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截面加大施工方案

截面加大施工方案

柱子截面加大浇筑灌浆料方案
1.分项工程概况
食堂首层4-7/B-J 轴区域内23根混凝土柱加大截面,内部浇筑C40自流平无收缩砼进行加固。

2.工作原理
通过增加柱子的截面尺寸,提高柱子的承载力及刚度,满足结构加固和补强的需要。

3.施工特点
3.1、加大截面加固法是一种传统的加固方法,工艺简单,适用面广。

3.2、灌浆料流动性好,粒径小,便于灌注且灌注密实。

3.3、 强度增长快,常温下12小时即可拆模,3天即可投入使用。

4.主要工艺流程
5.25.3、柱子表面凿毛。

因柱子较高,需搭设脚手架施工。

首先将柱子不
用搭设支架的部分新旧结合混凝土面凿毛,然后边搭设脚手架边凿毛。

凿毛应凿除混凝土表面浮浆,露出坚实混凝土骨料层,然后用空压机把凿毛混凝土面的浮尘吹干净,用水清洗,以确保新旧混凝土的良好结合。

5.4、测量放线。

依据设计图的要求在柱子相应位置进行植筋的放线。

并对原有结构的钢筋位置进行探测,若植筋孔位受原钢筋干扰,需要对植筋位置进行左右调整,避开原有结构钢筋。

5.5、采用电锤及相应钻头,在设计位置上钻孔,孔径及孔深符合设计
要求 。

钻孔完成后采用无油高压空气,将孔内浮渣吹干净,采用清孔平刷丙酮将孔内清洗干净,达到无尘、无油、无水的植筋要求。

5.6、植筋用的钢筋或螺杆如在植入前发现有锈迹,应采用电动钢刷将钢筋粘结表面,进行除锈、打磨至露出新的光泽。

5.7、将植筋胶进行预注(前3次打出的胶体不用),确定胶体无问题后再用专用设备进行注射。

注入胶粘剂时,其灌注方式应不妨碍孔中的空气排出,灌注量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确定,并以植入钢筋后有少许胶液溢出为度。

在任何工程中,均不得采用钢筋从胶桶中粘胶塞进孔洞的施工方法。

5.8、涂刷截面剂。

按照设计图纸尺寸,对新旧砼粘合面的部位涂刷界面剂。

涂刷质量应均匀,无漏刷。

5.9、钢筋加工及钢筋绑扎。

钢筋加工前必须将钢筋表面的油渍、浮锈等清除干净。

弯曲的钢筋按规范要求调直。

钢筋下料前核对半成品钢筋的种类、规格以及编号等。

成型后的钢筋按编号进行分类堆放,并应做好防雨防锈蚀工作。

钢筋按照图纸绑扎时,钢筋的交叉点处采用扎丝呈梅花状绑扎结实。

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与设计要求的钢筋净保护层厚度相匹配的工程塑料垫块,垫块与钢筋绑扎牢靠,垫块呈梅花形布置,间距为1米左右。

钢筋的焊接采用设计要求的焊机与焊条进行双面焊接,焊接结束后清除焊渣等杂物。

5.10、浇筑灌浆料:灌浆料浇筑前,应对原结构混凝土表面润湿,以保证新旧混凝土的良好结合。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随时观察模板的变形,出现不正常的变形时,应及时处理。

灌浆料自高处倾卸时,其自由下落高度不超过2m;当超过2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或振动溜管等设施;倾卸高度超过6m时,除设串筒、溜管设施外,还应设置减速装置;串筒、溜筒等距出料口下面的混凝土下落高度不宜超过1m。

为保证上下层之间连为一体,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上层混凝土的浇注。

现场灌浆料浇筑的过程中,应派专人按要求制作灌浆料检查试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