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论文: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论文: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论文: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转眼又是一年开学时,但今年的开学与往年有所不同。

由于校安工程的开展,我校部分学生,只能借用上海理工大学的校办工厂就读。

那里没有规范的教室,只好把仓库用胶合板分割一下,成为教室;那里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只能临时挂上一块黑板;那里也没有学生活动的操场,楼下只有两条坑坑洼洼的水泥路。

一时间有很多人心有不甘,埋怨工作环境的恶劣。

而我也在思考:我是该做个自怨自艾到处诉苦的祥林嫂,还是成为在这夹缝中飘然起舞的悠然舞者呢?当踏进这个临时学校的第一天,面对53张稚嫩的面庞时,我知道我已经找到了答案。

对于中预的孩子来说,他们正欣喜于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他们对未来的学习生活正充满信心、充满幻想;他们还会对初中课程的学习内容方法存在“陌生感”“困惑感”。

而我作为他们的引路人,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他们尽快渡过“适应”期。

因此,我要争取做一个成功快乐的班主任,抓住这个特别的时期中的教育契机,把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他们,让他们快乐成长。

案例一:做个有“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情怀的快乐班主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中预课本里的一句话,说的是人应该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别人的父母,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别人的孩子。

虽然很
多人不很清楚其中内涵,但有许多人民教师正在默默无闻的履行着它。

能够拥有这种博爱的情怀也是我的追求,也是我想成为一个成功快乐的班主任所必须的。

开学伊始,就获知我们班有两个极其特殊的孩子,他们其中一个叫小左,患有血友病,经常会出现淤血、水肿等并发症,不能有任何磕着碰着,出血的现象的发生。

家里父母离异,几年来都是年迈的外公骑着电瓶车风里来雨里去的接送。

还有一个叫小万,患有严重肾病,两年前就动过大手术,身体不能受累,小学阶段经常半天上学半天休息,现在妈妈辞职在家全身心的照顾他,妈妈说起孩子病情就泪如泉涌。

养儿方知养儿苦,作为母亲的我了解到这些后,就下定决心,想尽最大的努力,让他们生活学习得平安、快乐。

首先,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是“上学爬楼”:六年级在理工大学六楼,每个楼层还很高。

两个孩子体质弱,背大书包爬六楼很困难。

于是马上申请,请求学校给开绿灯,让他们坐电梯上下学。

接着是“午餐问题”:小万的午餐需要妈妈亲自调配。

学校立刻同意他不在学校就餐的要求,而且给他妈妈提供送饭的方便。

再则,就是同学相处的安全问题:六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很难避免与他们的碰撞厮打。

针对这种情况,我慎重考虑他们同桌的安排;学习行规时,着重强调了“课间文明休息,不追打不喧闹”这一条。

我们的同学也很可爱:对他俩倍加关心和爱护,不碰撞不厮打;他们请病假时同桌帮忙整
理书桌,记备忘录;他们病愈后同学们嘘寒问暖……在这种团队氛围中,两个孩子生活得轻松快乐。

同时,我们的同学也学会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虽然,不知道我们能否陪伴这两个孩子走完这四年,但我们都很珍惜与孩子们的这种缘分,希望能共同平安、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案例二:做个“皮格马利翁”似的成功快乐的班主任
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种用赞美、信任和期待改变人的行为,增强了人的自我价值的心理效应。

遗憾的是在工作中,我们往往恨铁不成钢,经常只盯着学生的缺点,生怕他犯错,可越是严厉批评,他就越是犯错。

如果我们能抓住学生展示出优点时的小机会,给予赞美和信任,让学生产生一种被重视的感觉,也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基于这种认识,在开学前,我就研究学生档案材料,记住了班上大部分学生的名字,一开学就能叫得上他们的名字,这无形之中让同学感到了教师对他们的尊重与期望。

