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并网光伏发电站系统设计

并网光伏发电站系统设计

并网光伏发电站系统设计
一、系统设计
(一)一般规定
1、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中的设备与材料的选型和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主要设备应通过国家批准的认证机构的产品认证。

2、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中材料强度设计值和其它物理、力学性能可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执行。

3、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中所选用的电气设备,在其外壳的显著位置应有防触电警示标识。

4、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中材料的防火性能应符合GB50016的规定。

支架结构件和连接件应采用不燃材料,保温材料和密封材料宜采用不燃烧或难燃材料,其防火封堵结构应采用防火密封材料。

各类电气设备的防火性能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5、并网光伏发电站向当地交流负载提供电能和向电网发送的电能质量应符合公用电网的电能质量要求。

6、装机容量超过1MWp的光伏系统,应配置小型气象设备。

(二)材料与设备
1、光伏组件
(1)光伏组件的安全性应符合GB/T20047.1的规定。

(2)晶体硅光伏组件、薄膜光伏组件、聚光光伏组件的性能要求应符合行业规范的认证要求和相关规定。

(3)晶硅组件衰减率首年不高于2.5%,后续每年不高于0.6%,25年内不高于17%;双面电池组件的功率衰减在1年内不高于2.5%(正面),25年内不高于14.5%,30年不高于17%;薄膜组件衰减率首年不高于5%,后续每年不高于0.4%,25年内不高于15%。

(4)所有组件工作温度范围为-400C~+85℃,初始功率(出厂前)不应低于组件标称峰值功率。

(5)组件型号应具备相关国际国内产品认证。

2、汇流箱
(1)汇流箱的额定电压和电流应满足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使用的要求。

(2)应具有下列基本保护功能如下:
①每一输入回路具有短路保护功能;
②输出回路设置具有隔离功能的断路器。

(3)汇流箱宜设置组串监测装置,其监测信号需传送到监控装置。

(4)户外安装的汇流箱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54。

(5)外壳正面应有铭牌、安全警示标识等,箱内应附电路原理图和接线图、使用说明书及产品合格证等。

3、逆变器
(1)选用逆变器时应该综合考虑如下因素:逆变器类型要求、容量、转换效率、直流侧超配能力、相数、频率、冷却方式、功率因数、过载能力、温升、效率、输入输出电压、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PID防护及修复能力、保护和监测功能、通信接口、防护等级、接入双绕组变压器的载波同步能力等技术条件。

(2)选用的并网逆变器的要求如下:
①舍变压器型的并网逆变器中国效率不应低于96.5%,不合变压器型的并网逆变器中国效率不应低于98%(单项二级拓扑结构的光伏逆变器相关指标分别不应低于94.5%和97_3%),微型逆变器相关指标分别不应低于95%和95.5%;
②并网逆变器宜采用转换效率更高的多电平技术,逆变器在各负载点的加权系数如下盍2所示;
③使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接入公共连接点的谐波注入电流应符合GB/T14549的规定;
④使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电网后,公共连接点的电压偏差应符合GB/T12325的规定;
⑤使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公共连接点的电压波动和闪变应符合GB/T12326的规定;
⑥使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公共连接点的电压不平衡及引起的电压不平衡度应符合GB/T15543的规定;
⑦并网逆变器应实现自动化运行,运行状态应可视,通讯应提供包括RS485或以太网远程通讯接口,应实现局域监控和远程监控功能;
⑧并网逆变器应具有低电压穿越功能,并入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网的逆变器应具备电网支撑能力,并入10/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网的逆变器应具备故障脱离功能,并网逆变器的低电压穿越能力要求应符合NB/T32004的规定;
⑨并网逆变器应按照PID防护及修复能力、保护和监测功能、通信接口、防护等级、接入双绕组变压器的载波同步能力等技术条件进行选择;
⑩并网逆变器可靠性及保护功能应符合NB/T32004的规定,对于不接地光伏直流系统可设置具有报警功能的绝缘监视器,在配置防反二极管的系统中应考虑其对绝缘阻抗监测的影响;
⑪并网逆变器应具有防孤岛运行保护功能;
⑫并网逆变器应具备在环境温度45℃时过载10%的情况下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能力;
4、主变压器
(1)主变压器应按照GB/T17468的要求选型。

(2)主变压器的一般技术要求应符合GB/T6451、GB/T10228、GB20052、DL/T572及GB24790的规定。

(3)电力变压器油应符合GB2536的规定,330kV以上电压等级的变压器油应符合超高变压器油的新型变压器应经过技术经济指标比较,确认技术先进合理可选用。

(4)宜优先选用环保、节能的电力变压器消防方式(如充氮灭火等)。

(5)城市变电站宜采用低噪声变压器。

(三)光伏方阵
1、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光伏方阵,宜优先选择太阳辐射量最优的角度。

2、光伏阵列布置
(1)光伏方阵应根据站区地形、设备特点和施工条件等因素合理布置。

大、中型地面并网光伏发电站的光伏方阵宜采用单元模块化的布置方式。

(2)固定式布置的光伏方阵、光伏组件安装方位角宜采用正南方向;
3、逆变器(室)的布置
地面并网光伏发电站的集中式逆变器(室)宜结合光伏方阵单元模块化布置,宜采用就地布置方式。

逆变器(室)宜根据工艺要求布置在光伏方阵单元模块的中部,且靠近主要通道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