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字学

中国文字学


136、甲骨文字是
写或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文字。
137、继甲骨文之后出现的汉字书体就是

138、由于
多铸各种青铜器上而得名,也称为钟鼎文或青铜器铭文。
139、至今所见最早有铭文的青铜器,为
以后之物,铭文都很简单,文字书体近似于甲骨文。
140、篆书又分为大篆和小篆,是汉字书体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
的草案。
101、中国最早的字书是

102、唐兰将古文字的来源分为

两类。
103、唐兰认为文字起源于 。
104、唐兰界定的象形字又叫做

105、唐兰界定的形声字叫做

106、“
”说是唐兰先生建立新的文字学理论的基石。
107、唐兰先生说“人言为信”见于

108、语义和语言属于

109、
批判了“中国语言低级,文字原始”的错误观点。

49、许慎的“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是指

50、许慎的“建类一首,同意相受”,是指

51、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 52、许慎的六书中,“指事”所举的例是
。 。
53、许慎的六书中,“会意”所举的例是

54、许慎的六书中,“象形”所举的例是

55、许慎的六书中,“形声”所举的例是

56、许慎的六书中,“转注”所举的例是
A.单音节语和双音节 A语 C A.图画 B A.图画 B A.前 B A.会意 A A.六书 A A.刘歆的《七略》
C A.刘歆
A A.指事 B A.指事 B A.指事
B.古文字学与金石考古 B.字音 B.结绳或八卦记事 B.四书说 B.《史籀篇》 B.宋末
B.不同 B.训诂 B.图画 B.印度 B.拼音文字

19、古文经学家建立了一个文字学系经典,为
所写。
21、《说文解字》用五百四十部贯穿一万多汉字,用篆书为主体解释文字。
22、晋人合称《三仓》的三种书是《仓颉篇》、《滂喜篇》和

23、声训的第一本书是汉末刘熙作的
,表明了声韵学的兴起。
24、魏孙炎作
,开始使用反语(即反切),这是中国语言学里最大的发明。
部分,唐兰先生批判了延续二千多年的传统的“六书”说,深入细致地阐发了他的“三书”
说。
132、在
部分,对汉字从古文字、大篆、小篆到隶书、草书、行书、正书甚至简俗字、新文字等的发
展变化,作了详细而充足的论述。
13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34、《中国文字学》作者唐兰为我国著名

135、
被人们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157、
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只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然而在汉字书法发展史上却留下了极其光辉灿烂的一
页。
158、中国的文字从出现至今,已经历了早期的
、甲骨文字、古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以及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要求而逐渐派生出来的各种印刷字体等漫长的发展历程。
159、甲骨文字是商朝后期写或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文字,其内容多为“

3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好逑”称为

33、“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中的“寤寐”称为

34、“桌子”、“石头”、“花儿”之类,称为

35、
是语言的最小单位。
36、
是书写的单位。
37、
是复合语,由两个以上的单语组合成。
38、古代中国语言大体是

39、上古时“书契”的“契”指

40、最初的文字是
把象形字分为独体和合体两类。 叫做兼生,有“形兼声”、“形兼意”、连纯象形三类。 象形,分为四类:一象身、二象物、三象工、四象事。
73、
文字的创造,是由于记录语言的需要,在象形字之外,加上表示动作或区别的代表性图画单位。
74、文字形体在图画之后,出现了创造新文字的
,相当于语言意义的引申。
75、唐兰先生的“六技”,是说明古今文字构成的过程的,即分化、引申、

57、许慎的六书中,“假借”所举的例是

58、在
里唐兰先生建立了“三书说”的新系统。
59、“三书说”是指:象形、象意、

60、“三书说”认为象形文字一定是

61、“三书说”认为象形文字一定是

62、“三书说”认为象形文字一定在本名以外,
别的意义。
63、象意文字与象形文字
存在于上古时期。
64、图画是其特点,但不能一见就明了,而要从字面想出意义,是
76、由
、转注、緟益三种方法产生的形声文字,才是纯粹形声字。
77、文字史上常见的很微的差别,和改易的过程,叫做

、孳乳、转注、緟益。
78、拓墨方法源于
,产生的拓印本是中国印刷术里最早的历史。
79、秦汉时期有“秦书八体”之说,指: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

