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数与除法》

《分数与除法》

分数与除法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9页例1和例2。

教材简析:
《分数与除法》这一教学内容是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授课内容,本节课承接了分数的意义等知识,主要是引导学生发现、归纳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解法。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既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分数的意义,又为今后学习分数与小数互化等内容做好知识的铺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探索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并能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每份是几分之几,每份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分析、
推理等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现到知识分享的乐趣。

教学重点:归纳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分并解决“每份是几分之几?每份是多少?”这一类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每个小组准备3个完全相同的圆和一把剪刀,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口答。

(1)出示卡片,问:表示什么意思?6个饼把它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多少个?
(2)把2个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
2、计算出下列算式的商。

6÷3= 2÷2= 1÷2=
(设计意图:在口算题中复习了分数的意义,是为下面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作了知识上铺垫准备,起到唤起记忆的作用。

而计算题是两道整数除以整数,但商不是整数的除法算式,通过学生遇到问题,迫于解决问题的学习欲望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二、操作探究、发现关系
1、准备题
(1)课件出示题目,直接提问。

(1)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除号相当于分数中的(),( )不能为零。

本堂课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中的第二节新授课,属于一节概念课。

而概念课的教学大家都知道,讲多了听着乏味,讲得少就不明白。

为了克服这些难题,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注重以下几点:
1、注意了本课时在单元中的衔接,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之一。

而本节课的学习是建立在除法和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的,因此,课的开始我先进行了一个非常短的复习提问,主要对上节课所学的分数的意义进行一个简短的回顾。

随后又通过“学校吃早餐饼”的小故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分饼”、“分蛋糕”进一步复习了除法和分数的意义,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本节课的数学知识。

2、学生参与了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收获知识、发展能力。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体现这一理念:本节课我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在小组合作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与人交流,动手操作。

教学整个过程注重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在主动的、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