亲代分 子作为合成的模板。 转录:以 DNA中的一条单链为模板, 游离碱基为原料, 在 DNA依赖的 RNA聚合酶 催化下合成 RNA链的过程。 DNA链合成方向是从 5′端向 3′端; RNA链的合成方向是从 5′端向 3′端。 5.遗传密码的特点?(兼并性?摇摆性?) A.遗传密码为三联体 , 包含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B 遗传密码间不能重复 C. 遗传密码间无逗号 D.简并性 E.遗传密码的有序性 F.通用性
普通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绪论
1. 什么是遗传,变异?遗传、变异与环境的关系? (1) .遗传 (heredity) : 生物亲子代间相似的现象。 (2) .变异 (variation) :生物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 遗传和变异的表现与环境不可分割, 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必须密切联系其所 处的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统一, 这是生物科学中公认的基本原则。 因为任何生物都必须具有 必要的环境,并从环境中摄取营养,通过新陈代谢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 表现出性状的遗传和变异。
6.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含有遗传物质 DNA的细胞器?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线粒体 叶绿体
7.受精和双受精?胚和胚乳的基因型,种皮、果皮的基因型?
受精:雄配子 ( 精子 ) 与雌配子 ( 卵细胞 ) 融合为一个合子。
双受精:两个精核与花粉管的内含物一同进入胚囊, 这时一个精核与卵细胞受精
形成合子,另一个精核与两个极核受精结合为胚乳核。此过程就是双受精
色体上连锁基因的交换重组)
7.伴性遗传、限性遗传、从性遗传? 人有哪些伴性遗传(性连锁遗传)疾病?
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方式。
限性遗传: 是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只在一种性别中表达, 表达。 从性遗传: 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 影响的现象。 8.连锁遗传规律的应用 (P112,3)
2. 复等位基因?人类 ABO血型的遗传? 复等位基因( multiple alleles ):指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存在三个或 三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人类的 ABO血型遗传,就是复等位基因遗传现象的典型例子。
3.多因一效、一因多效?
多因一效:一个性状是由多个基因所控制的许多生化过程连续作用的结果; 多效性:指的是染色体上一个或一对基因影响生物多种性状的表型。
水稻、玉米的单倍体就是一倍体 (n=X=12、10) 。
② 多倍体生物: n≠X 多元单倍体
普通烟草的单倍体是二倍体 (n=2X=TS=24);
普通小麦的单倍体是三倍体 (n=3X=ABD=21。)
③ 单倍体表现出高度不育:
∵ 在单倍体植株内, 染色体都是成单的, 一般以单价体
出现,表现为高
度不育,几乎不能产生种子。
特点: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 即连续分裂的细胞, 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 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 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DNA 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形成单倍体的精子和卵子,通过 受精作用又恢复二倍体,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交换, 使配子的遗传 多样化, 遗传学意义: ⑴. 核内各染色体准确复制为二 ,两个子细胞的遗传基础与母细胞 完全相同; ⑵ . 复制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子母细胞具有同样 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 A. 保证了有性生殖生物个体世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 2. 为有性生殖过程中 创造变异提供了遗传的物质基础
3.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 染色体和染色质实际上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周期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形态。
4.不同类型细胞的染色体 / 染色单体数目?(根尖、叶、性细胞,分裂不同时
期(前期、中期)的染色体数目的动态变化?)
答: 有丝分裂: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数目: 2n 2n 2n 4n 2n
DNA分子数: 2n-4n 4n 4n 4n 2n
第四章 孟德尔遗传
1.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显性、隐性? 基因型( genotype ):个体的基因组合即遗传组成; 表现型( phenotype ):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可以观测。 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不同形态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或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 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双亲交配, F1 中表现出来的性状对另一个没有表现出来 的性状来说是显性, 隐性:性质或性状不表现在外的(跟“显性”相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