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电视画面构图第六章电视画面构图第三节画面构图的形式元素和结构成分一、画面构图的形式元素所谓“形式元素”,是指电视画面的构图中画面形象的组成和表现形式,它们最终通过这些形式,以视觉形象的结果出现在观众眼前,被观众感知。
所以,了解画面的形式元素,是我们了解画面构图基本原理的首要内容。
光线、色彩、影调、线条、形状等元素是电视画面构图中的几个重要形式元素。
这些元素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和表现力,合理地运用这些元素成为完成一个优秀构图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一)光线“电影就是用光线在银幕上作画的艺术。
”电视画面在这点是也是一样的。
只有存在光线,才可能存在电视画面,也才能存在电视画面构图之说,如果没有光线或者光线不能满足电视画面拍摄的要求,电视画面构图也就无从谈起;而光线是变化的,画面的构图效果和艺术氛围也会发生改变。
在构图时正确运用光线,是决定画面构图质量的首要的因素。
光线的造型作用和画面表现作为电视摄像造型中的重要内容,我们将有专门的章节对其进行讨论。
(二)色彩我们很难想象眼前的世界失去色彩是怎么样的。
对于电视画面来说,也是一样。
色彩本身就具有自身的表现力,冷暖色调、深浅浓淡、色系搭配……不同的色彩表达着不同的含义。
可以这么说,是色彩给电视画面注入了情感。
在电视画面中,对于主体而言,通过颜色的设计和搭配,可以给主体赋予一定的感情基调,增强主体的表现力;而对于环境和陪体而言,虽然我们所处的环境是五颜六色,但拍摄者却可以通过主观上的选择和提炼,形成一定的色彩基调,从而从侧面烘托出电视画面所需要的氛围,更加突出主体。
色彩作为电视画面的重要构成元素之一,在画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充分挖掘色彩的作用,在画面的表现力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影调影调包括两个方面内容:画面中景物形象的明暗对比和明暗过渡,也就是对比度和层次。
影调是揭示景物明暗关系、形成画面可视性效果、参与画面构图、表达感情和创作意图的重要体现。
任何被摄对象,无论是人物还是景物,都存在着一定的明暗和反差。
而在电视画面中,必须将这种反差关系表现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在画面中我们并不需要忠实还原景物的实际亮度值,而关键是要把景物中存在的实际亮度关系表现出来,这样就可以带给观众一种与景物亮值上接近的对比关系,形成适合的视觉印象。
这也就是要把景物的明暗差别和它们之间差别的层次做一体现。
影调就是这种差别和差别层次在屏幕上的反映。
画面影调和影调结构,将受到环境、光线照明,景物本身的明暗状况和轮廓状况,以及景别角度等多方面的影响。
在本书“光线造型”这一章里,也将着重讨论影调在画面构图和造型表现中的作用。
(四)线条线条是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画面形象(影像)所表现出的轮廓线和形象之间的连接线。
每一个物体都有自己的边沿存在形式——线条,反映到电视画面中,同样会表现为由视觉所能感知的景物轮廓线、相类似的景物的连线等,比如地平线、公园里的小径、马路上的隔离栅栏组成的连线等。
通过某种或者某些线条的组合,人们就能够联想到相关物体的存在和运动状态,所以线条是造型艺术的重要方法之一。
线条可以分做如下几类,:1.水平线条,如地平线、海平面等。
水平线易使视线横向运动,产生宽阔、延伸、舒展的感觉,在拍摄大地、海洋、湖泊、草原等时,常以水平线作为构图的主线条。
可以用做拍摄风光片,抒情片中的镜头,以强调画面的辽阔、舒展、秀美和宁静的气氛。
2.垂直线条,如大树、烟囱、塔楼等。
垂直线易传达高耸、刚直之感,在拍摄如英雄人物、高大形象、经济建设繁荣发展等类型节目时候,使用垂直线条,可以得到雄伟、向上、挺拔的艺术效果,突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场景的巍峨气势。
3.斜向线条,如穿过屏幕对角线的斜线条。
这种斜线线条易导致视线从一段向另一端扩张或者收缩,产生动感和纵深感,当构图以斜线作为主导线条时,画面会显得活跃或动荡不安等。
比如拍摄车水马龙的交通要道、整装待发的部队阵列等常以斜线条来构图。
4.曲线条,曲线则指一个点沿着一定的方向移动并发生变向后所形成的轨迹。
如山上的羊肠小路、俯拍的“九曲黄河”以及雄伟的万里长城等构图。
曲线具有流动感、韵律感与和谐感,当构图的主线条为曲线时会使画面表现出生动活泼、起伏舒展的美感。
常见的曲线有圆形线条、S形线条、孤形(C形)线条等。
电视画面构图中的线条分两种,一种是实线条,如山脉、道路、电线等诸如此类具体可见的景物的轮廓,它构成了景物的结构和表现姿态,揭示了主体形象和轮廓,制造了影调和色调的分野,描绘了景物之间的区别;虚线条则是指与此相对的画面上并不是具体可见的线条,如人物运动轨迹和方向,视线方向,人物之间关系线条等等。
尽管虚线条在画面中并不直接存在于视觉感觉当中,但是对于观众视觉心理的影响,却是不可低估的。
它可以影响到画面的构成,影响到观众观察画面的重点和预期,从而左右观众对画面形势和结果的判断。
比如我们用画面中主人公的视线作为这个虚线条路径,会诱使观众沿着他的视线方向对画面某一位置或者下一镜头中某一对象进行观察和预期。
这个作用是实线条所不能取代的。
线条在构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线条可以作用于画面整体结构和主观形象的总的姿态。
无论是自然现象还是人物生活工作的具体场景,都可以根据其线条存在的情况,选择合理的横、竖、斜、曲的线条形式加以表达,在画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线条通过对主体、陪体、前景、背景等细节和轮廓的刻画,造成不同的质感、量感和空间感。
3.线条在造成一部作品的旋律、节奏、意境等方面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线条在构图中就像一副骨架一样,支撑起整个画面的结构。
