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一、空气消毒
1、经常打扫卫生保持清洁。
每月卫生大扫除一次包括玻璃、墙壁、吊灯及点滴架等。
2、病房采用湿式清扫如湿式拖布、湿毛巾、湿扫帚套以保持空气清洁。
3、普通病房每天开窗通风上、下午各1次每次30分钟。
4、特殊感染患者出院或死亡后封闭病房进行终末消毒空气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5、病房、治疗室、换药室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二、一般物品消毒
1、病室、治疗室、厕所拖布专用并有明显标记清洗后分开放置悬挂晾干。
如擦拭血迹、呕吐物、排泄物等用消毒液浸泡清洗悬挂晾干。
2、抹布一桌一布扫床一床一套用消毒液浸泡洗涤后备用。
3、患者出院后行终末消毒床、床头柜、凳子用消毒液擦拭被褥用臭氧消毒特殊感染被服放黄色塑料袋内集中处理或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或按有关规定进行消毒处理。
4、脸盆、便器用后消毒固定使用。
5、餐具用后消毒。
6、病室暖瓶每周擦洗两次以保持清洁光亮瓶塞煮沸消毒。
床边隔离患者暖瓶专用终末进行消毒处理。
7、体温表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清洗擦干后备用。
床边隔离患者体温表专用。
8、各种监护仪或血压计的袖带每周清洗1次特殊污染随时清洁消毒。
三、一次性物品的处理一次性注射器、针头、输液器、输液袋、吸氧管、胃管、导尿管、气管插管、引流管、内窥器等用后医院统一回收集中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各种瓶类消毒
1、碘伏、酒精瓶每周灭菌2次。
2、氧气湿化瓶每天用消毒液浸泡后再用清水冲洗、晾干备用。
正在应用的湿化瓶每日更换无菌,吸氧管专用24小时进行更换,一次性的统一回收集中处理重复使用的用毕重新消毒。
3、药杯用消毒浸泡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擦干备用。
4、电动吸引器、胃肠减压器、洗胃机容器里的内容物用后随即倒掉做到每日刷洗。
用毕用消毒液浸泡再清洗干净备用。
5、密闭引流瓶用后浸泡在消毒液内消毒再刷洗干净用双层包布包裹送供应室灭菌。
五、器械、敷料的消毒
1、换药盘碗、镊子用后浸泡在消毒液内消毒再刷洗干净、擦干然后送供应室高压灭菌。
2、经灭菌的各种敷料桶纱布、棉球、无菌包开封后的有效时间为24小时并注明开封日期和时间。
3、无菌持物钳用后高压灭菌。
六、床边消毒隔离制度
1、床头要有隔离标记黄色标记
2、操作完毕用消毒液消毒双手。
3、餐具、药杯等用后放消毒液中浸泡后再刷洗、晾干。
4、患者接触过的器械用消毒液浸泡后再送供应室处理。
5、血压表、听诊器、体温表要单独使用用后消毒处理。
6、手术患者需要通知手术室以采取隔离措施。
7、废弃污染物放黄色塑料袋统一回收集中处理。
七、隔离病房制度
除床边隔离制度外
1、病房门把手每日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抹擦。
2、进入隔离室穿隔离衣、戴手套、口罩和一次性鞋套。
3、便器专用排泄物按规定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混合浸泡放置2小时后倒入下水道。
4、凡乙肝患者血液、分泌物污染的器械、拖布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后进行处理。
5、患者出院后行终末密闭消毒。
严密隔离患者用过的被服应焚烧处理。
6、废弃污物放入黄色塑料袋统一回收集中处理。
九环境卫生学监测监护室、母婴同室、新生儿室、治疗室、换药室每季做空气培养。
定期监测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
七、重症监护室消毒隔离制度
1、布局合理分治疗室和监护区。
各区要严格划分清洁区、污染区。
2、工作人员进入重症监护室要穿专用的工作服、换鞋、戴帽子、口罩、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
3、室内每日进行空气动态消毒一切清洁工作均应湿式清扫。
治疗台、床头柜、床架、橱柜、地面等每日用清洁湿抹布擦拭遇污染时视污染程度用500-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作用30分钟后擦拭。
墙面有污染时视污染程度用500-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喷雾或擦拭处理。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每治疗护理一位病人前后认真洗手或消毒必要时戴手套。
5、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的管道每日消毒氧气湿化无菌水每日更换。
6、空调过滤网每周清洗消毒一次。
空气消毒机每3个月清洁更换过滤网。
7、病人安置应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分开诊疗护理活动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控制交叉感染。
8、注意病人各种留置管路的观察、局部护理与消毒加强医院感染监测。
9、严格遵守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防止病人发生菌群失调加强耐药性监测。
对特殊感染或高度耐药菌感染的病人严格消毒隔离措施。
单人单间接触病人前后洗手或手消毒。
10、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探视者应更衣、戴帽子、口罩与病人接触前要洗手。
11、病人转出或出院后床单元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
12、配合医院感染管理科按规定进行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3、病人的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分开放置。
医疗废物严格按照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措施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