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部分:植物细胞与组织作业及答案

第一部分:植物细胞与组织作业及答案

第一部分:植物细胞与组织一、名词解释1、细胞:生物有机体(除病毒外)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植物细胞是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大部分构成的。

2、原生质和原生质体:原生质是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原生质体是细胞壁以内由原生质分化而来的有生命的结构部分。

原生质体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它是细胞内代谢活动主要场所。

3、细胞器:悬浮于细胞质内具有特定的形态和功能的亚微结构。

如各种质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

4、胞间连丝:它是细胞的原生质细丝,穿过胞间层和初生纹孔场与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细丝相连,这种原生质细丝称为胞间连丝,它是细胞的原生质体物质之间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

5、细胞周期:指持续分裂的细胞,从某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有丝分裂完成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

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6、细胞分化:在多细胞的有机体内,细胞经过分裂、生长,然后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特化。

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和效率,因此,细胞分化是进化的表现。

7、细胞脱分化:植物体内生活已成熟的细胞,分化的程度浅,还具有潜在的分裂能力,在一定发育时期或条件下,又可恢复到具有分裂能力的分生组织细胞状态,这种现象称为脱分化。

8、极性现象:植物细胞分化中的一种基本表现,指器官、组织、细胞在轴向的一端和另一端之间存在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差异现象。

9、细胞的全能性:植物体的每一个生活的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具有由单个细胞经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为一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潜力,称为细胞的全能性。

10、组织:一些形态结构相似,共同担负着相同生理功能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1、复合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群所构成的组织。

12、分生组织:具有持续或周期性分裂能力,其细胞壁薄,排列紧密,核大、细胞质浓,含有许多细胞器等特点,按来源性质可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

13、成熟组织:由分生组织细胞分裂、生长、分化而成,在形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具有一定稳定性的细胞群。

它可分为五种类型,即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或称基本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结构等。

二、填空题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大部分构成。

后者有可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质体特别是叶绿体)、和(中央大液泡)。

3、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原生质),它是一种(亲水胶体)。

4、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能执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叶绿体);能执行呼吸作用提供能量的细胞器是(线粒体);能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5、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者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三个时期,后者又分为(前)、(中)和(后)、(末)四个时期。

DNA复制发生在(S期)时期。

6、大部分花瓣的红色、紫色和蓝色是由于细胞内有(花色素苷)的缘故,成熟番茄的红色是细胞内有(有色体)的缘故,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水溶性的有机物,存在液泡中,后者是质体,存在细胞质中)。

7、后含物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产物,其种类很多,主要有(淀粉)、(蛋白质)、(脂类)、(无机晶体)和多种次生物质。

8、植物细胞的分裂方式有(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9、根据细胞的发育、结构和功能不同,植物体内的组织可分为(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两大类型,前者按其所在植物体的部位不同又分为(顶端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和(侧生分生组织)等三种,后者又分为(保护组织)、(基本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和(分泌结构)五种。

10、人们食用的稻、麦等粮食作物,主要是属于(贮藏)组织,剑麻等作物的纤维主要属于(厚壁)组织,树木的木材则是利用它的(木质部)中的(导管)、(管胞)和(木质纤维),它们分别属于(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

11、表皮是一种(初生保护)组织,通常由多种不同特征和功能的细胞组成,即(表皮细胞)、(气孔器)的(保卫细胞)和(副卫细胞)以及(表皮毛)或(腺毛)等附属物组成。

12、根据木质部和韧皮部所在位置和排列,维管束可分为(外韧维管束)、(双韧维管束)、(周韧维管束)和(周木维管束)等四种。

13、下列植物细胞的结构属于何种组织:表皮(初生保护组织)、叶肉细胞(同化组织)、导管(输导组织)、纤维(厚壁组织)、树脂道(分泌结构)、木栓细胞(次生保护组织)、石细胞(厚壁组织)、维管形成层(次生分生组织)、厚角组织细胞(机械组织)、传递细胞(薄壁组织)。

14、维管植物的主要组织可归纳为以下组织系统,即(皮组织)、(基本组织)和(维管组织)系统。

三、判断与改错题1、质体是植物特有的细胞器,(除细菌、真菌和蓝藻以外的)一切植物的细胞都具有质体。

(错)2、所有植物生活细胞的细胞壁都具有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去掉“和次生壁”)。

(错)3、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核可分为核膜、核仁和核质三部分。

(对)4、活的植物体内的每一个细胞(不一定)都是生活的细胞。

(错)5、使用碘液检测植物细胞中的贮藏淀粉和蛋白质(呈黄色反应),都呈蓝色反应,油滴和脂肪遇苏丹Ⅲ呈黄色反应(橙红色反应)。

(错)6、植物体的长高、增粗(去掉增粗)主要是由于顶端分生组织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

(错)7、在被子植物中,韧皮部一般包括筛管、管胞(改成韧皮纤维)、伴胞、韧皮薄壁细胞。

(错)8、周皮是由初生(改为次生)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分化产生的,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三部分构成。

(错)9、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的贮水(改为通气)组织非常发达。

(错)四、选择题1、在高等植物体的(D)中,叶绿体数目最多。

A.表皮细胞B.茎尖细胞C.皮层细胞D.叶肉细胞2、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特点有(BC)。

