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毒物分析期末考试试题B1. 古蔡氏法常用于检验()A. 砷化物B. 氰化物C. 一氧化碳D. 硫化氢2. 血中CO饱和度是指()A. 血中CO的百分含量B. 血中HbCO的百分含量C. 血中HbCO在血红蛋白总量中所占的比率D. 血中游离血红蛋白的浓度3. 以下属于抗凝血杀鼠剂的是()A. 毒鼠强B. 氟乙酰胺C. 溴敌隆D. 四二四4. GC色谱图中纵坐标和横坐标的意义分别是()A. 峰强度信号、保留时间B. 保留时间、波长C. 峰强度信号、波长D. 保留时间、吸收度5. TLC是下列哪种方法的英文缩写()A. 紫外分光光度法B. 薄层色谱法C. 气相色谱法D. 高效液相色谱法6. 紫外分光光度法中,鉴别不同物质的主要依据是()A. 紫外吸收光谱不同B. 密度不同C. 分子量不同D. 颜色不同7. 检材已腐败,用溴化汞试纸检验砷或磷化锌时,要干扰反应的是()A. 氢氰酸B. 溴化汞C. 硫化氢D. 砷化氢8. 在固相净化柱中,添加无水硫酸钠的主要作用是()A. 吸附脂肪组织B. 吸附水分C. 吸附色素D. 吸附待测组分9. 溴氰菊酯用GC分析时,最好用()A. 氢火焰离子检测器B. 电子捕获检测器C. 火焰光度检测器D. 热导检测器10. 为了检验操作过程中是否可能引进干扰物,同时便于阳性结果的辨别,常常进行()A. 已知对照试验B. 空白试验C. 验证试验D. 预试验11. 在薄层色谱法中,Rf值表示()A. 样品斑点展开的距离B. 吸附剂的极性大小C. 展开剂的极性大小D. 分离度12. HNO3-H2SO4有机质破坏法中,硫酸的作用不包括()A. 保持酸度B. 氧化C. 脱水D. 提高反应温度13.下列各种检材中,属体内检材的是()A. 胃内容物、呕吐物、排泄物B. 排泄物、呕吐物、组织C. 血液、组织、尸体腐泥D. 呕吐物、胃内容物、血液14.下列毒物中不能用NaOH反提净化的毒物是()A. 巴比妥B. 吗啡C. 敌鼠D. 敌敌畏15. 在毒物分析中直接应用光谱法常常受到限制,其主要原因是()A. 直接应用光谱法无法定量B. 直接应用光谱法检测需要标准对照品,而其他方法不用C. 毒物分析检材常很复杂,而光谱法本身不具有分离能力D. 光谱法所需仪器极其昂贵16.根据不同的原理,毒物分析方法可分为()A. 形态学方法B. 仪器分析法C. 毒理学方法D. 显色法E. 理化方法17. 常用理化分析方法有()A. 物理常数测定B. 沉淀反应C. 显色反应D. 微量化学反应E. 免疫分析法18. 判断一种分离提取方法好坏的主要指标有()A. 准确度B. 精密度C. 纯度D. 回收率E. 分离度19. 法医毒物分析工作的主要特点有()A. 分析目的的不明确性B. 检材的一次性和多样性C. 分析方法的应变性D. 涉及多学科E. 肩负法律责任20. 某些情况下,物质的紫外吸收光谱形状或峰位可发生变化。
使光谱发生变化的常见因素有()A. 酸碱性B. 溶剂C. 光的纯度D. 光的强度E. 温度21. 测值准确性22. 随行参比法23. 空白试验24. 毒性作用25. 药物滥用26. 用于毒物分析的检材能否添加防腐剂?为什么?27. 哪些装置可用于气体毒物及挥发性毒物的扩散试验?在应用这些装置进行毒物分析时应注意什么问题?28. 分离水溶性毒物时,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29. 血中乙醇浓度能否完全反映出当事人饮酒的多少?为什么?.3123630. 一起怀疑被毒杀的案件,现场发现一小包白色药粉。
侦察人员说查出这包药粉是什么就可破案。
你认为如何?你觉得还应做些什么工作?31. 就你最熟悉的地区,试根据地方物产、社会情况、民间习俗等各方面考虑,可能会有哪些与毒物有关的事件和案件?你曾耳闻目睹过的又有哪些?32. 比较内标法和外标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
1. A2.C3.C4.A5. B6.A7. C8. B9. B 10. B 11.A 12.B13. C 14.D 15.C.16. ABCE 17. ABCD 18. CD 19. ABCDE 20. ABC.21. 测值准确性:包括精密度和准确度。
准确度是多次测得值的平均值与真实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
精密度是指多次测得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
22. 随行参比法:选择一种适当的纯化合物作为随行标准参比物,取其适当的已知量添加于实际检材中,跟随被检物一道通过所有分离净化等整个处理过程,最后同时分别检测被检物和所加入的参比物。
