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二次1.4.2.1电站二次设计原则(1)电站以1回110kV出线接至220kV海东变。
电站的调度管理方式暂定由大理市调度中心调度。
电站按“少人值守”的方式进行设计,采用微机监控装置,可以实现遥控、遥测、遥信,按电网要求配置监测点等。
(2)电站监控系统采用以计算机监控系统为基础的集中监控方案。
(3)综合自动化系统采用开放式分层分布系统结构。
计算机监控系统应能满足全站安全运行监视和控制所要求的全部设计功能。
控制室设置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值班员控制台。
整个光伏发电站安装一套综合自动化系统,具有保护、控制、通信、测量等功能,可实现光伏发电系统及配电室的全功能综合自动化管理,实现光伏发电站与地调端的遥测、遥信功能及发电公司的监测管理。
本工程110kV设备、35kV配电装置、升压变、站用电源、逆变器等控制均纳入综合自动化计算机控制系统。
控制电源为直流220V。
计算机监控系统置主控站,一个当地监控主站和一个远方调度站,实现就地和远方(电网调度)对光伏电站的监视控制,其控制操作需互相闭锁。
1.4.2.2电气微机监控系统控制范围(1)计算机监控系统站级控制层操作控制操作控制指运行人员在单元控制室操作员工作站上调出操作相关的设备图后,通过操作键盘或鼠标,就可对需要控制的电气设备发出操作指令,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变位控制。
纳入控制的设备有:110kV断路器、隔离开关等电气设备的分、合闸;主变器有载调压。
35kV断路器的分、合闸;就地发电子系统逆变器低压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控制的执行结果反馈到相关设备图上。
其执行情况也产生正常(或异常)执行报告。
执行报告在操作员工作站上予以显示并打印输出。
(2)计算机监控系统间隔级控制层控制当计算机监控系统站级控制层停运或故障时,间隔级控制层能独立于站级控制层控制。
站级控制层和间隔级控制层的控制不得同时进行,在软件作相应的闭锁配置,并设有远方/就地切换开关以禁止间隔级控制层的操作,只有在站级控制层故障或紧急情况下将远方/就地切换开关切至“就地”位置时才能操作。
为了防止误操作,在任何控制方式下都采用分步操作,即选择、校核、执行,并在主控层设置操作员口令和监护员口令及线路代码。
间隔层的控制可以采用控制测量单元上的触摸按钮进行操作控制,控制测量单元有电气单元的模拟接线和实时状态。
在任何操作方式下,保证下一步操作的实现只有在上一步操作完全完成以后。
同一时间,输出设备只接受一个操作员站的命令,禁止其它操作员站的命令进入。
控制输出经过连接片投入退出。
运行人员发出的任何控制和调节指令均应在1秒或者更短的时间内被执行。
已被执行完毕的确认信息也于2秒内在LCD上反映出来。
1.4.2.3 电站自动化系统电站的综合自动化以微机保护和计算机监控系统为主体,加上其它智能设备构成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电站配置一套计算机监控系统,并具有远动功能,根据调度运行的要求实现对电站的控制、调节,本站采集到的各种实时数据和信息,经处理后可传送至上级调度中心。
1.4.2.3.1 计算机监控系统主要任务计算机监控系统的任务是根据电力系统的要求和电站的运行方式,完成对站内35kV线路、35kV开关柜、厂用变、升压箱变、控制电源系统、光伏发电设备及逆变器等电气设备的自动监控和调节,主要包括:(1)准确、及时地对整个电站设备运行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并实时上送。
(2)对电气设备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其安全运行和管理自动化。
(3)根据电力系统调度对本站的运行要求,进行最佳控制和调节。
1.4.2.3.2 计算机监控系统功能计算机监控系统设置如下功能:(1)数据采集与处理功能(2)安全监测和人机接口功能(3)控制和调整功能(4)数据通讯功能(5)系统自诊断功能(6)培训仿真和软件开发功能(7)时钟系统(8)语音报警功能(9)远程维护功能1.4.2.3.3 计算机监控系统结构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开放式、分层全分布系统结构。
整个系统分为电站层和间隔层,数据分布管理。
电站层采用功能分布结构,间隔层按监控间隔设置现地测控单元。
电站层和间隔层之间采用单以太网连接。
网络介质采用屏蔽双绞线及光缆。
1.4.2.3.4 计算机监控系统配置系统配置包括硬件配置和软件配置,本阶段主要考虑系统硬件配置。
电站层为电站实时监控中心,负责整个光伏电站设备的控制、管理和对外部系统通讯等。
按如下方案配置:(1)电站层配置a)主机/操作员工作站2套系统的主计算机完成对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管理,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管理、在线及离线计算、各图表曲线的生成、事故及故障信号的分析处理、语音报警、电话查询等功能。
操作员工作站配大屏幕单彩显、键盘、鼠标、打印机。
操作员工作站主要完成系统人机接口功能。
b)工程师工作站1套c)五防工作站1套d)远动通信装置2套实现计算机监控系统与上级调度中心的数据交换,同时实现计算机监控系统与电能计费系统、视频监控以及火灾自动报警等系统的通讯。
e)系统时钟1套采用GPS卫星同步时钟保证系统时钟同步。
(2)间隔层配置间隔层是光伏电站生产过程的基础,负责完成开关站设备、光伏发电系统设备的控制监视,根据被控设备的不同,各间隔层测控单元可分别完成各间隔设备的数据实时采集和控制操作,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分合闸操作,逆变器调节等,并与电站层实时通讯。
间隔层测控单元按间隔设置。
设置35kV出线测控保护单元、35kV集电进线开关柜测控保护单元、厂用变测控保护单元、公用测控单元、备自投装置。
