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单元练习题一、选择题1.有四位同学用同一把分度值是1mm 的刻度尺,先后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测量结果分别是25.82cm 、25.71cm 、25.85cm 、25.83cm ,则更接近于物体真实长度值的是( )A .25.833cmB .25.82cmC .25.83cmD .25.80cm2.甲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者速度之比2:3,通过路程之比3:1,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是( ) A .2:9 B .2:1 C .9:2 D .1:23.小强在湘江风光带上骑自行车,看到江中轮船在向北运动。

轮船上的乘客看到小强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强和轮船可能都向南运动B .小强可能向北运动,轮船一定向北运动C .小强一定向北运动 轮船可能向南运动D .小强一定在向南运动,轮船一定向北运动4.一辆汽车以速度v 1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 2=20km/h 跑完了其余的1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 =40km/h ,则v 1的值为( )。

A .32 km/hB .50 km/hC .60 km/hD .80 km/h 5.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 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地点B 。

甲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 1和v 2(v 1≠v 2);乙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 1和v 2,则( )A .甲先到达B 点 B .乙先到达B 点C .两人同时到达B 点D .不知道v 1、v 2哪个大,故无法判断谁先到达B 点6.有一人在平直马路边散步(速度不变),他发现每隔t 1时间有一路公共汽车迎面开过,他还发现每隔t 2时间有一辆这路公共汽车从身后开过,于是他计算出这路车从汽车站发车的时间间隔是( )A .12122t t t t +B .()12123t t t t +C .()12122t t t t +D .12123t t t t + 7.一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一半路程平均速度为1v ,后一半平均速度为2v ,从甲地到乙地所用时间为t ,从乙地返回甲地,前一半路程平均速度为222()v v v ''>,后一半路程平均速度为111()v v v ''<,从乙地到甲地所用时间也为t ,若11v v '-=1v ∆,22v v -'=2v ∆,则( )A .若原来12v v <,则一定有12Δv Δv <B .若原来12v v <,则一定有12v v ∆∆>C .若原来12v v >,则一定有12v v ∆∆>D .若原来12v v >,则一定有12Δv Δv <8.甲、乙两同学从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 )A .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 处相遇C .前20s 内,乙同学的平均速度较大D .在0~10s 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二、填空题9.在某次青少年机器人展示活动中,甲、乙、丙三个智能机器人在周长为20米的圆形轨道上进行速度测试活动,它们同时从同一位置出发甲率先跑完5圈此时乙正好落后甲半圈,当乙也跑完5圈时,丙恰好也落后乙半圈,v 甲:v 乙=_____。

假设甲、乙、丙沿圆周轨道运动时速度大小均保持不变,按照大赛的要求3个机器入都要跑完50圈,那么当甲完成任务丙还要跑______m 。

10.某种汽车上的里程表和速度表,是用安装在前轮上的计数齿轮来实现计数的.车轮转动,拨动齿轮转动,再通过特定方式的传动装置和由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传感器,在计数器上记录里程,在速度表上指示时速.当轮胎用久了,有了明显的摩损后,就会使所计里程和指示的时速产生误差.这样,里程表上所计的里程数________汽车实际行驶的里程.若用这种车辆从临沂匀速行驶到济南,以速度表上指示的时速为依据,所估算的时间________实际行驶时间(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1.小明和小华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明都要比小华提前5 m 到达终点,若小明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5 m ,小华仍在起点处与小明同时起跑,他们仍按原来的平均速度奔跑,则__________;若让小华先跑出5 m 后,小明再从起点处起跑,他们仍按原来的平均速度奔跑,则___________.(选填“小明先到终点”、“小华先到终点”或“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12.探究加速度:物理学中将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定义为加速度,用字母表示.依据该定义,若某物体在时间内速度从增加到,则加速度______.现有一小球从静止开始以的加速度加速运动,则末小球的速度为______. 13.观察图,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有几种可能?________并说明发生该现象的条件.(左西右东)(1)相对于房子,甲车是_____的,风向_____吹(2)相对于房子,甲车是_____的,甲车正向_____运动,风向_____吹(3)相对于房子,乙车是_____的,乙车正向_____运动,风向_____吹.14.糖糖同学早上以2m/s 的速度匀速步行去巴蜀中学。

