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质的认识
进入大学的校园快两年了,两年的大学生活让我学得了很多东西,大学内精彩纷呈的娱乐生活和忙绿的学习生活让我受益匪浅。
两年的大学生生活也是我对大学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就让我浅谈一下我对大学本质的认识。
大学的本质和大学生的使命并没有一定的绝对答案。
记得有篇文章说没有大学人类照样可以发展,可以人们的视野不会变大,人会更加功利而不思考一些形而上的东西。
所以大学的本质是提升人类素质,探究人类本质。
真正的大学生就是学习知识,学会研究方法的人。
目前大学的概念,是指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才能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而后把知识运用到管理好家庭、家族、治理国家,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这,恐怕是大学教育的本质所在。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点十分鲜明,但人格中的缺陷问题也随时代的发展日益凸显,特别是利己主义的彰显。
读大学的主要原因是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只有读大学,才能有机会去修炼自己,去积累资本
“大学”最早出现在8世纪末,它是社会找到全方位知识的进路。
“大学”的拉丁文名字Uni-versitas,是由Versus“趋向”和Unum “一”合成,是“合众为一”的涵义。
当时的先知先觉之士,意识到到长久以来的“养士”之风,固然可以集结“知识分子”,但是,如何聚集“知识”?“知识”究竟有多少?如何能有全方位的知识进路?当时聪明才智高的人,他们在圣经中的《旧约.创世纪》中,诠释人的三重祝福。
首先是:人的灵魂是上帝的肖像;第二重是:亚当获赐"伴侣";第三重是:上帝将天上飞的鸟、地上走的兽、水中游的鱼都交与人类管理,人类成了“万物的主人”。
当时的学者们依照这三重祝福,认为知识应该包括“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物”三个面向,因而界定“大学”的统一知识,于是大学三学院:人文学院、社会学院、科学学院的规定因而形成。
不过学者们发现,在人类历史的潮流中,尚有两大行业没有包含到“大学”之中,那就是“教士”和“医生”,前者关怀人的灵魂,后者关怀人的肉体。
于是除了人文、社会、科学三学院之外,再加上神学院和医学院,就成了综合大学的模型。
十三世纪初,当巴黎大学、牛津大学、撒拉曼加大学创立之初,一、二年级的“初阶”是以人文为主;因此人文学院的文、史、哲三系就是大学的“通史”,全校同学都“必修”。
三、四年级的“进阶”则是学生可以深入自己爱好的科目。
1、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
通常设有许多专业,再由几个相近的专业组成系。
这里的专科的含义是专门科目,如医科大学、农业大学、林业大学、药科大学、商科大学、高新科技大学等。
现代大学的概念,来自英文university(A
university is an institution where students study for degrees and where academic research is done)。
2、原为《礼记》中的一篇。
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
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
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
3、[古]∶聚集在特定地点传播和吸收高深领域知识的一群人的团体。
大学生活是如此美好,资源丰富,青春年少的我们应该奋发图强,努力学习,充分利用大学里的一切资源,打造优秀的自己,为将来进入社会打拼积累资本,奋斗吧!!
形
势
与
政
策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09-1
徐昌盛
学号:5409010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