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整理】2020高考地理全真模拟卷05(解析版)

【精品整理】2020高考地理全真模拟卷05(解析版)

2020高考全真模拟卷05地理(本卷共1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当地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由茶农采用特定工艺、经发酵后加工制成。

在以马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时代,普洱茶要借助路上运输时间进行二次发酵。

如今“渥堆发酵”技术可将普洱茶漫长的自然发酵时间缩短为45天左右。

“渥堆发酵”是指将晒青毛茶堆放成一定高度后洒水,上覆麻布,使之在较高的温度、偏低的降水量的环境中发酵24小时左右。

勐海县号称“普洱茶圣地”,位于云南省最南端,很多普洱茶企业都争相在勐海县设厂,即使不设厂,也要把发酵车间设在勐海县。

据材料回答1—3题。

1.催生普洱茶“渥堆发酵"技术的原因是。

A.气候适宜发酵B.传统经验丰富C.运输时间缩短D.原料优质丰富2.在勐海县最好的发酵时间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很多普洱茶生产企业争相在勐海县设厂的原因是。

A.加强企业协作B.共用基础设施C.提高企业知名度D.利用当地独特环境【答案】1.C 2.A 3.D【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过去由于交通运输不便,运输时间较长,普洱茶有充足的发酵时间,而现代交通快捷,不能很快的发酵普洱茶,故交通运输时间变化催生了普洱茶“渥堆发酵”技术。

故选C。

2.“渥堆发酵”的环境要求是气温较高,降水量较少,而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春季3—5月份,降水较少,气温较高,非常适合发酵。

故选A。

3.根据材料可知,“很多普洱茶企业都争相在勐海县设厂,即使不设厂,也要把发酵车间设在勐海县”,说明勐海县独特的发酵环境是吸引企业布局的主要原因。

故选D。

“无水港”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内陆的进出口商品可以在当地完成订舱、报关、报检等手续,将货物交给货代或船运公司。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的重要节点,天津港不断优化海陆双向物流网络布局。

近年来,天津港陆续在内陆腹地辟建了25个“无水港”,完善港口与内陆的运输通道,实现内陆地区与国际航运的贯通。

据此完成4—5题。

4.“无水港”业务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A.高铁运输快速发展B.集装箱运输迅速发展C.河海联运逐步实现D.海运速度不断加快5.天津港在内地大力发展“无水港”业务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运输成本B.减轻港口转运负担C.节约运输时间D.扩大港口腹地【答案】4.B 5.D【解析】4.高铁运输以客运为主,A项错误;由题目材料可知“无水港”是指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通过海铁联运将货物运送到沿海港口,直接装船出海,说明了主要得益于当前的货物运输主要是标准化的集装箱运输,使得运输效率大为提高,B项正确,C、D项错误。

故选B。

5.在内地大力发展“无水港”,增加了货物的装卸次数,提高了成本,A项错误;消耗了更多的时间,在港口的船只等候时间也会增加,C项错误;无法起到减轻港口负担的功能,B项错误;其主要目的是增加基建,扩大经济腹地,促进经济发展,D项正确。

故选D。

下图示意喀斯特地区模拟不同降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降雨量,单位为mm/h)下,地表径流量与侵蚀产沙量的变化过程。

读图完成6—8题。

6.地表径流量、侵蚀产沙量与降雨强度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地表径流量与降雨强度呈正相关②地表径流量与降雨强度呈负相关③侵蚀产沙量与降雨强度呈正相关④侵蚀产沙量与降雨强度呈负相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降雨强度为40mm/h时,地表径流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泥沙量少B.地面崎岖C.下渗率大D.降雨历时短8.降雨强度为140mm/h时,降雨历时35分钟后,侵蚀产沙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流量变大B.流速变快C.土质变松D.土层变薄【答案】6.B 7.C 8.D【解析】6.观察图中三条降雨强度线,可知降雨强度越大径流量越大,地表径流量与降雨强度呈正相关,①正确;再观察侵蚀产沙量线140mm/h和40mm/h发现降雨强度越大侵蚀产沙量越大,侵蚀产沙量与降雨强度呈正相关,③正确,故选B,其它选项排除。

7.图示为喀斯特地区,降雨强度为40mm/h时,地表径流量较小,主要原因是下渗率大,转化为地下径流,C对。

泥沙量少是侵蚀能力弱的结果,A错。

地面崎岖,降水汇集快,是径流量大的原因,B错。

降雨历时短,不是转化成地表径流量小的原因,D错。

故选C。

8.根据图示曲线,降雨强度为140mm/h时,降雨历时35分钟后,侵蚀产沙量不断减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土层变薄,可侵蚀的土壤少,D对。

图中曲线表示,地表径流量一直在增大,A错。

不能表明流速变快,B错。

土质变松,产沙量会增多,C错。

故选D。

下图所示地区冻土广布,冻土主要有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季节性冻土日数是指土层中的水被冻结的天数。

