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外原油及其衍生产品概况

国内外原油及其衍生产品概况

国内外原油及其衍生产品概况一、国内外原油市场分析(一)原油的根本描述石油工业一般以比重和硫含量或者出产地等来区分不同的原油,原油比重一般采用美国石油协会的API度测定〔根据 API 值分轻质、中质、重质〕。

世界主要原油种类及其特点见下表。

世界主要原油种类及其特点种类分布地区特点包括所有北美洲的原油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WTI)布伦特原油〔BRENT〕由欧洲北海东设得兰盆地15个油田的原油组成阿拉伯轻质原油〔ARABIAN LIGHT〕指沙特阿拉伯产轻质原油,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将此原油作为其制定价格的基准原油之一。

API度密度³,20℃粘度²/s,50℃凝点<-37℃硫含量2.07%康氏残碳4.65%氮含量0.11%酸值胶质6.1%沥青质1.5%蜡含量4.5%钒含量镍含量迪拜原油〔费佳原油,Dubai〕阿联酋迪拜产高硫重质原油,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将此原油作为其制定价格的基准原油之一,是品质差的高硫重质原油的价格标杆杜里原油〔Duri〕一种印度尼西亚产高含蜡量、低硫重质原油。

印尼米纳斯原油〔Minas〕一种印度尼西亚产低硫重质原油,远东重质原油的价格参考标准API 34含硫量 0.09%TAPIS 一种马来西亚产低硫重质原油,是远东轻质原油的价格参考标准含硫量 0.04% 不同地区原油的API和含硫量情况见下表:假设干典型油田的API和含硫量〔二〕国外1、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及分布据BP全球能源展望,2021年全球石油探明储量13832亿桶,其中已探明储量主要集中在中东波斯湾地区,中东地区占全球石油探明储量的54.4%,中南美洲占17.3%,欧洲及欧亚大陆占10.1%,北美占9.5%。

全球石油已探明储量及分布数据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全球原油产量、消费量及贸易情况总体来看,国际原油供需形势紧张形式进一步加剧。

原油需求方面,在经历连续两年下跌后,2021年全球石油消费量增长3.1%,到达创纪录的8740万桶/日。

其中经合组织国家的石油消费量增加0.9%,即48万桶/日,是自2005年以来的首次增长。

非经合组织国家的石油消费量增长220万桶/日,增幅为5.5%。

在经济复苏的推动下,中间馏份油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成品油产品类别,增幅为4.4%。

原油供给方面,2021年全球石油产量增加了2.2%,即180万桶/日,供需缺口有所加大。

其中石油输出国组织继续实施自2021年下半年开始的限产协议,全年石油产量上升了2.5%,即96万桶/日,其中最快的为尼日利亚〔+34万桶/日〕和卡塔尔〔+22万桶/日〕;石油输出国组织以外地区的石油产量增长了1.8%,即86万桶/日,是2002年以来的最大增幅。

中国、美国和俄罗斯的石油产量增幅最大。

IEA预计,2021年全球原油供需将分别增长1.7%和1.6%,利比亚的复产以及伊拉克、阿联酋等国家的增产将极大地弥补全球原油供给的缺乏,使得市场根本趋于平衡。

全球原油供需情况数据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IEA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逐步好转,2021年全球原油贸易摆脱了此前连续两年的下跌局面,重新获得增长。

全年,全球原油贸易量增长2.2%,到达万桶/日。

目前来看,世界原油输出地主要集中在中东、北非、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地区以及前苏联地区,原油的主要调入地主要为欧洲、北美及东亚等地区。

其中,前苏联、中东地区分别占全球石油出口的16.0%、35.3%;美国、欧洲、日本分别占全球石油进口的21.8%、22.6%和8.5%。

而亚太地区是全球石油进口增长最快的地区,2021年亚太地区的净进口量几乎占全球增长额的90%,中国〔+14.6%,68万桶/日〕、日本〔+7.1%,28万桶/日〕。

全球原油贸易流向3、全球十大油田概况下表为全球前10大油田概况,主要分布在中东及俄罗斯境内。

4、全球炼厂产能及产量情况2021年,全球炼油产能去年增加70万桶/日,是自2003年以来增长最慢的一年,多数新增产能来自中国〔增长64万桶/日,约全球增量的90%〕。

2021年,全球原油加工量增加180万桶/日,增长2.4%;增产主要集中在非经合组织国家,非经合组织国家炼油产量占比达50.2%,首次超过经合组织国家,其中中国原油加工量增加了13.4%,即100万桶/日,引领增长。

全球平均炼厂利用率上升至81.5%,是自2005年以来的首次增长。

〔三〕国内1、国内原油供需情况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2021年,我国累计生产原油亿吨,同比增长6.9%,是过去18年中增长最快的年份。

尽管国内原油产量大幅提升,但供需缺口仍进一步扩大。

2021年国内油表观消费量达亿吨,增长13.1%。

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开展报告?,2006-2021年,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年均增幅高达8%。

2021年,我国原油进口量到达亿吨,同比增长17.5%;,原油对外依存度到达53.79%,比2005年提高了个百分点。

综合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中国能源研究会等的研究,预计到2021年,我国石油需求将增至亿吨,石油净进口量将到达3亿吨,到2021年我国的石油需求到达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将上升至60%。

近年国内原油产销统计万吨2005年2006年2007年2021年2021年2021年2021年1-10月产量19022 17024进口量14518出口量表观消费量对外依存度〔%〕2021年9月-2021年9月我国主要油品累计产量同比变化趋势进口原油价格持续攀升。

