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献读书报告医学文献读书报告部分均要求宋体小四号,西文字体要求Times Ne Roman。
总字数以2500~3000字为宜。
附件b:读书报告PPT制作要求1、PPT报告的内容应与读书报告原文内容一致,按照题目与关键词、前言、文献查证、结论、参考文献五个部分的内容进行汇报。
2、PPT中需标注出对应的参考文献(如下图所示),且序号与读书报告中的参考文献一致。
3、可以在PPT中适当添加相关的图片、图表或超链接内容。
4、报告内容重点突出。
附件:读书报告评价标准姓名:科室:工号:入院题目:? 附件4 寻找“最美护士”摄影比赛方案值201X年“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医院决定在全院范围内寻找我院最美护士、捕捉护士最美瞬间摄影比赛,旨在倡导、弘扬我院护理人员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具体活动方案如下:一、参选方式:科室、同事、个人自荐。
二、报名要求:1.参赛人员可用数码相机、高像素手机进行拍摄;摄影作品应贯穿活动精神、主题突出、角度独特、积极、健康、真实;3.摄影作品内容为护士日常工作(如:为患者提供治疗、宣教、评估、生活照护、进社区等服务);4.每张摄影作品附参赛宣言。
三、报名请参选人员于201X年4月18日(周五)17:00前,将电子版摄影作品发送至邮箱jfzmhs@163.。
四、评选方式:由医院宣教处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评选,评选出济医附院“最美护士”摄影作品设臵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 名,优秀奖若干名。
附件5 以“护患手牵手爱心在行动”为主题征文比赛的通知为进一步拉近我院护患之间的距离,充分体现我院护士与患者之间和谐的护患关系,值“5.12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现面向全院范围内征集以“护患手牵手、爱心在行动”为主题的文章,具体方案如下:一、征文主题:护患手牵手爱心在行动。
二、参赛对象:全院护理人员自愿参加三、征文要求:1.征文要求内容真实,护理人员从不同视角,结合日常工作及个人身心体会,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征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3.文章电子版要求A4纸张,标题为宋体、二号,正文为仿宋、小三,行距为24磅,篇幅为800~201X字;4.征文为作者本人创作,严禁抄袭,如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四、活动以科室为单位,征文于201X年4月18日(周五)17:00发至jfzbs@163.,由医院文化与建设办公室组织评审专家进行审阅评比。
五、评选标准:1.主题内容:(1)选材是否紧扣主题,是否丰富生动;(2)文章内容与主题是否统一;文体结构:(1)选材角度是否新颖,观点表达是否清晰;(2)文章布局及结构是否严谨、清晰;(3)语言表达是否流畅3.抒发真情实感:行文中是否有感人实例等亮点。
篇五:文献阅读报告通信工程学院毕业设计文献阅读报告题目_______________ 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教师签字)指导教师职称:日期:年月日超声波治疗文献阅读报告1 课题背景及意义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物理学上发现了压电效应与反压电效应之后,人们解决了利用电子学技术产生超声波的办法,从此迅速揭开了发展与推广超声技术的历史篇章。
1922年,德国出现了首例超声波治疗的发明专利。
1939年发表了有关超声波治疗取得临床效果的文献报道。
40年代末期超声治疗在欧美兴起,直到1949年召开的第一次国际医学超声波学术会议上,才有了超声治疗方面的论文交流,为超声治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6年第二届国际超声医学学术会议上已有许多论文发表,超声治疗进入了实用成熟阶段。
八十年代俄罗斯开发出磁致伸缩原理的超声外科手术仪。
日本住友公司为避免刀具容易断裂问题采用无齿刀具,相比有齿刀具,无齿刀具寿命大大得到延长。
国内主要是清华大学对超声骨科手术进行研究。
美国Vallelab公司采用磁致伸缩换能器进行外科吸引,法国、英国、德国等相继推出压电陶器换能器的超声吸引器,意大利推出了超声脂肪吸引等产品。
美国强生公司于九十年代初期开始致力于超声止血手术并推出“Uitrai—sion”超声止血刀主要用于切割软组织和血管,近年,强生GEN300数码超声切割止血刀被广泛用于医院各手术科室。
国内在超声治疗领域起步稍晚,于20世纪50年代初才只有少数医院开展超声治疗工作,从1950年首先在北京开始用800KHz频率的超声治疗机治疗多种疾病,至50年代开始逐步推广,并有了国产仪器。
公开的文献报道始见于1957年。
到了70年代有了各型国产超声治疗仪,超声疗法普及到全国各大型医院。
40多年来,全国各大医院已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资料和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超声体外机械波碎石术和超声外科,是结石症治疗史上的重大突破。
如今已在国际范围内推广应用。
高强度聚焦超声无创外科,已使超声治疗在当代医疗技术中占据重要位置。
而在21世纪超声聚焦外科已被誉为是21世纪治疗肿瘤的最新技术。
超声技术在医疗方面的独特疗效已得到医学界的普遍认可,并越来越被临床重视和采用。
国内外医学专家利用超声技术在治疗肢体软组织损伤、肢体慢性疼痛康复、肢体运动康复方面积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并把超声治疗拓展到中医科、骨科、外科、内科、儿科、肿瘤科、男科、妇产科等,在临床得以广泛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近年来,超声治疗技术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并在若干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临床研究表明。
