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4 命题作文专题(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专题系列02(解析版)

14 命题作文专题(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冲刺专题系列02(解析版)

14 命题作文专题(知识点思维导图+习题训练)一、(2022·广西贺州·一模)题一:请以“美好,在那一刻绽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按要求作文。

(2)除诗歌,戏剧外,自选文体,文章不少于600字,严禁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参考例文美好,在那一刻绽放一颗种子在泥土中慢慢发芽,逐渐靠时间的推移,告别黑暗,获得光明,长成一株小苗。

不久在上面藏着一个细小,柔美的小花苞。

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摇动着身子,好像在展示自己那柔美的曲线……花终于开了。

我家边上有一个小女孩,整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直奔阳台。

我由于好奇,便有一次去她家问问。

一上楼,空旷的阳台上有一盆泥土,小女孩看着那泥土,问我:“姐姐,我种下了一颗种子,都好多天了,连根芽的影子也没有。

”她失望地看着我。

我说:“不要着急,有可能这颗种子的发芽时间很长,说不定再过些日子就会长出嫩芽了,所以耐心等待吧!”我刚说完,她用那激动的`目光注视着那盆花,等待着嫩芽的出现。

这个小女孩每天起床时都看看花盆,随后就跑去浇水,晚上回来后又会立马去看它。

可日子渐渐过去了,花盆还是没有什么动静,伤心的她便跑来问我:“姐姐,你不是说它不久后会发芽的吗?可是都好几天了,不会是我浇的水多了,或者是没帮它松松土,或者……”她很着急的说着话,看着手中捧着的花盆,又非常失望。

此刻的我不知道说什么来安慰她,便随口跳出一句:“快了,就快要长出来了,相信这颗种子在你辛勤的照顾下,一定会绽放出那碧绿的嫩叶的。

”她带着我的安慰回了家。

突然有一天,女孩兴冲冲的跑来,手里拿着花盆,指我看盆中的那一株碧绿的嫩芽,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两只眼睛总是盯着那株小苗。

我也很开心。

在温暖的阳光下,女孩的笑容就在种子发芽的那一刻绽放了出来。

这种天真、纯洁的笑容我永远无法忘记,想起来还是美美的。

【解析】本题是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美好”,可以是“成功”“微笑”“情谊”,还有“心情”“理想”“梦想”等生活中的很多事物。

“那一刻”是指一个瞬间。

这就要求一定要选择自己生活中感觉非常“美好”的某个瞬间,用生动深刻的文字再现出来。

“绽放”的比喻义,它是“蓄势待发、酝酿”的结果。

有些东西可以先深藏不露,如自己的一个目标、一个心愿、一个小秘密,但最终一定要“绽放”,绽放的那一刻是美丽的;写作重点应放在如何“蓄势”上,因为只有充分地准备和艰苦地努力,才有最后的绽放。

第二,文体选择和选材:这个题目打开思路较为简单,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美好”的体验,抓住一个这样的瞬间组织材料即可。

事件不需要多么大,写生活中的小事,写身边的人即可。

记叙文是最佳的选择。

可以是发生在家庭中的故事,可以是发生在学校里的故事,也可以是社会见闻。

也可以走进大自然,描写花草盛开的那一刻。

构思时,一定要注意题目中的“那一刻”,也就是要抓住生活中某个瞬间来表现“美好”的主题。

二、(2022·河北石家庄·模拟预测)题目:请以“岁月的礼物”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内容积极向上;②联系生活,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例文:岁月的礼物太阳给了小草温暖,于是小草便慢慢地充满绿意;亲人给了我温暖,于是我快乐地成长。

