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 学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共30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答1-20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21-30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一1 C —12 N 一14 O 一16第Ⅰ卷(客观题 共50分)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2.关于仪器的用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B .铁架台可以用来固定装置 C .量筒可以用作溶解食盐的容器 D .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液体3.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A .将容易吸水的物质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量 B .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C .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D .滴加液体时,滴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壁 4.把鸡蛋放在下列某物质中。
可以制作“无壳鸡蛋”。
该物质是 A .食盐 B .白酒 C .食醋 D .酱油5.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
下列关于水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水是有许许多多水分子聚集而成的B .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 .游泳池中的水属于混合物D .软水是纯净物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 .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分子和原子C .气体易被压缩,说明构成气体的分子在不断运动D .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7.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
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 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 正常需水量。
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C .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D .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在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D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B.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D.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产生白烟9.2008年奥运会“祥云”火炬中燃料燃烧后火焰颜色具有较好的可视性,而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x H8+5O23CO2+4H2O,则x的数值是A.1 B .2 C.3 D .410.一瓶无色透明的液体,经过分析只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那么这瓶液体A.一定是化合物B.一定是混合物C.可能是化合物D.可能是单质11.“神舟7号”上天后,新一代长征二号F火箭的推进剂将换成无毒、无污染的全液氧煤油推进剂。
现有的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C2H8N2)推进剂有一定的腐蚀性和毒性,推力小,成本高,即将面临淘汰。
偏二甲肼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 === 3N2+4H2O+2CO2。
据以上内容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偏二肼和液氧都具有可燃性B.偏二肼燃烧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总和为11C.四氧化二氮和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都是+4D.推进剂的改进有助于改善环境,保护环境12.已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液氢氢气B.干冰冰C.金刚石石墨D.二氧化硫三氧化硫13.下列概念中,后者不包含前者的是A.非金属、单质B.物质、纯净物C.氧化物、含氧化合物D.化合反应、化学反应14物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A 空气和氮气燃着的木条B 葡萄糖和绵白糖灼烧看颜色C 氧气和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D 硬水和软水肥皂水15.现有仪器烧杯、试管、广口瓶、铁架台、集气瓶、止水夹、酒精灯、玻璃片、燃烧匙、带导气管的橡皮塞,从缺少仪器的角度考虑,下列实验不能进行的是A.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B.制取氧气C.制取二氧化碳D.浑浊的水过滤16.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I2O5+ 5CO==== I2+ 5CO2,根据生成CO2的多少,可以判定CO的含量。
关于这个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I2O5中碘元素的质量等于生成I2的质量B.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的CO2中氧原子的总数C.反应物所含元素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一定相同D.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质量比等于生成I2和CO2的质量比1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 .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D .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 g18.硫、氧、铁三种元素两两组合,能形成的化合物A .只有2种B .只有3种C .只有4种D .有4种以上19.分子数均为6.02×1023个的H 2、N 2、CO 的质量比是A .1∶1∶1B .2∶2∶1C .1∶14∶14D .1∶7∶720.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 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金刚石 石墨 C 60 碳纳米管A C .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 2D .这四种物质的结构中都是每个碳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21.形态各异的物质可按一定规律分类。
现有A .高锰酸钾B .液氧 C .石灰水 D .氯化钠 E .干冰 F .水银 六种物质,请选用各物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 ▲ ,(2)含有氧分子的是 ▲ ;(3)属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的是 ▲ ;(4)属于由离子构成的不含原子团的化合物是 ▲ ;(5)属于氧化物的是 ▲ 。
22.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用A 代替“大于”,B 代替“小于”,C 代替“等于”,请分别选用“A ”或“B ”或“C ”填空。
(1)空气中气体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 ▲ 氮气; (2)地壳中元素含量:铁 ▲ 铝; (3)核外电子总数:氖原子 ▲ 铵根离子; (4)含铁质量分数:氧化亚铁 ▲ 氧化铁;(5)通常状况下的液体体积:100 mL 酒精与100 mL 水混合 ▲ 200 mL 。
第Ⅱ卷(主观题 共50分)23.(14分)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1)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 ,观察到的现象是 ▲ 。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 ,该反应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5220 2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1 285金刚石 石墨 C 60 碳纳米管属于 ▲ 反应类型。
(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反应, ▲ 。
(4)电解水 ▲ ,正极上收集到的是 ▲ 气,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 ▲ 。
(5)点燃红磷 ▲ ,该反应属于 ▲ 反应类型。
24.(3分)数字在化学式不同部位可表示不同的意义:①表示微粒的数目 ②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③表示离子的电荷数 请你判断下列化学式中的“2”分别可以表示上述哪种含义?(填序号)(1)Mg 2+▲ (2) 2CO ▲ (3) ▲25.(3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全国人民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为确保大地震之后无大疫,卫生部门用优氯剂、漂白粉等对饮用水等进行消毒。
(1)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
(2)ClO 2 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成功研制出制取ClO 2 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如下:试回答:ClO 2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6.(5分)高锰酸钾是日常生活常用的一种杀菌剂,它是一种紫黑色固体,取少量固体放入研钵内做如下图实验,试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填空。
(1)在上述实验中,步骤 ▲ (选填实验步骤的序号)说明物质是可分的,步骤④中溶液几乎变为无色,溶液中溶质微粒 ▲ (选填“是”或“不是”)变得更小了。
(2)在溶液中含有钾离子、高锰酸根离子和水分子,请分别用化学符号表示▲ 、▲ 、▲ 。
27.(12分)(1)我们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获得氧气。
如:A .电解水B .分离液态空气+2BaCO 3C .加热高锰酸钾D .分解过氧化氢E . ▲ 。
相信你在E 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2)若用右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 ②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 ,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上: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选填“甲”或“乙”);若用丙装置干燥生成的氧气,丙中盛放能吸水的浓硫酸,气体应从 ▲ (选填“a ”或“b ”)端导入。
(4)我们还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产生二氧化碳。
例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是(写物质的名称) ▲ 和 ▲ ,化学方程式是 ▲ , 是否能用甲装置来制取? ▲ (填写是或否)。
28.(2分)资料显示: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氧化铁对氯酸钾分解放出氧气的反应有无催化作用,他们用如甲图所示的装置做了如下实验:将两份质量相等的氯酸钾分别放入两支一大一小的试管中,向小试管中加入氧化铁且均匀混合,充分加热至没有气体放出,加热过程中,同时测定两支试管放出氧气的时间和氧气的体积。
实验结束后,将所测数据绘制成乙图所示的曲线,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回收了氧化铁,发现其质量没有改变。
(1)实验中采用甲图所示的“套管式”加热装置的目的是 ▲ ;(填写字母编号)A.增加大试管中产生氧气的量B.对比实验,获得正确的结论C.使大试管内的氯酸钾先分解(2)分析乙图曲线,能够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 。
(填写字母编号)A.小试管中固体分解放出氧气所需的温度比较低B.小试管中固体分解放出氧气的速率较快C.大小试管中固体完全分解放出氧气的体积相同D.大试管中固体完全分解放出氧气的体积比较多29.(3分)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总结规律要严谨、全面、科学。
写出下列排列中的规律。
(1)CO H 2O NH 3 CH 4 C 2H 4 P 2O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气体积反应时间氯酸钾和氧化铁氯酸钾(2)NH3N2NO NO2HN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