A.核膜破裂B.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C.纺锤体形成D.核仁破裂E.两条染色单体开始向两极移动3、液泡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BDE)。

A.运输代谢产物B.调节渗透作用及选择透性C.“分室”作用D.消化作用E.贮藏4、植物细胞从外界吸收水分多少与(C)有关。

A.叶绿体B.线粒体C.液泡D.溶酶体5、细胞周期正确顺序是(C)。

A.G1期—M期—G2期—S期B. G1期—G2期—S期—M期C. G1期—S期—G2期—M期D. G1期—S期—M期—G2期6、韭菜割后又能继续生长,是由于(B)细胞分裂活动的结果。

A.顶端分生组织B.居间分生组织C.侧生分生组织D.次生分生组织7、维管形成层属于(C)。

A.原分生组织B.初生分生组织C.次生分生组织D.居间分生组织8、周皮是由(BD)组成的。

A.表皮和栓内层细胞B.木栓层和木栓形成层C.木栓层和皮层细胞D.栓内层细胞E.皮层薄壁细胞9、植物的叶肉细胞是属于(BE)组织。

A.保护B.薄壁C.厚角D.分泌E.同化10、裸子植物是靠(B)输导水分的。

A.导管和管胞B.管胞C.筛胞D.筛管11、漆树中的漆是从茎韧皮部的(B)产生的。

A.溶生型分泌道B.裂生型分泌道C.溶生型分泌腔D.裂生型分泌腔12、被子植物的韧皮部是由(ACDE)组成的。

A.韧皮薄壁细胞B.管胞C. 筛管D.韧皮纤维E.伴胞五、简答题1、何谓细胞的全能性?它在生产实践中有何意义?细胞的全能性是指植物体的每一个生活细胞在适当条件下具有由单个细胞经分裂、生长和分化形成一完整植株体的全部遗传潜力。

细胞的全能性对研究植物形态结构的建成、生物遗传工程以及生产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已为细胞、组织培养所证实。

并已成为一些作物、花卉等的快速繁殖手段应用于生产(称为微型繁殖或试管苗)。

2、何谓组织?植物组织有哪两大类型?一些形态结构相似,共同担负着相同生理功能的细胞群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称组织。

植物组织可分为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两大类。

3、简述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大部分。

细胞壁又可分为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

原生质体又可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个部分,其细胞质包括胞基质和细胞器及细胞骨架,细胞核包括核膜、核仁和核质三部分。

4、番茄、辣椒从幼小果实发育到成熟果实的过程中,颜色的变化说明什么?番茄、辣椒的幼小果实,最初为白色,由前质体发育而成,其细胞内形成白色体,在光照条件下,随着果实增大而转变为叶绿体,果实呈现绿色,当果实成熟时,叶绿体失去叶绿素而转变为有色体,呈现橙红色,以上说明质体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

六、论述题1、植物细胞的繁殖有哪些方式?试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的变化和胞质分裂的过程?植物细胞的繁殖是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的,其分裂的方式有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

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最常见的一种方式。

一般可分为核分裂和胞质分裂两方面。

核分裂时,在形态结构上表现出一系列的复杂变化,根据核的变化可分为前、中、后、末等四个时期。

前期核内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核仁解体,核膜破裂以及纺锤丝开始出现;中期主要特征是染色体聚集排列在赤道板上,纺锤体形成,此期染色体缩短变粗,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好的时期;后期时各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彼此分开,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末期时到达两极的子染色体解螺旋,变为染色质细丝,在染色质四周形成新的核膜,同时核仁出现,至此形成两个子核。

在晚后期和早末期时,两极的纺锤丝消失,而在两子核之间的纺锤丝保留,并且增多,向四周扩展,形成桶状结构,称为成膜体。

随着成膜体的形成,由高尔基体及内质网分泌出来的小泡汇集到赤道面上与成膜体的微管融合成为细胞板。

细胞板由中央向两侧扩展,直到与母细胞壁相接,将母细胞的细胞质分隔为二份,这就是胞质分裂。

核分裂和胞质分裂结束,两个子细胞形成。

2、以形成层的有无和木质部及韧皮部排列方式不同,举例说明可将维管束分为哪些类型?以形成层的有无可将维管束分为两种类型,即有形成层的无限维管束,如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无形成层的有限维管束,如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维管束。

根据木质部和韧皮部的排列不同,又可分为:①外韧维管束,如双子叶植物的茎都具有此类型;②双韧维管束,如双子叶植物中的南瓜茎的维管束;③周韧维管束,如蕨类植物的根状茎、被子植物的花丝、秋海棠茎等;④周木维管束,如芹菜等植物茎。

被子植物的幼根初生木质部呈放射棱状,与初生韧皮部相间排列,可称为辐射维管束。

3、试述分生组织分布的位置、类型及其活动的结果。

分生组织依其分布位置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分布于根茎顶端的为顶端分生组织,它可使根伸长生长,使茎增高生长;②分布于茎节等基部,称为居间分生组织,它可使节间伸长,叶片伸长生长;③分布于根、茎周围内部的,称为侧生分生组织,即是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可使根、茎增粗生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