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对口升本科文化素质第一次模拟测试科目:语文本次测试为闭卷考试,时间30分钟,总分100分。
请考生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其他均无效。
一.选择题,请考生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20小题每题4分,共8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璀.璨(cuǐ)棘.手(jí)强.迫(qiǎng)羽扇纶.巾(lún)B.翩跹.(xiān)踯.躅(zhí)翘.首(qiào)瞠.目结舌(táng)C.巷.道(hàng)联袂.(mèi)句读.(dòu)博闻强识.(zhì)D.卓.越(zhuó)愤懑.(mèn)创.伤(chuàng)一蹴.而就(c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料峭彷徨山清水秀丰功伟绩B.孱弱潦倒穿流不息稳操胜券C.旷达藉贯珠联璧合乔装打扮D.驰骋樊笼阴谋诡计惹事生非3.下面这段话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您大驾光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啊!B.维护校园整洁,是每个同学责无旁贷....的事。
C.这是最伟大的童话故事,甚至没有一部能望其项背....。
D.时间真如行云流水....,初三毕业晚会的情景仿佛还在昨天,可我已经要高三毕业了。
4.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通感)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对偶)C.农民们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夸张)D.陈教授说,没下岗的如同秧田里的苗,下岗的如同石缝里的草。
(比喻)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现在他更坚定了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攀登科学高峰。
B.一个人工作能力的高低,不在于他掌握了多少知识,关键看他做出了多少成绩。
C.阅读优秀的大量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丰富人的情感。
D.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关于它们的来历至少都有一个以上的动人故事。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2022的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为了促进全社会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B.“距离高考只有三个月了,”张老师说:“大家一定要认真复习啊。
”C.我不知道她为什么没有参加这次比赛?D.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7.对通知的结构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A.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制发机关、成文日期B.标题、正文、制发机关、成文日期C.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D.标题、主送机关、主体、成文日期、附件8.我国素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古代文明用语典雅而简洁。
在现代社会交际中偶尔使用更能平添一分书卷和儒雅之气。
下列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李老师说:“同学们,有不懂的地方,欢迎垂询。
”B.向老师请教问题时说“不吝赐教”。
C.操场上碰到同学时说“久仰大名”。
D.向陌生人介绍自己父亲时说“令尊”。
9.下列作品、作家及人物相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荷花淀》——孙犁——水生嫂B.《琵琶行》——杜甫——京家女C.《将进酒》——李白——岑夫子D.《窦娥冤》——关汉卿——窦娥10.下列对明清四大长篇小说的表述,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元末明初罗贯中所著。
讲述了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到西晋初年的故事。
作者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B.《水浒传》是明初施耐庵所著,讲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C.《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神魔小说,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
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
D.《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
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府的家庭琐事、闺阁闲情为脉络,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刻画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11.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然而人们还是喜欢善良,欢迎善良,向往善良。
善良才有幸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善良才能天下太平。
①善良才能实现健康的起码是正常的局面,②善良才能把精力集中在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事情上,③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彼此相处,④善良才能摆脱没完没了的恶斗与自我消耗,A.③②④①B.①④③②C.④③②①D.④②③①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2-14题。
东方已经晨光熹微。
又一个兵头上()出了白烟。