在第一次班会中,我适时抓住班级一个小优点,给同学讲了“孺子可教”的故事,以后经常用“孺子可教也”这句话鼓励同学,给他们积极暗示。

每天值日小结中,不断引导值日班长用心发现班级的优点,同学的亮点,抓住每一个树立榜样的契机,我希望用积极的期望促进优良班风的形成。

这里也举两个特例:班级里有这样一个女孩小张,这个女孩个性较强,身上“娇”“骄”二气较为严重,端庄不够,活泼有余,而且听不得任何批评意见。

她还有一个坏习惯,上学总是迟到。

找过几次,都以家里太远为借口拒绝改进。

后来,我就抓住一次她上课发言的机会,表扬她发言主动性高,而且质量好,当时就能看得出她内心的喜悦已经溢于言表了。

趁热打铁,在一天她没迟到的早上,我在班级里及时表扬她能克服客观条件,积极到校学习。

果不其然,她现在是班级来得最早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成绩也进步很快。

还有一个叫小滕的女孩,这个女孩聪明伶俐、性格开朗,与人为善。

但学习工作责任心不强,经常偷懒贪玩。

这样的孩子需要老师给机会培养责任心。

我抓住开学第一次班级值勤的机会,给她分派了站岗任务。

首先,告诉她这是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很强的责任心才能做好,之所以选中她正是看中了她的责任心。

我知道在肯定她的同时,她也对自己做出了要求。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每次在走廊里碰上她,我会不经意的称赞她做得好,并且说一声“辛苦了”。

最后,她完美的完成了任务,期间甚至因低血糖站得头晕了,差点摔倒,但她还是坚持了。

这点也让我十分感动。

现在她已经是班级生活委员了,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希望在我们抓住教育契机,不断传递积极期望的同时,我们的学生能产生期望心理中的共鸣,个个性格开朗活泼、
求知欲强、学习进步。

我们共同成为成功快乐的人。

案例三:做个与同学“共同经营”班级的快乐班主任
班级工作要做好,班主任一定得做到“勤”“细”“活”。

对于起始年级,习惯养成是班级管理的核心要素,因而平时花了大量的时间培养和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小到卫生、做操、桌椅摆放,大到班级氛围的营造与文化建设。

可每天忙碌之后再细想下来,我的工作仅仅停留在班主任自己的“管”和“理”上。

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得知,台湾不称“班级管理”,而叫做“班级经营”。

也就是说:把班级当做一项事业和团队来精心运作和经营。

我想,如果真能和同学一起经营班级,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那么班级的文化内涵将更加深入,班级将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但是中预学生作为新建班级中的一员,集体的意识不强,主人公的意识也没有形成,也就谈不上“共同经营班级”了。

因而,我一直想寻找一个契机,做做这方面的努力。

正好,学校要求班级设计班徽。

我觉得这就是一次班级凝聚力建设的好机会,也是师生共同经营班级的好契机。

于是我就利用班会课,与同学一起讨论班级目标、班级精神、班训等等,讨论激烈非凡,建议也是精彩纷呈。

在大家的讨论下,班训最后定为“团结、上进、求真、求实”。

因为所有的抱负和理想,都是以“真”为开始,“善”
为历程,“美”为最终目标。

我们是中学起始年级,就以“真”和“实”作为
开始。

班级目标定为“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每天进步一点点,成功跃进一大步。


班徽的设计就更出彩了,我先带着同学解读校徽的构思和寓意,然后请同学根据班级建设的设想进行设计。

不曾想到,同学们的想象力完全出乎我的想象。

现撷英如下──起名有“朝阳中队”“共进中队”“团结中队”“飞翔中队”等等。

有的把老师比作帆、比作桨,有的把同学比作一群齐飞共进的大雁。

每一个图案都有深刻寓意和美好祝愿。

最后,经同学评选,把陈雪菲同学设计的“朝阳中队”作为了班徽定稿。

在这个共同经营班级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同学们对新集体的火一样的热情。

一幅幅作品或许稚嫩,但这是孩子们为我们3班描画的一幅幅前景图。

53位同学就如同沐风浴雨的53只鸽子,虽然将来会各飞东西,但我们的心会永远归属于这个快乐大家庭,这个我们共同经营的快乐大家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