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素养的探讨5页

对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素养的探讨5页

对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素养的探讨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职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因此,对中职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师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要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只有提高教师素质,才能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正常、有序的开展。

一、提高心理健康意识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精神以及对社会的适应状态。

健康不仅仅指生理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

然而,许多家长和老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往往只是着眼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而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很少过问,有的脑子里根本没有这根弦。

思想意识不到位,即使孩子出现了心理异常现象,也会被家长和教师忽略。

因此,思想意识的到位十分重要,老师们必须牢固地要树立起“健康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健康新观念。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1、可教育的观点。

坚持可教育的观点,就是要求我们在教育中,认识到中职学校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一代,他们需要教育,同时他们也是完全可以教育好的。

要坚信只有无能的教师,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

2、一分为二的观点。

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要看到学生的优点,
又要看到学生的缺点,不要以偏概全。

那种对好学生“一俊遮百丑”,对有缺点的学生“一丑遮百俊”的做法是教育上的大忌。

3、发展的观点。

学生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处在未成熟阶段,可塑性大,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

教师要用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眼光看学生,用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观点认识学生,用信赖的而非怀疑的态度对待学生,用鼓励的而非抑制的手段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这正是搞好教育工作,开发学生潜能的前提条件。

三、储备丰富的心理知识学习有关心理学知识,了解中职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基础。

1、理解心理健康内涵。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目前尚无统一说法,但一个健康的人应该是: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意志坚定;自我悦纳;人格完整,行为正常;人际关系协调和谐;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2、具备个性差异方面的知识。

个性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侧面、多功能的结构,它主要包括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气质、能力;个性心理倾向:需要、兴趣、动机、信念以及对自我本身的意识等。

心理学的研究和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个性方面是有差异的。

我们要承认差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1)智能上的差异。

自从1905 年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编制出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以来,当今的学校一直受到传统的智力测验理论的影响。

传统的智力测验只重视人类可以测验出来的能力以及测试方法,如果某种能力无法测出,就认为这种能力是不重要的。

20 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霍华德加德纳对传统的智力测量的做法提出异议。

他认为一是这种传统的测量方法不科学,二是他认为人的智力也绝不仅仅
是由逻辑思维和言语智力构成的。

在他看来,每个人至少存在着8 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我反省智能;人际交际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音乐智能。

另外,每个人的智能结构是不同的,优势自然也不大相同,多数人都会在一两种智能方面有突出的差异,每个人都有相应的成功领域。

作为一个真正的、负责任的老师,就要了解学生智能特点与他们各自的优势。

怎么发现学生的智能优势呢?最好的方式是给学生创造一些条件,什么都让他去尝试一下,不以成败论英雄,让学生去运动,去观察,去听音乐,去画画,去交际,通过这些活动,观察学生在什么方面做的最好,什么方面做的最轻松,这就是他的智能优势。

教师要善于发现并珍惜学生这个优势,去赏识,让学生这个优势扩大。

(2)大脑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大脑左右两半球从结构上看似乎是左右对称的,而从功能上又是不对称的。

正常人的左半球是处理言语信息、进行逻辑思维的中枢,它主管人的语言、阅读、计算、排列、分类等。

右半球则是处理表象进行具体形象思维的中枢,它主管人的想象、知觉、模仿、唱歌、舞蹈、绘画、情感等活动。

不同的人其左右脑的优势是不同的。

有人侧重左脑,有人侧重右脑。

而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往往偏爱那些言语、计算能力强的学生,这些学生一般是左脑功能占优势;而忽视那些在绘画、音乐和手工技能方面有兴趣和特长的学生,这些学生一般是右脑功能占优势。

其实右脑型学生有他们的长处。

他们一般操作能力强,想象力丰富,思维灵活,常常能表现出探索和创造性。

因此,老师不仅不要忽视或压制右脑型学生,而且要特别注意培养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

(3)气质差异气质是人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与人的高级神
经活动类型有关。

一直以来,人们把气质分成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典型类型。

胆汁质又称兴奋型,是一种易兴奋,不受约束,容易激怒的类型。

多血质又称活泼型,其特点是反应灵敏,外表活泼,能很快适应迅速变化的外界环境。

粘液质,又称为安静型,特点是沉着,镇静,有耐心。

抑郁质又?Q弱型,其特点是胆小,善感,心细,比较孤僻。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见到四类气质的典型代表,但大多数人是属于中间混合型。

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个学生的气质都有优点和缺点,都可以形成健康人格。

教师的任务在于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发扬优点,克服不足。

例如,胆汁质的人的优点是热情,积极,精神振奋,但缺点是急燥,易激动,缺乏自制力;抑郁质人的优点是敏感,观察细致,缺点是多愁善感、优柔寡断。

教师要根据学生气质上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使他们逐步认识和监控自己气质上的缺点,形成健康的人格。

例如,严厉的批评,可促使多血质的学生改正缺点,但会使抑郁质学生感到恐惧,更加萎靡不振。

胆汁质学生容易激动,教育他们冷处理比较好,正在火头上,容易激怒他们,不利于使他们认识错误。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也是各具特色的。

良好的教育应该是根据差异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健康成长。

总之,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思想意识到位是最重要的,相关知识到位是最关键的,关心帮助到位是最实在的。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2、推销产品要针对顾客的心,不要针对顾客的头。

3、不同的信念,决定不同的命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