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应用开发课件1
《移动互联网白皮书》把这种影响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章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19
1.移动互联网使互联网进入新的产业周期
移动互联网使互联网的接入终端形态发生变化,上网智 能手机数量超过上网的PC数量,谷歌以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Android(而非Web操作)系统为支点发起了对移动互联网业务 的竞争。互联网业务的发展重心、用户消费方式和业务组织 模式发生了重要变化,互联网业务及信息逐步从以PC为中 心转变为以手机为中心,以应用程序为中心的应用商店模式 改变了用户使用、购买互联网服务的方式,应用程序与浏览 器平分了用户的业务入口。
第一章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2.欧洲3G网络的曲折发展
8
早在1999年至2000年,西欧就进行了大规模的3G牌照拍卖, 在时间上早于日本与韩国,发放的牌照全部基于WCDMA网络。
然而,牌照的高昂费用严重影响了运营商对3G的投入能力,影响
了欧洲3G网络发展的整体进程。2000年到2001年,随着全球电信 业泡沫的破灭,西欧已经宣布将计划中的3G商用化进程纷纷推迟。
第一章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5
DoCoMo前期的网络建设并不顺利,3G网络最初的覆盖范围
是东京中心区域半径30 公里的范围,然后逐步向大阪、神户和名 古屋等主要城市拓展。由于3G网络覆盖范围有限,覆盖区范围外
不能使用,基本话音业务也无法保证,严重影响了用户的正常使
用。面对惨淡的市场形势,DoCoMo迅速调整战略部署,加快网 络建设进度,改进了网络规划方案。到2002年底,3G网络的覆盖
第一章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18
1.2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兴起与蓬勃发展,不仅极大地推动了 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信息产业当中发展最快、竞 争最激烈、创新最活跃的领域,而且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 影响,促进了以个人信息化应用为基础的高度信息化社会的
迅速形成。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于2011年5月发布的
第一章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17
2008年,国家对原有的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
中国铁通、中国卫通等公司进行了重组,形成新的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2009年,国家向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发放3G牌照,其中,中国 移动采用TD-SCDMA制式,中国电信采用CDMA2000制式, 中国联通采用WCDMA制式。随后,三大运营商迅速展开了 大规模的3G网络建设,我国的移动通信迅速进入3G时代。
第一章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9
从2004年开始,特别是在2005年上半年,西欧掀起了一
轮开通WCDMA商用网络的浪潮,同时也带动了东欧地区 3G牌照数量的快速增加,并使得整个欧洲用户市场初具规 模。截至2006年6月,全球颁发有效3G牌照148张,选择 WCDMA的有138个运营商。其中,欧洲地区的3G牌照数量 所占比例超过60%,共有85个运营商开通了WCDMA网络。 此外,西欧各国发放3G牌照时普遍引入了新进入者,而且 通过牌照优惠、网络漫游保障等措施扶持其发展。这使得以 和黄为代表的新进入者不仅成为了后来欧洲3G的挽救者, 也促进了市场竞争,并促使Vodafone等原2G运营商更积极 地推出3G服务,最终推动了整个欧洲3G产业的发展并使之
第一章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14
4.我国3G网络的发展
2001年,我国香港地区电信监管部门颁发了4张3G牌照。 截至2006年7月,在香港地区的900万移动用户中,有103.7 万签约使用了3G服务。香港地区运营3G网络的包括和记电 讯和数码通在内的5家移动运营商,渗透率高达164%,使得 香港地区成为世界上电信业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
第一章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1
第一章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1.1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 1.2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影响 1.3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的竞争 1.4 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第一章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2
1.1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网(3G)的大规模建设和使用,移动 通信网和互联网迅速融合成移动互联网。这一融合不仅是两 种技术体系的交汇和两个巨大网络的对接,更是两个庞大的 用户群和众多应用的融合与重塑。这一融合过程犹如两个浩
第一章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16
我国内地3G的研究起步较早,1998年即正式向ITU(国
