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佗五禽戏教学视频,华佗五禽戏的功能作用和医理探讨

华佗五禽戏教学视频,华佗五禽戏的功能作用和医理探讨

华佗五禽戏教学视频,华佗五禽戏的功能作用和医理探讨华佗五禽戏,在2011年5月23日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推动华佗五禽戏的发展和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在华佗五禽戏的渊源、流传、流派和医理四个方面作了些探索,与同仁商榷。

华佗五禽戏教学视频1 华佗五禽戏的渊源创编五禽戏,是华佗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受到古代舞蹈姿势的启发,黄老哲学的理论影响,以及仿生动作的基础上而创编的一种医疗体操。

(1)古代舞蹈姿势的启发相传在上古时代,气候恶劣,洪水泛滥,导致水湿之气太重,人们受其影响,易患肌肤重著、疼痛等风湿痹症。

古代之人,为了解除这一痛苦,采用跳跃、舞蹈动作来舒筋通络,活血祛湿,从而达到康复之目的。

所以《吕氏春秋。

古乐篇》记载:“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

”因此,华佗受到舞蹈能治痹痛的启发,产生了通过自身运动来治疗疾病的想法。

(2)黄、老哲学理论的影响东汉末年,黄、老哲学比较盛行,作为兼通数经的华佗,必然要受到影响。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记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就指出了,人患疾病,要依靠自然疗法。

《庄子·刻意篇》更明确指出:“导气令和,引体令柔”。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们一方面要加强呼吸运动,呼出浊气,吸入清气,才能达到吐故纳新,调和气血的目的;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形体运动,使肌肉发达骨骼坚固,关节灵活,方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黄帝内经》提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上古天真论)。

关于如何养生导引,《黄帝内经》认为“食欲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而且要做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

才能达到“气从以顺”“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3)以仿生动作为基础华佗为了创编医疗体操,参阅《庄子·刻意篇》的“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的二禽之戏,又阅读了《淮南子·精神训》的“熊经鸟伸,凫浴猿搜,鸱视虎顾,是养形之人也。

”的“六禽之戏”。

同时参考从西汉以来流行的“导引运动”中的徒手操练和持械运动。

最后决定模仿五种禽兽动作,来强健人体的五脏,这时就产生了世界医学史上第一套由医生亲自编创的医疗体操----五禽戏。

五禽戏的特点是:动静结合,刚柔相济。

以虎练骨健肾,以鹿练筋健肝,以熊练肌健脾,以猿练爪健心,以鹤练皮健肺。

2 华佗五禽戏的流传五禽戏是从导引发展而来的。

陈寿《三国志·华佗传》云:“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以当导引。

”范晔《后汉书·华佗传》也有记载导引在先秦时是医疗和保健的方法之一,在古代已很流行。

导引作为医疗的方法,首见于《黄帝内经》。

《内经·异法方宜论》云:“中央者,其地平以湿,故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

”从这段经文中,可以看出导引是用来治疗痿厥寒热的。

所以导引在《内经》中是当作治疗方法应用的。

导引作为保健的方法。

最早见于《庄子》。

《庄子·刻意篇》云“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

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从《庄子》所云,导引是作为长寿保健方法应用的。

先秦人认为长寿不死,即是仙人。

所以导引就成为仙人锻炼身体的方法。

范晔《后汉书·华佗传》云:“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

”由此可见,华佗相信导引是可以使人长寿难老的。

只要仿效熊、鸱等动物的活动,引挽腰体,动诸关节,就能求得长寿难老。

华佗又说:“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

”又《吕氏春秋。

尽数篇》亦有类似说法:“固其新,弃其陈,腠理遂通,及其天年,是为真人。

”所谓真人,就是能够享乐天年的人。

由于人们都想活到百岁,享受天年,从战国到西汉,都有人仿效动物运动当作导引。

除前述战国《庄子》记载导引之士仿效“熊经鸟伸”外。

西汉《淮南子·精神训》云:“是故真人(指能享受天年的人)所游,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凫浴猿搜,鸱视虎顾,是养形之人也。

”战国时《庄子》记载仿效动物,只有熊、鸟两种。

到了西汉《淮南子》记载仿效动物种类,增添有凫、猿、鸱、虎等四种。

又《导引经》还提到狼。

《导引经》云:“狼踞、鸱顾,左右摇曳不息。

”不仅古书有仿效动物运动的记载,近代出土文物,也有仿效动物运动的图画。

例如,1973年末,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导引图》,上面绘有男女40余人在做导引运动。

或作呼吸运动,或作四肢及躬身的运动,或作持械运动。

各图均有说明文,注明其动作是仿效某种动物的动作,兽类有熊、猴、猿,鸟类有鹤,虫类有螳螂等。

所以不论是古书记载,或出土文物的显示,都证明我国从战国到汉代,一直流行有仿效动物动作的运动,作为导引延年益寿的方法。

从文献所载及出土文物所示,古代仿效的动物有熊、猿、猴、狼、鸟、凫、螳螂等若干种。

到了汉末,华佗在前人仿效动物运动的基础上,加以整理总结,从中选出五种动物创编了五禽戏,从而使仿效动物运动的保健方法,更加合理定型。

使这种保健运动流传更广更久。

对后世产生相当深远的影响。

当华佗创编出五禽戏,他自己先做,行之有效后,就传给其学生吴普、樊柯。

关于华佗五禽戏传给吴普,见于《华佗传》。

陈寿《三国志·华佗传》云:“华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

”华佗又将五禽戏的名称及其功效,告诉吴普曰:“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

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

”吴普按照华佗的教导,坚持做五禽之戏,而且行之有效,所以,《华佗传》云:“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牙齿完坚。

