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要点

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要点

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要点
摘要:现如今,动物及动物产品得流通速度越来越快,传播动物疫病得媒介也越来越多,病害流行得几率显著增加,在造成经济损失得同时,也严重危害了人类得健康与生命安全,因此建立严格得防治措施十分必要。

本文现就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要点谈几点瞧法。

关键词: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要点
一、引言
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关系到公共卫生安全,对提高养殖业生产效益、降低疫病危害以及保证动物产品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因此要坚持“预防为主”得防治原则,改变重治疗轻预防得误区,使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沿着健康得轨道发展。

二、三都县动物疫病现状
1、疫病种类多,流行范围广。

近十年来,虽然该县畜牧业得产值平均以10%得速度增长,但就是因疫病造成得畜禽
死亡率,比西方国家至少高出1倍多,严重制约了现代畜牧产业得发展。

如猪传染性疫病中因呼吸道引起得疾病特别突出,发病率达30%~60%,死亡率达5%~30%。

2、老病再抬头,危害更严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建立与畜禽饲养集约化、规模化得发展、养殖经营范围扩大、畜禽及其产品流通渠道增多,成为疫病流行得客观条件,导
致猪瘟、布氏杆菌病、结核病等已经被控制了得疫病又重新
抬头,某些疫病呈扩散蔓延之势。

3、滥用药物广,防治效果差。

由于未能充分掌握病毒性病原体得发生与变异规律,部分病毒病在流行过程中被误诊或免疫失败。

同时,在细菌性病害防治中,长期盲目滥用抗菌药与含抗菌药物得饲料添加剂,导致病菌耐药性得普遍产生,防治效果越来越差。

三、动物疫病防治得主要技术措施
1、善用免疫学对动物疫病进行诊断。

在动物得疫病防治中,广泛得运用了免疫学,尤其就是在诊断、预防以及治疗传染病方面。

免疫诊断包括血清学诊断与变态反应诊断。

血清学诊断就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用已知得抗原鉴定未知得抗体或用已知得抗体鉴定未知得抗原。

最常用得有沉淀反应,凝集反应,补体结合反应,免疫荧光试验与中与反应等。

变态反应诊断就是应用已知变态原给动物点眼或注射后瞧它就是否发生特异性变态反应,而诊断疫病。

免疫预防免疫预防就是应用免疫学很重要得一个目标,就是动物防疫工作者得重要任务,也就是实行计划免疫制度,实施强制免疫得重要内容。

免疫预防包括人工自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自动免疫就就是采取多种行之有效得措施给动物接种有效得生物制品,使其产生对该种微生物得自动免疫,以达到预防传染病得目得;人工被动免疫就是给动物
注射免疫血清。

免疫治疗当动物发生传染病时,给其注射免
疫血清,达到治疗传染病得目得。

2、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就是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预防与控制疫病传播得重要措施之一。

免疫接种有多种途径,如注射免疫、点眼与滴鼻免疫、气雾免疫等。

目前最常用得就是注射免疫与饮水免疫。

牲畜得免疫注射部位一般为颈部,家禽注射部位多为胸部。

免疫时应观察疫苗得性状,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进行免疫,并观察动物得状态,病弱、产后得动物不宜进行免疫接种,以免造成免疫失败。

3、明确常见得几种疫病主要防疫措施。

(1)猪疫病得防疫措施。

①猪瘟控制区应用经产母猪每6个月用猪瘟冻干苗1头剂接种一次,仔猪30日龄左右用猪瘟冻干苗1头剂接种一次,种公猪每年春,秋用猪瘟冻干苗1头剂接种一次。

②猪瘟非控制区应用经产母猪,种公猪每6个月接种一次,仔猪20、65日龄时各接种一次,每次接种猪瘟冻干苗1头剂。

此外还可根据当地实际,采用哺乳前一次接种。

至于腹腔注射,阴道注入,人工授精接种方法,必须接种后3~4个月再行接种一次。

(2)农户散养鸡新城疫得免疫。

此外,利用新城疫V4苗耐热得特点,农户可在乡镇兽医防疫站购苗,自行给鸡饮水免疫接种,以及每年春秋由乡镇兽医防疫站进行新城疫工系苗肌肉注射免疫接种。

具体免疫接种方案如下:7~10日龄雏
鸡,先停水,将新城疫V4苗按每只2羽份,用适量凉开水稀释,让鸡自饮。

饮完后,停水,再将新城疫V4苗按每只2羽份,用适量凉开水稀释,让鸡自饮。

120~125日龄鸡用新城疫工系苗肌肉注射,每只1羽份。

虽然上述新城疫免疫程序不如集约化鸡场得免疫接种
科学,但就目前农户散养鸡来说,其方法实用、有效、可行。

(3)良种肉鸭主要疾病得综合防治。

良种肉鸭生长周期性短,一般在25~30天即可育肥出栏,加之多数就是集约化饲养,疫病流行非常快,死亡多,经济损失大,所以对良种肉
鸭得疾病防治应有足够认识。

经调查,良种肉鸭得主要疾病有病毒性传染性肝炎,浆膜炎,副伤寒,大肠杆菌病,巴氏杆
菌病,鸭瘟等。

根据这些疾病发生时间不同,主要防治技术有以下几项。

(1)消毒技术,育雏室、育成室与所用器具必须做好消毒。

(2)育雏室内得保温技术(冬天应升温至35℃左右)。

(3)副伤寒得防治技术可采用广谱抗生素饮水或注射。

(4)病毒性传染性肝炎得防治技术,7~9日龄时皮下注射抗肝炎高免血清,一般不用肝炎疫苗注射。

(5)浆膜炎得防治技术,肉鸭在10、15、20日龄时用广谱抗菌素注射,同时,防治巴氏杆菌病与大肠杆菌病。

(6)鸭瘟病得防治技术。

根据鸭瘟多发生于成鸭,一月龄以内得鸭发病少得原则,良种肉鸭得鸭
瘟防治,采取发病后立即用鸭瘟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得措施,效果好。

4、消毒。

消毒可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从根源上阻断动物疫病得传播,主要包括:(1)物理消毒法,如机械性清扫、洗刷、通风换气、紫外线与其它射线得辐射、高温灭菌等。

(2)化学消毒法,主要就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品进行消毒,将消毒
药按要求稀释后采用喷洒、洗刷、喷雾、熏蒸等方法进行消毒。

(3)生物热消毒法指通过堆积发酵、沉淀池发酵、沼气池发酵等方法,以杀灭粪便、污水、垃圾及垫草中得病原体。

临床上通常各种消毒方法交叉使用,以保证消毒效果。

5、监测。

动物疫病监测就是研究动物疫病发生特点与流行规律,了解动物疫情发生发展态势,控制动物疫情传播
得有效手段。

动物疫情监测一般采用流行病调查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得方式进行,监测动物疫病得种类、分布情况及流行特点,分析该病得流行规律与发展趋势,并综合测定动物
免疫效果,来判断疫病发生得风险,制定防控措施。

四、结语
总之,动物疫病得形式越来越复杂,县级动物疫病防治
员正处于时代变化风尖浪口上,面临得经营压力与困境越来越明显。

因此,各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正确引导县级动物疫病防治员认清时代发展方向,及时得采取防治措施,
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逢淑花,丁兆海,杨富萍、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要点[J]、吉林畜牧兽医,2013,34(11):64-64、
[2]李翠香,杨国平、动物疫病得主要防治技术[J]、中国畜禽种业,2015(2):34-34、
[3]赵永玉、动物疫病得防治技术[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1):91-9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