这支小部队实在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他们看起来和许三多他们一样,一样脏,一样累,一样饿,一样狼狈,也一样的()。
地图上终于标出了最后一个火力点,这时候他们已经()剩下三个人。
一个人跳起来进行火力掩护,两个人撤离。
轰鸣的枪声终于哑了,那个掩护的兵也被射中了。
那两个兵最后看了一眼,开始了他们精疲力竭的()。
——节选自兰晓龙《士兵突击》12.在选文括号内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冒和谐还奔跑 B.冒默契只奔跑C.升默契还追赶 D.升和谐只追赶13.对“精疲力竭”这个成语解释最完整、正确的一项是( )A.竭:尽。
精神已经用尽了。
B.疲:疲劳。
精神很疲劳。
C. 力气已经用尽了,形容非常疲劳。
D.竭:尽。
精神、力气消耗已尽。
形容非常疲劳。
14.文段选自《士兵突击》,对这篇小说的主题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不仅是一部小说,它是哲学、是人生,是我们成长的历史。
每一位读者都能在许三多身上找到自己的一些影子。
B.小说通过三个普通士兵的描写,你会觉得:“一本好书,能教会你怎样做人!”一个有着性格缺点的普通农村孩子,他单纯而执着,在军人的世界里跌打滚爬。
C.小说通过写三个普通士兵,在严酷的特种兵选拔赛中“不抛弃、不放弃”的故事,演绎了一段意气飞扬的军旅生涯,表达了生死与共的战友情。
D.金戈铁马,斗志男儿,士兵的精神世界丰富和冷俊。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7题。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5.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静以修身(以:依靠,凭借)B.非淡泊无以明志(明:表明)C. 险躁则不能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D. 多不接世(接世:接受世界)16.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非/宁静/无以/致远B.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C.险躁/则/不能/治性D.非学/无以/广才1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诫子书》是从做人和学习方面进行“家教”。
文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
B.“俭以养德”,告诉我们在成功的路上没有品德也是不行的。
只有学识没有品德的话,可能会让我们步入歧途,所以知识与品德缺一不可,要德才兼备。
C.“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告诉我们学习的时侯,不要太急躁,要静下心来专心学习,才能学有所成,否则,就只能“悲守穷庐”了。
D.《诫子书》中的“年与时驰”,告诉我们时光飞逝;“意与岁去”又告诉我们意志力会随着时间而消磨。
正如《长歌行》中所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8-20题。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8. 本诗的作者是()A.杜甫 B.李白 C.苏轼 D.陆游19. 选出解释有误的一项()A.书愤:读书自己的愤恨之情。
书:读书。
B.塞上长城:比喻能守边的将领。
C.出师一表:建兴五年(227年)三月,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写了一篇《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坚强决心。
D.伯仲:原指兄弟间的次第。
这里比喻人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
20. 选出对《书愤》鉴赏错误一项是( )A.首联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
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
B.颔联只用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和平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C.尾联叙事抒情,写了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D.本诗围绕“愤”字展开,抒发了诗人无私报国但抑郁不得志的强烈愤慨。
二.小凯家的大明果园的橙子今年丰收,需要在村里请人来帮忙采摘,爸爸李大明让他以大明果园的名义写了一份招工启事,请你找出文中的错误之处,并修改。
(20分)工人招工启事各位父老乡亲:我家果园橙子已经熟了,需要请20个工人帮采摘,工资日结(每人每日120元),预计采摘一个月,男女不限。
要求:身体健康,无传染病。
大学毕业。
包中午餐。
2022年10月30日21.__________________(2分)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2._________________(2分)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3.__________________(2分)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4.__________________(2分)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第一次模拟测试答案1. C. ( A . 羽扇纶( guān B. 翘首qiáo 瞠目结舌chēng D. 创伤chuāng )2.A. (B. 川流不息 C. 籍贯 D. 惹是生非)3.D4.B(拟人)5.B( A缺宾语“的信心”C.语序不当,阅读大量的优秀的文学作品。
D.成分赘余,至少都有一个以上)6.D7.C8.B9.B10.C11.A ③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彼此相处,②善良才能把精力集中在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事情上,④善良才能摆脱没完没了的恶斗与自我消耗,①善良才能实现健康的、起码是正常的局面,12.B13.D14.C (A. “每一位读者”太绝对,B性格缺点错D士兵的精神世界丰富和冷俊错)15. D. 多不接世(接世:接受世界)应为接触社会。
16.B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17. A.应为文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
18.D19.A.书愤:书写自己的愤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