读图回答9—11题。

9.假设图中的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符合甲地在未来30小时内天气变化特点的是A.气压升高,气温下降B.气压降低,风力减弱C.风力增强,天气转阴D.风力增强,气温上升10.影响图中季节性冻土等日数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因素、洋流因素B.海陆因素、纬度因素C.纬度因素、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地形因素11.冻土对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独特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地区树木多扎根较深且高大挺拔B.图示地区河流迂回曲折,易形成不对称河谷C.图示地区气候主要具有冷干特点D.图示地区地表水易下渗,土壤中的矿物质元素淋失严重【答案】9.D 10.C 11.B【解析】9.高压脊东移,根据经度差、所处纬度、速度、时间等信息推测脊线东移后甲地的位置。

等压线变得密集,风力增强,风向由偏北风转为偏南风,气温会上升,天气晴朗,气压降低。

故选D。

10.图中季节性冻土等日数线走向分两段描述:东段大体与纬线平行,说明受纬度的影响大;依经纬度位置,西部是大兴安岭和内蒙古高原,西段走向大体与等高线平行,说明是受地形影响。

故选C。

11.图示地区树木多扎根深切高大挺拔,与冻土无关,A错;图示地区气候主要具有冷湿的特点,C错;图示地区有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气温低,土壤中的矿物质元素淋失少,D错;图示地区位于东北平原西部地区,河流迂回曲折,易形成不对称河谷,B对。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第12—1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14—1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6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鲁中山区的H镇(位置见下图),从最初卖电线电缆到简单加工,从贴牌生产到打造品牌,再到集聚优势、问鼎行业高峰,依托线缆行业,抢抓历史机遇,争取优惠政策,完善基础设施,打造龙头企业,使一个仅有27000人口的穷乡僻壤,打造成了年产值达50亿元的线缆特色产业镇,产品远销全国二十一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欧洲、北美、朝鲜、埃塞俄比亚、苏丹等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当地百姓的脱贫致富。

(1)分析H镇打造线缆特色产业镇的区位优势。

(6分)(2)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分析H镇进一步推动线缆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6分)(3)说明H镇的快速发展对于其他地区实现脱贫致富的借鉴意义。

(6分)(4)为实现进一步发展,有人建议把更多的农田变工厂、农民变工人,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说明理由。

(6分)12.【答案】(1)线缆产业接触较早,拥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国家优惠政策和扶贫政策的支持;交通便利,有高速公路和国道经过;鲁中山区,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市场广阔,产品面向国内外市场。

(任答三点得6分)(2)地处山区,土地资源有限,限制了工业用地的扩张;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利于吸引人才;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较低,不利于产业升级。

(6分)(3)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当地工业化进程;狠抓机遇,积极争取优惠政策。

(6分)(4)同意。

利于扩大线缆生产规模,促进经济发展;利于提高工业化水平,推动城市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分)反对。

地处山区,过度开发和建设容易造成生态破坏;过度占用农田,影响粮食安全;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生产的产品层次较低。

(6分)【解析】(1)H镇从最初卖电线电缆到简单加工,从贴牌生产到打造品牌,再到集聚优势、问鼎行业高峰,线缆产业接触较早,拥有较好的发展基础。

依托线缆行业,抢抓历史机遇,争取优惠政策,有国家优惠政策和扶贫政策的支持。

完善基础设施,有高速公路和国道经过,交通便利。

鲁中山区经济落后,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打造龙头企业,产品市场广阔,产品面向国内外市场。

(2)H镇地处鲁中山区,土地资源有限,限制了工业用地的扩张,不利于产业规模扩大。

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利于吸引人才迁入。

当地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较低,不利于产业升级。

(3)H镇依托线缆行业,抢抓历史机遇,争取优惠政策,发展经济脱贫致富。

其它地区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当地工业化进程。

狠抓机遇,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完善基础设施,吸引产业迁入。

(4)把更多的农田变工厂、农民变工人,有利于扩大线缆生产规模,促进经济发展。

有利于提高工业化水平,推动城市化进程。

加快工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所以同意。

H 镇地处山区,过度开发和建设会破坏植被,容易造成生态破坏。

山区耕地少,过度占用农田,影响粮食安全。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生产的产品层次较低,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

所以反对。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吕德里茨港建立于1883年,港口最初从事外向型渔业生产、海鸟粪生产等活动。

1908年,吕德里茨港附近发现钻石矿,一大批抱有钻石梦的年轻人聚集到吕德里茨港附近的沙漠中,哪怕几个月都很难吃上一顿热乎饭。

随之而来的是卡曼斯科镇的慢慢兴起,人们修建了学校、医院、娱乐场所以及大片的住宅区。

但这座曾繁华一时的城镇后来渐渐落寞,最终在20世纪50年代被彻底废弃,淹没在一片沙丘之中。

下图为吕德里茨港及卡曼斯科镇位置示意图。

(1)吕德里茨港附近的沙漠中生长着一种名为百岁兰的植物,茎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子,叶子上多气孔,且夜晚张开,根深3—10米,推测百岁兰这些特征形成的原因。

(6分)(2)分析吕德里茨港海鸟粪资源形成的条件。

(6分)(3)说明起初聚集到吕德里茨港附近的人很难吃上热乎饭的原因。

(4分)(4)推测卡曼斯科镇兴起和废弃的原因。

(6分)13.【答案】(1)沙漠地区白天温度较高,茎短,只长两片叶子,可减少蒸发;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夜晚海面水汽遇温度较低的空气凝结成雾,故叶子上多气孔,且夜晚张开,便于吸收水分;沙漠地区气候干燥,根深3—10米,便于吸收地下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