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芙蓉楼送辛渐教案

芙蓉楼送辛渐教案

芙蓉楼送辛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古代诗人杜牧的诗作《芙蓉楼送辛渐》的背景、
情感表达和艺术特点。

2. 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审美能力和综合
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
1. 分析《芙蓉楼送辛渐》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2.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和运用的修辞手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介绍杜牧的背景和成就,引发学生对杜牧及其作品的兴趣。

2. 学习与讨论(20分钟)
分析《芙蓉楼送辛渐》的内容和情感表达,解读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 艺术特点分析(20分钟)
解读诗歌的艺术特点,包括韵律、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

通过分析诗句的结构和用词的巧妙,培养学生对诗歌鉴赏的敏感性和深度理解能力。

4. 阅读感悟(10分钟)
让学生阅读诗歌,并写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可以提供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诗中表达的爱情观、对人生的思考等。

5. 延伸拓展(15分钟)
介绍《芙蓉楼》的历史背景和影响,以及其他诗人对此诗的评价。

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杜牧的作品,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和了解。

6. 总结反思(10分钟)
回顾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问题,总结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社会对文学的需求和价值。

四、教学资源
1. 杜牧《芙蓉楼送辛渐》诗歌原文。

2. 课堂讨论所需的幻灯片或黑板。

3. 相关的诗歌鉴赏材料和扩展阅读材料。

五、教学评估
1. 课堂参与度评估。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程度。

2. 诗歌感悟写作评估。

评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的深度
和个人表达能力。

六、教学延伸
1.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杜牧的作品,拓展对古
代诗歌的了解。

2. 创作尝试:鼓励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所喜欢的事物或人物
的诗歌,培养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3. 深入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古代诗歌对现代人的启示和意义,展开相关话题的讨论和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