——题记每个孩子都喜欢礼物,当圣诞节的夜晚来临时,无数孩子怀着对那个派送礼物的大胡子老头的期盼,幸福地进入梦乡。

十一岁前的我一直相信会有一只驯鹿拉着满载礼物的雪橇停在我家屋顶,在我睡梦时往袜子里放一份礼物。

五岁时,在圣诞节的早上,我总会更加乖一点儿,听话一点儿,因为我相信圣诞老人会光顾每一个乖小孩的家。

那时,幼稚的我总爱望着天空,幻想蓝天后面的世界,会不会真的像童话王国里一样:飘着白雪,四处摆满礼物,一个大胡子老头坐着雪橇在天空滑翔。

七岁时,我总爱拿着那一小卷泡泡糖,或一小包薯片,四处炫耀,边吃还边对着小伙伴们欢呼道:看!圣诞老人送我糖果了!你们有没有收到礼物?那时,我爱幻想糖果里有什么样的魔法。

九岁时,在圣诞节的夜晚,我在弟弟家过夜,第二天差点为没有收到礼物而哭起来,记得后来是妈妈说的一番话让我似信非信的不再纠结圣诞节的礼物,清楚地记得妈妈说是圣诞老人恰好路过了你弟弟家,没发现你们或是指向标坏了,没找到你。

那时,我还依然坚信着圣诞老人这个谜一样人物的存在。

直到十一岁,学校里的那一堂课,把我彻彻底底地拽出了那个幼稚的童话世界。

没错,那个将近十年的谎言被揭穿了,我不再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也不再认为哪个乖小孩会收到圣诞礼物了。

在刚听到这样一个消息后,我还半信半疑的,甚至还有些嘲笑自己,是不是只有我每年收到妈妈的礼物却一直说成收到圣诞老人派发的礼物呢?后来,我虽然不再相信圣诞老人的存在,但是,我对圣诞节一直有个美好的看法:它是妈妈爱着我的另一种表现。

即使童年会远去,在童年中陪伴我们的童话人物会消散在时光的轨迹中,但是只有一点不变,圣诞节的礼物会和妈妈对我的爱在我的心里永远留下足迹。

但丁说,世界上最美的声音,便是母亲的呼唤。

那么对我来说,世界上最大的快乐,便是收到母亲的圣诞礼物。

那是最好的礼物,因为那份小小的礼物里,饱含了一份来自母亲的浓情。

龙应台说,以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都一件件地变成了不相信。

的确,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东西,你不会再相信它,甚至忘了它。

但是有些东西,即使你不再相信,它也还会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比如爱。

【解析】本题考查命题作文的写作。

一、审题立意。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要求以“岁月的礼物”为题。

礼物是为表示友好、谢意或庆贺而赠送的物品。

“岁月的礼物”这一文题,关键词是“岁月”,用它来修饰限定“礼物”,意味着我们对于文题的理解不能仅限于表层含义,而应认真挖掘其深层的比喻义、引申义或语境义。

这礼物不单单是指实实在在的物品,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引领、慰藉,对个人成长的巨大影响和重要作用。

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我获得过哪些帮助、收获了哪些知识,明白了哪些人生道理、哪些真善美的行为与细节难以忘怀……除此之外,还可以从空间的角度来捕捉素材,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方面来搜索新颖的素材。

“岁月的礼物”可以是一个方面的,也可以是多个方面的,只要是有独特生活体验的均可入文。

二、选材构思。

写作中要精心选择与众不同的“礼物”,通过真实感人的事例,来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和自己从中获得的教益。

写好本文,重点不在于描写“礼物”本身,而在于运用独特的角度,巧妙的构思,充分表达“最好的礼物”的内在含义和“我”的内心感受。

“最好的礼物”,最好写成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但要使用其他的表达方式作为补充,最好是夹叙夹议,或者先叙后议等。

