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管桩施工监理细则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监理实施细则编制人:审批人:青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工程项目特点及编制依据 (2)第二章监理工作范围及监理工作重点 (2)第三章监理工作流程 (4)第四章施工阶段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监控手段 (5)第五章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13)第六章安全施工及注意事项 (17)第一章工程项目特点及编制依据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河滩淤积区域,且施工区域面积大,地形复杂,本工程场区土石填方量较大,施工范围内多水塘、冲沟、乱掘区等,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混凝土预制管桩,采用锤击法进行施工。
2工程特点(1)由于预应力管桩是工厂化生产,离心法成型,故混凝土致密,强度高,抵抗地下水和其他腐蚀的性能好。
(2)厂房静载和设备动载全部由桩基承受。
(3)管桩施工,必须满足设计单桩承载力的要求。
3编制依据: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3)、建筑地基与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2;4)、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6)、先张法预应力砼管桩GB13476-1999;7)、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图集)03SG409.8)、《地质勘察报告》9)、设计施工图10)、《监理合同》11)、《监理规划》12)、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第二章监理工作范围及监理工作重点第一节监理工作范围1检查施工单位预应力管桩实施性组织设计和施工工艺设计落实情况;2检查施工单位的原材料情况和桩机的情况;3检查施工单位的资质及分包单位资质情况;4检查岗位作业人员的资质和持证上岗情况;5测量复核桩位布置;6检查预应力管桩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7旁站预应力管桩沉桩过程,终压值和收锤标准、控制管桩垂直度和焊接质量等成桩质量控制。
以及桩帽施工质量控制、土工材料铺设质量控制。
第二节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要点1、审查施工单位填报的分包单位资格报审表(附执照、资质、安全生产许可及承建单位的主要技术人员的资质,管理人员是否到岗。
施工员、质检员、测量员、桩机司机、电工、焊工等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移机时应配备至少1名指挥人员;审查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建立健全。
2、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桩基专项施工方案、安全防护措施及应急预案;质量保证措施,工期保证措施和安全保证措施是否合理、可行并并对其进行审批。
3、核查施工方提交进场设备报审表。
桩机的选型和锤重应满足桩基施工要求和现场的实际施工条件;检查焊接设备应符合施工要求;4、施工前应设置测量基线与水准点,基线应设置在不受施工影响处。
管桩桩位应在施工图中对其逐一编号,做到不重号,不漏号,管桩桩位经测量定位后,应按设计图进行复核。
做到分包单位自检,总承包方复检,监理单位对测量定位成果进行检查(简称“两检一核”)无误后共同验收。
5、审查施工单位填报的管桩进场报验表,检查管桩合格证、有效期半年内的形式检报告等是否符合要求和齐全,在施工单位自检后,现场对其规格、型号及外观质量和尺寸允许偏差进行抽样检查验收第三节桩基施工阶段监理工作重点本专业工程监理工作重点是控制预应力管桩成品质量、预应力管桩桩位、垂直度、焊接、管桩的贯入度及成桩质量控制以及施工单位应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数量进行桩的承载力的承载试验。
1预应力管桩施工监理工作重点1.1预应力管桩均为工厂化生产,严格要求管桩生产企业,按有关技术规程、验收标准和设计要求生产合格的管桩节。
施工单位编制可行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中要求施工单位精心组织施工,施工设备需满足施工质量要求,审核预应力管桩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2检查打桩设备规格型号是否满足施工要求,桩机的架设需满足施工规范要求,管桩为单桩承载,应认真复核桩位。
2预应力管桩成品质量监理工作重点2.1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和预应力管桩质量的验收。
3预应力管桩监理工作重点3.1严格按验标及工艺要求控制各道工序质量,施工单位质检工程师自检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2检查预应力管桩的焊接质量和沉桩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3.3检查桩顶、桩底标高和单桩承载力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大应变动测和小应变检测。
3.4检查预制桩帽的质量。
要求施工单位桩头损坏部分应截去,桩顶不平时修切或修垫(钢筋砼桩)平整。
检查土工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第三章监理工作流程1预应力管桩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流程监理单位审查图纸→审查桩基施工组织设计→考察桩基制作单位→审查桩基分包单位→组织进行试装施工→做好桩基施工准备和组织安排→编制桩基施工监理实施细则2预应力管桩工程原材料、构配件及设备质量控制监理工作流程:监理工程师→检查原材料(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及进场后自检实验报告)→检查设备的出厂合格证或设备的运行状态→检查预应力管桩制作质量→签署构配件及设备进场验收单3施工阶段监理工作流程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流程施工工艺:桩位测量定位→桩机就位→吊桩→对中→焊桩尖→打第一节桩→焊接接桩→压第N节桩→送桩→打桩完成→测桩→(截桩)。