光伏发电系统各电气设备设置相应保护测控单元。
所有间隔层测控单元均应设置必要的人机接口设备。
在脱离变电层时可独立承担本间隔的全部监控任务,任何一个间隔设备故障不影响其它间隔设备的正常工作。
1.4.2.3.5与光伏发电系统信息交换方式光伏发电系统的监控信息以通讯的方式接入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公用接口装置。
报警信号以I/O的方式接入公用测控单元。
调度指令通过通讯的方式下达给光伏发电系统的监控系统。
1.4.2.3.6 光伏发电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1)光伏发电区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光伏阵列、直流汇流箱、直流配电柜、并网逆变器、交流柜、箱式变。
(2)光伏发电区的监控配置如下:a)光伏发电系统中太阳电池组件不单独设监控装置,而是通过汇流箱对太阳电池组串的实时数据进行测量和采集。
b)直流汇流箱、直流配电柜、并网逆变器、箱式变均设有现地监控装置,对监控信号进行分析处理、故障诊断和报警并及时发现设备自身存在的问题。
逆变器室设数据采集装置对监控装置的实时数据进行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和处理结果以通讯方式传输到电站层,由光伏电站运行人员进行集中远方监视和控制。
(3)光伏发电系统的监控功能如下:a)汇流箱内设置直流熔断器、直流断路器、避雷器等。
汇流箱监控装置采集各路电流、电压等信号,对太阳电池组串及直流线路进行监控和管理。
b)逆变器的监控功能①逆变器LCD上显示运行、故障类型、实时功率、电能累加等参数。
电站运行人员可以操作键盘对逆变器进行监视和控制。
②逆变器就地监控装置可实现集中控制室微机监控的内容。
逆变器的保护和检测装置由厂家进行配置,如:低电压穿越、防孤岛保护、温升保护、过负荷保护、电网故障保护和传感器故障信号等。
保护装置动作后跳逆变器出口断路器,并发出信号。
③可查看每台逆变器的运行参数,主要包括:直流电压、直流电流、直流功率、交流电压、交流电流、逆变器机内温度、时钟、频率、功率因数、当前发电功率、日发电量、累计发电量、累计CO2减排量、每天发电功率曲线图。
④采用声光报警方式提示设备出现故障,可查看故障原因及故障时间,监控的故障信息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电网电压过高、电网电压过低、电网频率过高、电网频率过低、直流电压过高、直流电压过低、逆变器过载、逆变器过热、逆变器短路、散热器过热、逆变器孤岛、DSP故障、通讯失败。
c)直流柜内设置直流线路保护开关、电流表、电压表。
现地测控装置采集各路开关状态及电流、电压等信号,上传至逆变器室数据采集器。
d)箱式变内设测控装置,将箱式变内低压侧自动开关动作信号、变压器温度信号送至逆变器室数据采集器,实现与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互连。
1.4.2.4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1.4.2.4.1 设计原则(1)所有保护均选用微机型保护装置。
(2)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
1.4.2.4.2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配置(1)主变保护主变压器配置不同厂家、不同保护原理两套主保护(双重化配置)。
主变保护采用主、后备保护分开单套配置原则,含差动保护、高后备、低后备、非电量保护等。
(2)110kV线路保护装置老鹰岩光伏电站-海东变110kV线路两侧均配置一套微机型110kV线路保护,主保护配置光纤电流差动保护,后备保护配置三段式相间距离、三段式接地距离、接地方向电流保护及检同期检无压三相一次重合闸等。
(3)35kV线路保护测控装置本工程35kV线路保护采用一套保护与测控一体化装置,具体保护配置:两段式过流保护,过负荷保护、小电流接地自动选线等。
(4)35kV站用变压器保护本工程的35kV站用变压器保护拟配置有电流速断、过电流保护及非电量保护等。
(5)无功补偿装置进线保护在无功补偿装置进线柜上配35kV电容器保护测控装置,带两段式过流保护、过负荷保护、过电压保护和非电量保护。
(6)0.38kV进线及分段断路器测控装置380V进线及分段断路器配测控装置。
(7)并网逆变器保护并网逆变器为制造厂成套供货设备,具有低电压穿越能力及孤岛效应保护、直流过电压/过流保护、极性反接保护、短路保护、接地保护(具有故障检测功能)、交流欠压/过压保护、过载保护、过热保护、过频/欠频保护、三相不平衡保护及报警、相位保护以及对地电阻监测和报警功能。
(8)防误操作闭锁本工程全站使用一套微机防误操作系统,该系统与计算机监控系统进行通信联系,能对升压站内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刀闸和网门等进行五防操作闭锁。
(9)GPS系统本工程全站装设一套GPS装置,为站内运行需要准确时间的设备(测控装置、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等)提供时间基准。
(10)安全自动装置安全自动装置按接入系统要求配置一套故障录波装置,具备远传接口,可记录64个模拟量,至少128路开关量,预留安稳系统接口。
1.4.2.5控制电源系统1.4.2.5.1 直流控制电源系统直流控制电源系统设置1组200Ah蓄电池,1套充电/浮充电装置,单母线接线。
直流控制电源系统电压等级为DC220V。
在直流母线上设置一套直流绝缘监测装置,以监视直流系统绝缘及母线电压状况。
蓄电池设一套电池巡检装置。
1.4.2.5.2 交流控制电源系统开关站配置两套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UPS),单台容量为5kVA,自带蓄电池做为备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