根据参比物的回收情况判断实际检测工作是否已经达到应该达到的效率。
23. 空白试验:空白试验是在实行一个检测方法时,除了不加入已知欲检测物以外,其他所用检验材料、溶剂、试剂、器皿、设备、操作步骤等等都完全与所作检验中的相同;也称为空白对照试验。
24. 毒性作用:生物体受到一定量的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和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为中毒,由毒物所产生的中毒反应称为毒性作用。
25. 药物滥用:是指非医疗目的、不正常的连续大量使用能够产生依赖性(精神依赖性和生理依赖性)的药物.26. 用于毒物分析的检材能否添加防腐剂?为什么?答:用于毒物分析的检材除特殊情况,一般不能添加任何防腐剂(3分)。
用现有的一些分析方法,防腐剂可能会干扰很多毒物的检测(2分),而且许多防腐剂不易用常见的提取分离方法祛除。
27. 哪些装置可用于气体毒物及挥发性毒物的扩散试验?在应用这些装置进行毒物分析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答:Conway微量扩散碟(1分)、Widmark瓶(1分)等。
应用时应注意将吸收剂和检材、稀释剂放置于装置的相应部位、密闭、轻摇使检材与稀释剂混合均匀(2分),加热时温度一般不宜超过50℃(2分)。
28. 分离水溶性毒物时,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答:透析法.水浸法等(2分)。
透析法的特点为可以将一些水溶性的小分子或离子型化合物从复杂的检材中分离出来,而且不改变其化学性质;依据所选择半透膜的通透性的不同可以分离不同分子量的小分子或离子型化合物;但是该法较费时,而且透析液中毒物的浓度一般较低(2分)。
水浸法的特点是操作简便、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装置或设备,不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但是该方法会将检材中的一些水溶性大分子杂质一并提出,净化效果不如透析法。
(2分)。
29. 血中乙醇浓度能否完全反映出当事人饮酒的多少?为什么?答:不能(1分)。
因为不同的人群对于酒精的代谢快慢不同(2分),血中的酒精浓度只能反应抽血当时体内血液中的乙醇浓度(2分),而且不同的酒饮料中乙醇浓度也有所差别(1分)。
.30.一起怀疑被毒杀的案件,现场发现一小包白色药粉。
侦察人员说查出这包药粉是什么就可破案。
你认为如何?你觉得还应做些什么工作?答案要点一:侦察人员的说法欠妥(2分)。
案件的鉴定需要多方面的调查取证,而不是单单靠一包白色粉末的定性分析结果(1分);破案工作的完成应该结合案情调查、中毒的表现、尸体解剖的所见、病理改变以及毒物分析结果等综合分析(3分)。
答案要点二:现场收集到的可疑物可能会很多,应该从与案件关系最直接的检材着手(疑点最大的检材)(3分)。
答案要点三:即使白色粉末最终确定会导致人体中毒,也要考虑到中毒者体内的量是否达到致死量,该药物是否可能来自用药或其他正常饮食途径、职业接触途径等(3分)。
本题如果学生的回答与参考答案不完全一致,只要合情合理,阅卷教师可以酌情考虑给分。
31.就你最熟悉的地区,试根据地方物产、社会情况、民间习俗等各方面考虑,可能会有那些与毒物有关的事件和案件?你曾耳闻目睹过的又有哪些?答案要点: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讨论,需要点明毒物种类很多,各地的中毒案件所涉及的毒物与当地的地产、民俗、社会情况有较大关系。
本题可根据实际情况由学生自主发挥,只要合情合理,阅卷教师可以酌情考虑给分。
32.比较内标法和外标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
答案要点:外标法:优点:操作计算简便(1分);不必用校正因子,不必加内标物,常用于日常分析(2分)。
缺点:进样量必须准确,仪器必须有良好的稳定性(1分)。
若处理过程相对简单,用外标法较为合适,简单方便(1 分)。
内标法:优点:进样量不严格要求(1分),可抵消因操作条件变化而引起的误差(2分),不受试样中其它组分峰的干扰(1分)。
缺点:必须加入一个合适的组分(内标)到样品中(1分)。
对于生物样品等涉及到多个转移步骤的,使用内标法可以规避许多由于操作不均匀所引入的误差(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