”唐代章怀太子李贤注《后汉书》引《华佗别传》云:“吴普从佗学,微得其方,魏明帝呼之,使作禽戏,普以年老,手足不能相及,粗以其法,语诸医。

普今年近九十,耳不聋,目不瞑,牙齿完坚,饮食无损。

”从李贤所注,可以看出吴普坚持五禽戏锻炼,获得长寿健康。

关于华佗五禽戏传给樊柯,见《云籍攻鉴》张君房《云籍七鉴》卷36玄鉴导引法引《抢朴子》云:“近魏华佗以五禽之戏教樊柯,以代导引,食毕行之,汗而已,消谷除疴,阿行之,寿百余岁。

”由此可见,坚持五禽戏锻炼,的确起到健康长寿的功效。

关于五禽戏具体术式,在《华佗传》中只有五禽戏名称,并无具体术式文字记载,其具体术式,仅是口头和实际动作表演相传。

在《华佗别传》中,就提到魏明帝使吴普作五禽戏,普以年老,手足不能相及,粗以其法(动作表演),语诸医。

由此可见,当时五禽戏具体做法,仅靠身传言教,并无文字记载。

由于五禽戏要坚持锻炼,持之以恒,才能有效,此与医家用药立时见效还有差别,因此医家书籍记载较少。

但是道家方士却很重视,因“五禽戏”久练,的确能延年益寿。

所以历代道家书籍多收载之。

如梁代《养生延命录》,北宋《云籍七鉴》,明代梅癲道人(周履靖)的《夷门广牍·五禽书》,明代如虚子(龚居中)的《万寿丹书》、清代曹若水《万寿山·五禽戏》等,均收载有华佗五禽戏。

明代龚居中《万寿丹书》安养篇绘有图形有:“此禽兽形图,乃汉神医华佗所授,凡人身体不安,作此五形图之戏,汗出疾即愈矣。

”书中对每一形式均有解说。

兹录如下:第一虎开图注云:“闭气低头握拳。

战如虎威势,两手如提千金,轻轻起来莫放气,平身,吞气入腹,使神气上而复下,觉腹内如雷鸣,或七次。

如此运动,一身气脉调和,百病不生。

”第二熊形图下注云:“如熊身侧起,左右摆脚,耍后立定,使气两旁肋骨节骨皆响,亦能动腰力除肿,或三五次止。

能舒筋骨而安,此乃养血之术也。

”第三鹿形图下注云:“闭气低头捻拳,如鹿转头顾尾,平身缩肩,立脚尖,跳跌跟连天柱,通身皆振动。

或三次,每日一次也可,如下床做一次更妙。

”第四猿形图下注云:“闭气如猿爬树,一只手如捻枣,一只脚如上抬起,一只脚跟转身,更运神气,吞入腹内,觉有汗出方可罢。

”第五鸟形图下注云:“闭气如鸟飞头起,吸尾闾气朝顶,虚双手躬前,头要仰起,迎神破顶。

”上述各种“五禽戏”图形的著作,不仅在国内流传,同时在国外也有流传。

近年瑞典体育家,博·盖茨收集我国流传在国外的“五禽戏”图形,并于1980年5月14日携带至中国,请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专家鉴定。

并作为“五禽戏”演示。

盖茨认为:“世界上应用运动作为医疗保健最早的国家是中国,这是中国医学对全人类保健的一种贡献。

”同时他还说:“一定要把中国流传了一千七百多年的既能强身又能治病的‘华佗五禽戏’介绍给瑞典人民”(《广西中医药》1982年1期19页,宋大仁《五禽戏考》)。

五禽戏中的五禽指虎、鹿、熊、猿、鸟(一般以鹤为代表),五种野生动物。

自然界中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为什么只取这五种为代表呢?一般认为,这跟华佗是医学家有关。

中医理论中的五行观念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由五种基本元素或物质构成的,即金、木、水、火、土。

每一行都有自己的基本特性,根据五行所具有的基本特性,就可以把大千世界的任何一种事物进行归类,华佗从野生运动中选取了五种动物代表五行,这五种动物与人体的五脏系统也就因此有了关联。

木,指代具有生发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的事物。

火,指代具有温热、升腾等特性的事物。

土,指代具有生化、承载、收纳等特性的事物。

金,指代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特性的事物。

水,指代具有滋润、向下等特性的事物。

五禽、五脏与五行的对应关系五禽鹿猿熊鹤虎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脏肝心脾肺肾鹿属木,与人体肝系统相应。

鹿形体矫健,关节灵活,长于奔跑跳跃。

人体肝藏血主筋,主疏泄,司运动。

鹿戏动作舒展大方,轻捷灵活,能增强肝胆的疏泄功能,增加肢体关节的灵活性,使筋脉柔韧性增加。

猿属火,与人体心系统相应。

猿活泼,机灵敏捷,有腾挪闪避之功。

人体心主血脉,藏神,主司神明变化。

猿戏摸仿猿的种种体态动作,能悦心神,畅心志,流通血脉,增强心的功能。

熊属土,与人体脾系统相应。

熊体重力大,形似笨拙,实则沉静,四肢发达。

人体脾主消化运输水谷精微,为人后天之本,又主肌肉与四肢。

熊戏模仿熊的动作,晃动身驱,摇摆四肢,寓沉静于舒缓之中,能增强脾的运化功能,帮助消化饮食。

鹤属金,与人体肺系统相应。

鹤飘逸潇洒,能飞善走,颈长灵活。

人体肺主一身之气,主司呼吸,宜发水谷精微到全身各个部分。

鹤戏模仿鹤的起落展翅,伸颈回顾等动作,同时配合呼吸吐纳以运气,能增强肺的呼吸功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