也可以用横向思路来构思,可通过标题指津、排比构段、镜头剪辑等方式,串缀起三至四个画面。

如可以“关爱给我力量、鼓励点燃信心、友情点亮生命”为小标题,以此反映“岁月的礼物”促进自我的茁壮成长。

还可用纵式思路来构思,可以写自我某一段时间内的心路历程,曲折生动地展现出心灵成熟、认识提升的过程,深刻反映“岁月的礼物”促进自我的人格成长。

三、(2022·山东聊城·一模)按要求作文。

关于“起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揭示的是积少成多、集腋成裘的人生哲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表达的是直面挫折、从头再来的豪迈气概;“人生就像一个圆圈,每一个终点都是新的起点”告诉我们的是在成绩面前要不骄不躁、不断进取的坚定信念。

请以“起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答案】范文起点走在夕阳下,我思索着自己出乎意料的成绩,犹豫地朝家的方向挪动着脚步。

“咦,你怎么了?”突然,身后一人猛拍我肩膀,扭过头,原来是朋友。

看着他兴高采烈的样子,想必成绩不错吧。

我摇摇头道:“甭提了,我现在就像秋天的夕阳般,即将落幕。

”“可到了明天,太阳又会照常升起的!”我仍低着头,叹着气:“那万一明天是阴天,怎么办?”或许是我的话过于偏激吧,朋友张了张嘴,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周围也随之安静下来,只听得到我俩的脚步声,“踏,踏……”就这样,我们走到几垄田地旁,停下了脚步。

“秋天也可以是起点呀。

”朋友看了看晚霞,转头对我说。

我疑惑地看着他,不由得大叫道:“你疯了吗?春天才是起点呀!”朋友并没有接过我的话茬,而是指向田地,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却只看见了大片裸露的土地。

我不解地把自己看到的景物告诉朋友,他却让我再仔细看看。

我只好眯着眼,卖力地向远处张望,也只看见几位弯腰做工的农民。

“他们在干什么呢?”我问朋友,朋友笑着说:“他们在播种呢,即使是在秋天。

”听了朋友的话,我突然想到了老家同样身为农民的爷爷。

那年秋天,爷爷带我去地里种麦子。

伴随着凉爽的秋风,我的耳畔回响起爷爷一把沧桑的声音:“孩子,你要记住,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学会播种,迎接你的终将是丰收。

”当时,我并没有明白爷爷的意思,只是记下个大概。

直到今天,我看到农民伯伯把地锄开,撒下种子时,刹那间,似乎嗅到了一丝麦香,似乎看到了来年的丰收美景。

是啊!即便是在秋天,也可以播种,也可以是我努力的起点!转过头,我看向朋友,脸上渐渐地挂上了微笑。

没错,在这个凉爽的秋,把失败当作起点,带着坚定的信念,走向灿烂的春,芬芳的夏,当然,还有妩媚的秋!【解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一、审题立意。

“起点”顾名思义就是开始,结合题干中的材料可知,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立意。

1.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揭示的是积少成多、集腋成裘的人生哲理”可知,只有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才能积少成多;2.由“‘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表达的是直面挫折、从头再来的豪迈气概”可知,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要有从新开始的勇气,只有不畏艰险才能战胜困难;3.由“‘人生就像一个圆圈,每一个终点都是新的起点’告诉我们的是在成绩面前要不骄不躁、不断进取的坚定信念。

”可知,人生的一次成功并不能成为永恒,我们应该把每一次成功都看作一个崭新的开始,泰而不骄,不忘初心,才能稳步向前。

二、选材构思。

“起点”就是开始,我们无论何时都要做好随时开始的准备,因此可以选取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挫折后,重新扬帆起航的事例,写成记叙文,如一次考试失利,并不代表永远的失败,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重新出发;或者写自己在某一方面取得了成功后,就有些骄傲自满,接着失利,用对比的手法,写出自己在最终明白了无论何时都要不忘初心,这样才能步步为赢。

写记叙文时,要注意叙事要精炼,语言要得当。

也写成议论文,明确自己的论点,列举有说服力的事例作为论据,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战胜了吴王夫差,项羽破釜沉舟战胜秦军,爱迪生发明电灯经历了九十九次失败,每一次失败都是他新的开始,最终取得了胜利等等,明确了论点,论据后,论证思路要清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