在2021年进口原油单价上涨28.9%〔达美元/吨〕根底上,2021年1-9月,我国进口原油单价又同比增长37.8%,达美元/吨。

2021年全年,我国原油进口额到达亿美元,同比增幅为51.4%。

2021年9月-2021年9月我国原油单月进出口数量和累计平均单价注:此处平均单价=自年初累计进口金额/累计进口数量数据来源:中国海关,国研网处于国家能源平安的战略考虑,我国积极推进原油进口来源多元化工作。

目前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已经分布在中东、前苏联、非洲等地,前10大来源国合计占我国原油进口量的75.29%,其中沙特和安哥拉分别占我国原油进口量的18.7%、16.5%。

2021年中国石油原油(包括从沥青矿物提取的原油)进口来源统计表单位:千克、美元2021年中国石脑油进口来源统计表单位:千克、美元3、国内10大油田目前国内油气生产大致呈现在西部接替东部、海上补充陆上格局态势。

长庆油田、新疆〔克拉玛依〕、塔里木和吉林油田是产量增长的主要来源,东部地区开发较早、较充分的传统石油生产主力大庆油田和辽河油田的产量,那么逐年递减。

大庆油田的产量年递减率平均在3%左右,辽河年递减率略低一点,在2.6%左右。

2021年,在大庆油田保持稳产4000万吨的同时,长庆油田产量突破3500万吨,海上油气产量也突破5000万吨当量。

当前国内年产油气当量排名前10的油田如下表。

4、国内炼油能力持续提升,多元化市场主体格局逐步形成并快速开展截至2021年底,我国炼油能力到达亿吨/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炼油国。

国内炼油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以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为主导,中国海油、中国化工、中国兵器等国企,延长等地炼企业以及道达尔、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等国外公司参与多元化市场竞争格局。

2021年,中国石化炼油能力到达亿吨/年,占全国总能力的46.96%;中国石油炼油能力亿吨/年,占全国总能力的30.62%;中国海油、中国化工、中国兵器等国企及延长等地方炼厂合计炼油能力约亿吨/年,占全国总能力的22.42%。

除地方企业外,外资公司在华炼油业务也取得重大进展。

继道达尔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参股建成大连西太平洋石化公司之后,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参建的福建炼化一体化工程也已于2021年正式投产,目前外资在华的权益炼油能力达1050万吨/年,占我国炼油总能力的2.2%%。

此外,中俄天津东方石化工程、委内瑞拉与中国石油合资广东揭阳工程、卡塔尔与中国石油的合资工程、科威特与中国石化广东湛江东海岛工程等中外合资工程也都在推进。

上述工程建成后,外资在华的权益能力将增至3680万吨/年,约占全国总炼油能力的5.3%。

当前,扩大炼厂规模、提高集约化程度,已经成为中国炼油业的开展趋势。

近年来,我国炼厂大型化、炼化一体化建设不断推进。

2021年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已成为世界第二和第六大炼油公司,其旗下石化炼厂平均规模已分别到达614万吨/年和697万吨/年;国内已建成20座千万吨级炼油基地〔其中14座配有炼化一体化乙烯装置〕,其合计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占全国总加工能力的49%。

此外,一批千万吨级炼油基地正在华南和西南等地加紧建设或筹划中。

假设目前在建、拟建和规划中的炼油工程如期全部建成,2021年底我国炼油能力将到达7亿吨/年左右;而按照较为保守和务实的测算,“十二五〞期闻我国的炼油能力也将至少增加1亿吨/年,突破6亿吨/年大关。

2021年底中国20座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5、国内凝析油开发利用现状凝析油是与天然气和油田气一起回收的未经分馏的液态烃,它是短链烃和长链烃的混合物,石脑油的收率通常在60%~80%,柴油收率通常在20%~40%,API度通常在50以上。

有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已发现的凝析油气田超过12200多个,主要分布于美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中东及亚太地区。

亚太地区的主要生产地在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

国内凝析油的产地主在新疆油田、中原油田、东海油田等,其我国新疆的塔里木油田凝析油藏量占全国的80%。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凝析油的开发利用,但一直处于小规模示范应用状态。

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正在建设年加工2万吨凝析油生产BTX工业性示范装置。

近年来,随着国内凝析油进口数量的增加,凝析油的开发利用受到更广泛关注。

2021年,中石化签订了300万吨伊朗南帕斯〔South Pars〕凝析油的长约,其旗下炼厂包括天津石化、齐鲁石化、茂名石化、广州石化和镇海炼化等都已经开始尝试此种凝析油的加工,上述几家企业的凝析油加工主要还是采取掺炼的方式,用以增加石脑油的产率。

2021年4月天津石化将一套老的常减压装置〔炼油1号〕转做单炼凝析油的装置,可单独加工130万吨/年凝析油,年产万吨轻重石脑油,根本实现天津大乙烯裂解原料自供,天津石化也成为国内首个单炼凝析油的企业。

我国凝析油分布简表二、国内三苯市场供需状况三苯是重要的根底化工原料。

在我国,苯主要用作溶剂,其的下游产品还包括异丙苯/苯酚、乙苯/苯乙烯和环己烷等;甲苯的下游应用主要集中在制苯、二甲苯和溶剂等领域,用于生产溶剂的甲苯约占甲苯总消费量的43%,用于生产PX的甲苯约占甲苯总消费量的16%,此外甲苯还可用来生产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己内酰胺、苯甲酸等化工产品;混合二甲苯主要用于生产对二甲苯〔PX〕和邻二甲苯〔OX〕,占比分别达77%和18%,溶剂级二甲苯主要用来生产溶剂、航空汽油添加剂、杀虫剂、涂料和油墨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