80、王莽时代的六书是:古文、奇字、篆书、佐书、缪篆、
7、西方的语言学与中国的文字学,是两个
的学科。
8、民国以来,所谓文字学,名义上虽兼包形音义三部分,其实早就只有
是主要部分了。
9、世界最古的三种文字:楔形文字、图画文字、中国文字都由
演进为文字。
10、纪元以前,中国曾有过璀璨的文化,使她的邻邦高丽、日本、
等都采用了她的文字。
11、
是由古代图画文字变成近代文字的唯一的仅存的重要材料。
大部分。
128、《中国文字学》
部分,从语言学以及世界各区域文字的宏观视野,阐述了中国文字学的范围及新
领域,评述了中国文字学的发展过程。
129、《中国文字学》
部分,首先推测中国原始语言概貌,然后剖析了关于中国文字产生的种种传统,
追溯了汉字的起源。
130、《中国文字学》
部分,是本书的的重点之所在。
131、在

81、在形式上最自由的是
文字。
82、绘画、锲刻、书写、印刷体字中,
是可以做标准用的,在文字学内的地位相当重要。
83、文字变化的历史中,主要的是
84、古文字中,
是很自由的。
的变化。
85、文字演化在理论上对着简易的目标前进,实际由繁而简和由简而繁,总是跟着
86、文字不但是致用的工具,要求处处适用,还要在书法上求美观,作者称为

65、唐兰先生认为,《说文》部首
字原。
66、文字画的名称,是
创立的。
67、文字画作为一个符号包含很多意义,也没有一定读法,
就属于这个阶段。
68、主张文字画的人,将文字的形体、声音、意义的发展看做为
69、由象形字所象分类,
把象形字分为正生和侧生两类。
的过程。
70、由象形字构造性质分类, 71、由象形字兼别类字分类, 72、我们所谓的象形文字只限
1、唐兰先生学术渊博,在学术领域中,其致力最久、贡献最大的是

2、《中国文字学》是一部用新的观点系统地研究汉字
的理论性专著。
3、关于文字的起源,唐兰先生认为,最初的文字是
4、在文字构成上,唐兰先生创立了

5、现在所知道的最早的字书应该是《尔雅》和
。 。
6、自西汉开始,文字学叫做“小学”,直到
,才把“小学”叫做“文字学”。
的出现,不仅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也意外成就了中国书法史上的一次辉煌。
154、 155、 文字。
为我国文字由古体转为今体的重要里程碑。 进行文字的统一,实行“书同文字”,“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将当时所有字体统一为一种书写
156、从汉字形体演变上来看,
是极其重要的一代。从书法发展上看,是以小篆光耀史册。
”。
B A.经学与史学 A A.字形 C A.仓颉作书 C A.六书说 B A.《左传》 A A.清末
B A.相同 C A.音韵 B A.义符 A A.安南
A A.中国文字
C A.夏朝
C A.《史籀篇》 A A.六国时 B A.石鼓文 B A.《凡将篇》
A A.西汉 B A.刘向 A A.六书 C A.仓颉 B A.二百一十四 A A.《训纂篇》 B A.《辨释名》 A A.《尔雅音义》 C A. 《声类》 A A.郑樵 B A.桂馥 A A.《殷虚书契考释》 C A.金石学 B A.金石学 A A.重字复合语 B A.重字复合语 A A.重字复合语 C A.附着复合语 B A.词 B A.语 C A.语
25、古文字学的第一本书是宋吕大临作的

26、第一个撇开《说文》系统,专用六书来研究一切文字的是

27、第一个以《说文》学者享有盛名的是

28、罗振玉作
建立了殷虚文字这一学科。
29、近代文字学由俗文字学和
两派组成。
30、
、《说文》学、古文字学属于古文字学
3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的“关关”称为
C.周 C.刘氏父子 C.八体 C.许慎 C.二百四十 C.《尔雅篇》 C.《韵集》 C.《韵集》 C.《考古图释文》 C.戴侗 C.朱骏声 C.《书契渊源》 C.字样学 C.字样学 C.集义复合语 C.集义复合语 C.集义复合语 C.集义复合语 C.语 C.词 C.词
87、文字的新体有两类,即新的写法和新字。新字大部分都是新创的

跑的。 。
88、文字演化得愈简单越容易

89、古人在文字发展中不断出现错误,
是以形体为主的中国文字的大弊。
90、
,在中国文字历史里,曾经不断地发展。
91、真正的古代文化,应该靠
来记载的。
92、在材料方面,石刻是
所独出的。
93、小篆在向来传说中,都推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