走了30min 时,爸爸立即以10m/s 的平均速度从家开车追上了糖糖,追上后糖糖搭上爸爸的车继续前进。

到达学校大门,她发现比平时走路早到1min 。

问糖糖在路上步行了________min 才遇到爸爸的车。

糖糖家到学校的距离为________m 。

三、作图题15.一运动物体在前2s 内匀速运动了8m 的路程,之后就静止不动,请在图中作出该运动物体的路程—时间图像。

16.根据图1路程s 与时间t 的图象在图2分别画出甲与乙的速度v 与t 时间的关系图象。

a t 1v 2v a 3m/s 2s 2s四、实验题17.细心的小轩发现水箱接口处使用不同水管,出水口水流喷射的远近不同.于是,小轩想探究“水压相同时影响水管出水口水流速度大小的因素”。

为此,他提出了三个猜想:①与水管的长度有关;②与水管的内径大小有关;③与水管的材质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轩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1)实验过程中,需控制水箱中水的深度不变,从而使接口处水的压强________。

保持出水口的高度h 不变,通过____________来反映出水口水流速度的大小.在接口处接材质相同的不同水管多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2)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3)比较序号________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材质和内径一定时,水管长度越长,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小;比较序号1、2、3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材质和长度一定时,_____。

(4)综上所述,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水管长度越长,内径越小,出水口水流速度________。

(5)为验证猜想③,接下来的操作应该为_____________。

18.汽车上的机械式里程表是用安装在轮上的一组计数齿轮来实现计数的,它可以记录车轮转过的圈数。

这些计数齿轮通过特定的传动装置被车轮的转动所驱动。

同时车轮的转动还通过特定的传动装置,传递给由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传感器,传感器再将反映车轮转动情况的电信号显示在速度表上,从而指示此时的车速。

当轮胎用久了有明显的磨损后,就会使所计里程和指示的时速产生误差。

若里程表记录的里程为12000km,则汽车实际行驶的里程将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示数;若此车从北京驶往上海,以速度表上指示的时速为依据,对整个行程所估算的时间将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行驶时间。

若已知某辆汽车新车轮的直径为d,使用2年后,由于磨损,该轮胎的半径已比全新时减少了a,这辆汽车从和平门开到北京展览馆的过程中,里程表增加的数值为s,那么此过程中这辆车实际行驶的路程为________(请用d、s、a来表示)。

19.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原理是_____。

(2)如果测得小车从A 滑到C 的时间t AC =2.4s ,小车从A 滑到B 的时间t AB =1.6s ,则AB 段的平均速度v AB =_____cm/s ,则BC 段的平均速度v BC =_____cm/s ;(3)由实验看出,下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选填“慢”“快”)。

(4)在测量小车到达B 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 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 段的平均速度v AB 会偏_____(选填“大”或“小”)。

(5)为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 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 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 =AB BCs t ,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

(6)聪明的小杜发现AB 段和BC 段路程的特点,算出了AC 段平均速度v ,AB 段的平均速度v 1,觉得还可以用公式直接算出BC 段的平均速度v 2,则v 2=_____(用v 、v 1)。

五、综合题20.如图(a ),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

在图(b )中,1P 、2P 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1n 2n 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1P 、2P 经反射后的信号。

设测速仪匀速扫描,1P 与2P 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9秒,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假设被测汽车沿直线匀速行驶。

(1)图b 中每小格表示的时间是______s 。

(2)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多少?(________)(3)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多少?(________)(4)汽车的速度是多少m/s?(________)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自由落体运动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叫作速度,它的大小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定义公式为:svt。

初中的很多物理量是这样定义的,如密度、压强、功率、热值等,这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叫比值定义法,高中物理中也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

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变化量用∆v表示,它等于前后速度之差,物理学中把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作加速度,它的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加速度用字母g表示,国际单位是m/s2。

若一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在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保持不变,即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相等,则称这一物体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