际电联)提交中国自己提出的3G标准TD-SCDMA。经历十多 年的时间,完成了标准的专家组评估、ITU认可并发布、与 3GPP(第三代伙伴项目)体系的融合、新技术特性的引入等一 系列国际标准化工作。但是,出于对抵制国际标准巨头专利 垄断下的高昂费用、保护TD-SCDMA的国内市场以及国内 几大电信运营商重组尚未完成等因素的考虑,3G牌照发放 的时间一再推后。
第一章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4
1.日、韩率先推动3G网络发展
2001年10月1日,日本NTT DoCoMo公司(简称DoCoMo) 推出了全球第一个3G商用网络,并以此为基础提供各种丰 富的3G数据业务,成为3G商用的领头羊。日本3G的发展可 以分为三个阶段:2001年3月到2004年3月是启动期,3G渗 透率达到10%;2004年3月到2006年3月为发展期,3G渗透 率达到50%以上,DoCoMo的3G用户超过了2G用户;2006 年3月至今为成熟期,日本于2006年10月24日推行号码可携 带转网,改变了市场格局,刺激了电信运营商对商业模式进 行大幅度调整。
第一章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15
我国台湾地区的3G市场启动比较早,3G牌照于2002年
初发放,采用了WCDMA和CDMA2000两种标准。台湾地区 有5大电信运营商,共发放了5张3G牌照,其中4张牌照是 WCDMA,1张是CDMA2000。目前台湾地区3G网络覆盖非 常完善,而且不存在高昂的漫游费用,用户无论是携带手机 还是笔记本,都可以通过3G网络轻松上网,这非常有利于 发展3G用户。
第一章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20
在业务组织方面,应用商店的影响更为深远,改变了互
联网业务的开发、提供和产业链的组织方式,以苹果、谷歌 公司应用商店的爆炸性成长为代表,形成了以终端和互联网 为中心、基于接口开放和开发者广泛参与的新的互联网业务 模式。移动互联网跨越了产业之间、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壁 垒,让互联网公司、消费电子公司、电信运营商、终端厂商 甚至芯片厂商之间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其融合效应远远超过 目前所有已知的产业融合,如固定与移动融合、三网融合等, 让互联网延伸至更广泛的领域,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第一章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21
2.移动互联网使移动通信产业发生颠覆性变化
移动互联网使移动通信产业基本的业务模式、商业模式 和资源发展模式受到巨大冲击,应用商店模式成为移动通信 的主导业务模式,以I-Mode和移动梦网为代表、以移动网络 为中心的封闭花园模式被颠覆和超越,电信运营商在通信领 域仅存的贴近用户和理解用户感知的优势被颠覆,在新一轮 的技术浪潮中逐渐被边缘化。不仅如此,移动运营商的命脉 业务移动话音正在受到破坏性创新的威胁,移动终端的融合 性让移动VoIP、移动即时消息与互联网服务融为一体,正 在替代基本的移动通信业务,电信运营商原有的商业模式
走向繁荣。
第一章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10
由于WCDMA的性能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运营商业务提
供的要求,因此,许多西欧WCDMA运营商比日本、韩国的 运营商更早地启动了HSDPA的商用计划,来弥补WCDMA 数据业务能力有限的缺点。
第一章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11
3.美国加紧追赶显反超之势
在3G网络建设和商务应用领域,美国比日、韩等国滞 后,其根源在于美国产业政策不符合3G网络应用规模化运 营的客观要求。美国产业政策的主线是维护市场竞争,反对 垄断。在电信市场方面,先是于1984年分拆AT&T,1996年 又修改电信法,打破电信巨头贝尔公司的垄断,使得美国移 动通信市场豪强林立,诸侯并起。
率达到了82%,实际速率为64 kb/s,到2004年3月,3G网络覆盖
率达到了99%。DoCoMo人员通过比较3G用户数和3G覆盖率发现, 只有当室外覆盖率达到90%以上时,3G用户数才能取得突破性的
发展。DoCoMo在3G发展初期并没有重视室内覆盖,在2004年3
月,即在3G网络建设末期,DoCoMo才注意到室内覆盖的重要性, 开始在高层建筑内设置小型基站,并将覆盖扩展到地下通道和地
丹麦、卢森堡、瑞典、挪威、葡萄牙、斯洛伐克、德国、芬兰等
国的一些运营商甚至开始部分放弃或撤出,包括3G在内的整个欧 洲电信业开始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3G泡沫的破灭重创了欧洲电
信业,也使欧洲电信业逐渐回归理性。欧洲的管制机构从2003年
开始普遍放宽了管制要求,以减轻运营商的负担,并颁布新的规 定、适当增加竞争,以促进本国3G发展。
第一章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12 Nhomakorabea在2G时代,美国手机用户不能在全美顺利漫游,用户
在不同地区需要使用不同公司的服务,还要更换手机,使用 成本高昂,用户数量远远落后于欧洲、日本。在3G建设初 期,美国也同样落在了后面。美国的这种管制方法,忽视了 电信业作为一种准自然垄断行业,需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获 得必要收益而健康发展的现实。美国的监管机构FCC后来意 识到了这一问题,逐步改变了自己对于电信市场监管的一贯 做法,先后批准了西南贝尔对AT&T和Verizon对MCI的收购, 部分改写了1996年管制过度的电信法。
铁站内,使得3G网络提供的移动通信服务有了明显的改善。
第一章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6
相比于DoCoMo公司,KDDI公司(简称KDDI)则采取了
另一条更为快捷的路线。KDDI先是果断地抛弃PHS(中国电 信称之为小灵通)业务,减少2G投资。在2000年6月,KDDI 部署了速率为64 kb/s的CDMA网络,到2002年4月,升级成 速率为144 kb/s的CDMA2000 1x,初期覆盖率就达到了54%。 到同年12月,覆盖率达到了90%。在启动期即将结束时, KDDI又开始提供更先进的基于CDMA 2000 1x/EV-DO的业 务,将速率提高到2.4 M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