在拍摄中,被摄对象的线条可能是杂乱的,没有规律的,没有突出重点的,作为摄像师,必须在这些线条中找到最应当向观众表现的主要结构,建立起整个画面的框架,这样才能把主体与其他对象联系起来,得到合格的构图。
二、电视画面的结构成分:电视画面的结构成分,是指作为被观众视觉所接受的一幅画面构图中,各被表现的对象在画面中依照表现重点程度的不同和被视觉重视的程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结构上的区分。
构图的结构成分,大致可以分为:主体、陪体、前景、后景、环境等。
如前所述,电视画面构图中一项基本的要求就是要突出画面的主体,那么对摄像师的要求就是要处理好画面内这几项结构之间的关系,关键是在于主体与陪体以及其它结构成分之间的位置安排、对比衔接、层次结构等方面的组织,这样才能使得画面尽可能表达完善,主次分明。
(一)主体与主体表现“主体”,顾名思义,就是在一个画面中要表达的最主要的对象。
在我们进行拍摄之前,这个对象就往往已经被确定了。
下面的任务,就是提供种种造型手段的合理综合地运用,将这个对象突出地表达给观众。
可以这么说,电视片的每一个画面,都是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而在每一个画面里,也都是存在要表现的主要对象,即画面的主体。
没有主体的画面,是没有内容可表现的。
电视画面中的主体,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从叙事角度讲,主体可能是单个画面中最主要的表现对象,也是在叙事过程中要表现的最主要对象。
2.主体经常处于画面结构中心,最显著最突出的位置。
3.主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4.单幅画面中,影视片的戏剧主角可以是主体,其他配角或者景物也可以作为主体出现。
5.一般来讲,一个画面里,只存在一个主体。
由于电视画面存在的时限性,要求构图简练,主体突出,可以被观众明显观察。
如上所述,一个画面里,只存在一个主体,我们称之为“单一主体”。
即画面里不宜同时出现两个或者以上的视觉重点。
但是这并不是说主体只能是单一的人或者物,也可以是多人或者物共同构成这一视觉重点。
比如我们拍摄一个会场上的会议镜头,当拍摄的画面内容是主席台的一个全景画面时候,画面的主体就是这个主席台上所有的人物,可能不止有一个;但是这时画面的主体只能是主席台,而不能是其它的地方,比如背景的幕布,前景的花草,以及上方的标语等等。
为了突出画面主体,首先要求摄像师在拍摄之前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性,思维要确实到位,立意要准确清晰,想要向观众表达一个什么样的对象,事先和拍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明晰。
因此,作为摄像师,在我们在结构电视画面时,应该利用一切摄像造型的表现手段和艺术技巧使主体得以突出,给观众以鲜明深刻的视觉印象和审美感受,从而更好地传达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
那么,在画构图中我们怎么样来突出主体呢?突出主体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将主体安置在画面中合理的位置主体在画面中的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表意性质,而且不同的构图形态对主体的位置的安排具有不同的要求。
电视画面的画幅比例,通常是宽高比4︰3的形式。
在进行构图时,我们通过合理地安排主体在这个框架结构中的位置,来做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突出表现其主体形象的目的。
利用主体位置安排来突出主体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几何中心法几何中心是画面对边中线交叉点和对角线交叉点,也是画面的正中心。
图4-1 画面的几何中心主体处在几何中心位置时,最能够吸引观众第一眼的注意力。
在画面视觉心理上,还有稳定庄重的效果。
如在各类新闻节目播音员出现在画面中构图,因为新闻节目有真实、客观同时庄正的感觉,所以通常都采用这种方式。
虽然几何中心可以起到突出主体的作用,但是由于位置居中,确实变化,失去灵活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会多少显得呆板生硬。
故在电视剧等节目形式中,只用于表现某些具有特殊表现意义的镜头。
比如一个人的近景正视前方或两人对话各居画面一半。
电视剧《末代皇帝》表现皇帝的镜头大多用这种形式,以表现皇权的庄重、神圣,同时也是呆滞和死板的象征。
几何中心虽然能突出主体,但它不偏不倚缺乏变化过于呆板,故只用于表现某些具有特殊表意的镜头。
(2) 趣味中心法趣味中心又称心理中心,是画面按照把画框四边各三等分后,把对应的点连接起来的“九宫格”画面中,四个交差点的位置,或者是按照“黄金分割率”,在画幅0.382︰0.618的位置上的四个点。
如图所示。
图 4-2 画面的趣味中心(1、九宫格;2、黄金分割率)趣味中心是从心理上划分的。
人在看画中心时候,时间长了会产生视觉疲劳,因此视觉重点将向画面中心向四周转移,引出突出主体另外一个范围。
把主体放在趣味中心附近,是最常用的方法。
主体置于这范围不仅突出而且灵活,不像几何中心那样缺乏变化。
在一些当前流行的电视综艺类节目,例如凤凰卫视由台湾著名电视主持人吴宗宪主持的一档娱乐节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里,主持人在画面构图中,通常就以在趣味中心的位置出现,这也是与该节目欢快、活泼的总体风格相适应的。
图 4-3综艺节目主持人处于趣味中心位置(3)边角构图法所谓“边角构图”,就是说不是将画面的主体放置在画面视觉和趣味中心,而是放在靠近边角位置的一种构图方法。
著名导演张艺谋在他担任摄影师的《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等影片中,就大量采用了这样的构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