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6.安全提示
•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本品低毒。 • 邻苯二甲酸酐:对皮肤、黏膜有局部刺激 性,具有中等毒性。 • 正丁醇:毒性与乙醇相似,刺激性强,低 毒。 • 浓硫酸:具有极强的吸水性和腐蚀性,接 触人体能引起严重烧伤。属于一级无机酸 性腐蚀物品。
7.思考题
• (1)从分水器中生成水的量可大致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 能否以此作为衡量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准? • (2)为什么要对粗产品进行中和,用饱和食盐水洗涤? • (3)粗产品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中可能含有哪些杂质? • (4)为什么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后,可以不必进行干燥, 即可进行蒸去正丁醇的操作? • (5)正丁醇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到反应时的温度,可能 有哪些副反应?硫酸过量过多有什么不良影响? • (6)为什么要用过量的正丁醇与邻苯二甲酸酐反应?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1.实验目的
(1)学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2)学习分水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减压蒸馏等 操作
2.实验原理
O O O COOC4H9 + n-C4H9OH COOH
H2SO4
+ n-C4H9OH
H2SO4
COOC4H9 COOH
COOC4H9 COOC4H9
+ H2O
• 反应的第一步进行迅速而完全。反应的第 二步是可逆反应。为提高邻苯二甲酸二丁 酯的产率,需利用分水器将生成的水不断 从体系中除去。
越来越少,温度逐渐上升。
④中和温度(≤70℃)和碱的浓度不宜过高,否则酯易于起水解(即皂化)
反应,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在洗涤过程中发生乳化现象,而且这种处理后不
必进行干燥也即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⑤根据真空度的不同,也可能改为收集:200 ~210℃/2. 67kPa 175
~180℃/0. 67kPa以及165~170℃/0. 27kPa的馏分。
4.实验步骤
• 带有分水器的回流装置,分液装置,减压 蒸馏装置。 反应装置见下图
制备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反应装置
• 在一个干燥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5.9g邻苯二甲酸酐、12.5mL正丁 醇和几粒沸石,在振摇下缓慢滴加0. 2mL浓硫酸。在分水器中加人正 丁醇至支管平齐。封闭加料口,另一口插入一只200℃的温度计(水 银球应位于离烧瓶底0.5~0.8cm处)。缓慢升温,使反应混合物微沸。 约15min后,烧瓶内固体完全消失。继续升温到回流,此时逐渐有正
测定产物的折射率,测定产物的红 外光谱如下图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红外光谱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注意事项
• ①正丁醇-水共沸点为93℃(含水44.5%),共沸物冷却后,在分水器 中分层,上层主要是正丁醇(含水20.1%),继续回流到反应瓶中, 下层为水(含正丁醇7.7%)。 • ②反应温度过高(180℃),产物在酸性条件下会发生分解反应。 • ③根据从分水器中分出的水量(注意其中含正丁醇7.7%)来判断反 应进行的程度。也可以用温度来判断,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中的水
丁醇和水的共沸物蒸出,经过冷凝在分水器的底部,有小水珠逐渐流
到分水器的底部,当反应温度升到150℃时便可停止加热,记下分水 器中水的体积(注意:含有少量正丁醇)。记下反应的时间(一般在
1.5~2h)。
当反应液冷却到70℃以下时,拆除装置。将反应混合液倒入分液漏 斗,用5%碳酸钠溶液中和后,有机层用20mL温热的饱和食盐水洗 涤2~3次,至有机层呈中性,分离出的油状物,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至 澄清。用倾斜法除去干燥剂,有机层倒入50mL的圆底烧瓶,先用水 泵减压蒸去过量的正丁醇,最后在油泵的减压下蒸馏,收集 180~190℃/1.33kPa的馏分。样品称重,计算产率。
3.实验药品与仪器
• 邻苯二甲酸酐 5.9g (0.04mol)正丁醇 12.5mL (0. 12mol,另12 mL于分水器中)浓 硫酸(0. 2mL)碳酸钠溶液(5%)饱和食盐 水 无水硫酸镁 • 三口烧瓶(100mL) 圆底烧瓶(60mL) 温度 计(200℃)分液漏斗(60mL) 锥形瓶 (50mL,150mL各1只) 球形冷凝管 直形 冷凝管 分水器(10mL) 接液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