第四章施工阶段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监控手段第一节监理工作控制要点1审批施工组织设计监理要根据现场地形地貌、水文、工程地质等情况,审查施工场地布置方案,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工艺编制,施工单位保证质量的具体措施方案。
2桩位放线监理监理要复核建筑轴线、桩位、线路控制点、水准点,测量复核,满足要求后,施工单位才能施工。
详细控制要点如下:2.1按下列要求检查预应力管桩的测量工作:2.1.1预应力管桩施工前,应对预应力管桩所在位置的线路中线进行复核。
2.1.2预应力管桩施工定位点测设精度应满足施工要求。
2.1.3要求采用全站仪测定并放线定位。
3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和组织按规定如下3.1桩应由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报监理,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专职质量检查员等进行验收。
监理对全部主控项目(详见验收标准有关规定)进行检查,桩质量验收记录按验收标准规定表格填写。
第二节锤击法预应力管桩基础监理控制要点一、准备工作1、打桩前的准备工作(1)、场地要求:1)施工场地的动力供应,应与所选用的桩机机型、数量的动力需求相匹配,其供电电缆应完好,以确保其正常供电和安全用电。
2)施工场地已经平整,其场地坡度应在10%以内,并具有与选用的桩机机型相适应的地耐力,以确保在管桩施工时地面不致沉陷过大或桩机倾斜超限,影响预应力管桩的成桩质量。
3)施工场地下的旧建筑物基础、旧建筑物的砼地坪,在预应力管桩施工前,予以彻底清除。
场地下不应有尚在使用的水、电、气管线。
4)场地的边界与周边建(构)筑物的距离,应满足桩机最小工作半径的要求,且对建(构)筑物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2)测量放线:1)、)对施工场地的地貌,由施工单位复测,作好记录;2)、根据规划定点以及引测控制点,以及规划平面布置图、设计图纸,对建筑物相互间的尺寸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对本工程进行定位包括放出桩基线并定出桩位,设置水准点等。
(3)施工机具准备:准备好施工机具正式打桩前,应进行试桩,测试合格后进行大面积施工;桩机的选择应满足施工要求,应根据桩锤、落距,控制锤击数和贯入度。
(4)确定打桩顺序在确定打桩顺序时,应考虑桩对土体的挤压位移对施工本身及附近建筑物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桩的中心距小于4倍桩的直径时,就要拟定打桩顺序,桩距大于4倍桩的直径时打桩顺序与土壤挤压情况关系不大。
打桩顺序一般分为:逐排打、自中央向边缘打、自边缘向中央打和分段打等四种。
3、检查预应力管桩的质保资料:(1)水泥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规定,水泥标号不宜低于42.5号。
水泥出厂应有合格证和试验单,施工单位按规定进行复试,合格后才能使用。
(2)钢筋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钢筋》的有关规定。
钢筋、钢绞线必须有出厂质量保证单和试验报告单,钢筋每60吨为一检验批,不足60吨也为一检验批。
(3)粗、细骨料及外加剂的质量标准应符合预制管桩的制作要求。
(4)监理人员对原材料质量有怀疑时,可随时要求施工单位复试,监理单位亦可取样进行平行试验或送检。
4、检查预制桩的实体:质量预应力管桩尺寸允许偏差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监理单位按监理规划的要求进行监理,采取跟踪监理,抽样检测,旁站监理,记录确认和验收签证等手段。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质量控制工作,其重点为:1、桩的起吊、运输和堆放:1.1管桩堆放场地应坚实平整,并有排水措施;1.2管桩应按不同规格、长度及施工流程分类堆放,严禁混堆;1.3场地许可时宜单层堆放,需叠层堆放时,最下层宜在距两端0.21L位置放在垫木上,垫木支点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底层最外缘管桩的垫木处用木楔塞紧。
1.4现场堆放层数不应超过三层;2、定锤、吊桩质量控制要求:桩插入土时应校正其垂直度,偏差不超过0.5%;在桩的自重和锤重作用下,桩沉入土中一定深度而达到稳定,这时应再校正一次垂直度,即可进行打桩。
利用两台经纬仪控制桩的垂制度。
两台经纬仪位置与预制桩位置构成直角。
3、打桩:打桩时应“重锤低击” 。
开始打要用小落距(一般为0.6m左右),入土一定深度(约1~2m)后再全落距击打,这样桩尖不易产生偏移。
打混凝土管桩时,最大落距不大于1.5m,实心桩不大于1.8m。
桩尖碰到孤石或硬夹层时,落距不大于0.8m锤击过程要连续,速度要均匀,间歇时间不要太长。
4、送桩:尽量不要采取送桩,因为送桩易造成桩倾斜,影响打桩质量,如果桩位较密,可采用跳打法及隔一只桩打一只,防止桩间土侧向压力导致桩倾斜。
当最后一节桩打到桩顶接近地面时,无法靠桩锤直接将桩打到设计标高时,需借助送桩器将桩打到设计标高位置。
送桩深度需在打桩前确定好。
为了消除桩身反弹一般比原计算深度再超送50mm。
5、接桩:一般砼预制桩接头不宜超过2个,预应力管桩接头不宜超过4个。
应避免在桩尖接近硬持力层或桩尖处于硬持力层中时接桩。
接头的连接方法有三种:焊接法、浆锚法和法兰接桩法。
浆锚法适用于软弱土层。
5.1管桩的接桩采用桩端板焊接法,焊条的选用应符合设计和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接桩焊接除应满足《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181的要求,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0m上下节桩轴线的偏斜控制在3‰~5‰之内,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桩长的0.1%;—6点,待上下节桩固定后拆除导向箍,再分层施焊,施焊应由两个持证上岗的焊工对称进行;饱满,其外观质量应符合二级焊缝的要求。
6、打桩测量和记录预应力管桩施工测量与记录重点:△每沉1m所需的锤击数△下沉接近设计标高时,每阵(10击)的贯入度△桩顶标高(水准仪)打桩过程中常通过两台经纬仪来控制桩身垂直度,要求两台经纬仪与直立的管桩构成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