一定剂量的超声波辐照可以导致生物体系不同结构层次上各种各样的生物效应,对一些病症有明确的治疗作用。
基于这种效应,临床上发展了多种超声波疗法。
如:一般超声理疗法、超声药物透入疗法、超声——电疗法及超声外科等,这些疗法的出现与发展,使超声治疗在当代医疗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 超声波治疗介绍1 简介高于201X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将超声波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称为超声波疗法。
超声波是一种声波,超过人耳的听觉界限的声波。
声源的机械振动能引起周围弹性介质的振动,振动沿着介质由近及远地传播,形成机械波—声波。
频率500~2500千赫的超声波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理疗中常用的频率一般为800~1000千赫。
超声波疗法的使用范围日益广泛,已远远超过理疗科原来的一般疗法,如超声治癌、泌尿系碎石及口腔医学的应用等,因此超声波疗法的概念应有广义的(包括各种特殊超声疗法)及狭义的(指理疗科常用的无损伤剂量疗法)两种。
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超声波不仅用于治疗,还已广泛用于诊断、基础及实验医学、因此已有“超声医学”之称。
2物理特性超声波与声波的本质相同,都是物体的机械振动在弹性介质中传播所形成的机械振动波。
超声波的传播1.因声波是物质传播能的一种形式,所以其传播必须依赖介质,而在真空中则不能传播,此与光波、电磁波不同。
超声波向周围介质传播时,产生一种疏密的波形。
这种连续的压缩层和稀疏层交替形成的弹性波和声源振荡的方向一致,是一种弹性纵波)。
由于超声波具有非常短的波长,可以聚集成狭小的发射线束而呈束状直线播散,故传播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3.传播速度声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特性有关,而与声波的频率无关。
声波的传播速度都随介质温度的上升而加快。
4.超声的吸收与穿透:超声在介质中传播时,强度随其传播距离而减弱,这说明超声能量被吸收,超声的吸收与介质的密度、粘滞性、导热性及超声的频率等有关。
超声在气体中被吸收最大,液体中被吸收较小,固体中吸收最小,在空气中的吸收系数比在水中约大一千倍。
且介质的吸收系数又与超声波频率的平方成正比,因而高频超声在空气中衰减异常剧烈,所以在治疗中声头下虽是极小的空气光泡,也应避免。
在实际工作中常用半价层或半吸收层来表明一种介质对超声波的吸收能力。
半吸收层是指超声波在某种介质中衰减至原来能量的一半时的厚度。
半吸收层厚度大,表示吸收能力弱,不同组织对同一频率的超声波其半吸收层值不同,如频率300千赫的超声波,肌肉半吸收层值为3.6厘米,脂肪为6.8厘米,肌肉加脂肪为4.9厘米。
同一组织对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吸收也不同,超声频率愈高吸收愈多,穿透愈浅,如90千周的超声能穿透软组织10厘米,1兆周的超声将穿透5厘米,而4兆周的超声只穿透1厘米深度。
因此,常用于理疗的超声波选用8000千周秒,穿透深度为5厘米左右。
5.折射、反射与聚焦:超声波由一种介质传播至另一种介质时,将在界面处一部分反射回第一种介质(反射),其余透过界面进入第二种介质,但会发生传播方向的偏转(折射)。
声波在界面被反射的程度决定于两种介质的声阻差及入射角的角度。
入射角越小,反射角就越小,超声能量反射越少,作用效率越高。
声阻差越大,反射程度也越大,(介质的密度和声速的乘积叫介质的声阻)。
声头与空气间反射近于100%,所以超声治疗时需用石腊油等作接触剂,以减少反射。
实验证明,由声头进入组织的超声能量只有35~40%,而60~65%被反射。
由于空气与组织间的反射,使大量超声能丧失,所以超声波不能通过肺和充气的胃肠。
基于超声传播的反射、折射原理,采用透镜及弧面反射而将声束聚焦于焦点上以产生强大的能量,而治疗某些疾病,如用集束超声波破坏脑部肿瘤等。
超声波的声场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空间范围即介质受到超声振动能作用的区域叫超声声场。
超声因其频率高,具有类似光线的束射特性,在接近声头的一段为几乎平行的射束,称之为近场区。
其后射束开始扩散,称之为远场区。
由于超声场的这种特性,为克服能量分布的不均,在治疗时声头应在治疗部位缓慢地移动。
超声声场描写超声声场的主要物理量有声压和声强。
1.声压: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使介质内部发生有节律的疏密变化,这种疏密变化形成了压力变化,即声压。
代表超声波的强度。
声压与超声波的频率和振幅成正比,与声阻成反比。
声强:为单位时间内声能的强度,即在每秒内垂直通过每平方厘米面积的声能。
常用测量单位是瓦特厘米2(Wm2)。
临床常用治疗剂量为3Wm2以下。
超声波的发生产生超声波有各种方法,主要用压电式超声发生器,它是根据压电效应的原理制成的。
具有压电效应性质的晶体受到压缩或伸拉时在其受力面上就会产生数量相等而符号相反的电荷,这种物理现象称为压电效应。
3超声波的生物物理特征机械作用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运动,使介质内部发生有节律的疏密变化,这种疏密变化形成了压力变化,能对人体组织细胞产生微细按摩作用。
微细按摩作用是超声波治疗疾病的最基本的机制。
这种对细胞的微细按摩作用可以改变组织细胞的体积,减轻肿胀,改变膜的通透性,促进代谢物质的交换,改变细胞的功能,提高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
所以治疗某些局部循环障碍性疾病,如营养不良性溃疡效果良好。
有人观察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下,脊髓反射幅度降低,反射的传递受抑制,神经组织的生物电活性降低,因而超声波有明显镇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