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地理专题练习
地壳运动规律
【易错雷区,步步为赢】
下图为四幅地貌景观图。
读图,完成1~2题。
1.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A.甲B.乙
C.丙D.丁
2.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A.甲B.乙
C.丙D.丁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运动造就了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基本形态。
回答3~4题。
3.下列地区中,不属于印度洋板块的是()
A.澳大利亚大陆B.阿拉伯半岛
C.斯里兰卡岛D.中南半岛
4.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
A.海岭和海沟B.岛弧和海沟
C.海岭和裂谷D.岛弧和裂谷
读图,完成5~6题。
5.该图片中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D.冰川侵蚀
6.该地貌景观发育的基础岩石是()
A.花岗岩B.玄武岩
C.石灰岩D.大理岩
读“某地地貌景观及其沿MOQ一线还原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7~8题。
7.字母所示区域,属于向斜山的是()
A.M B.O
C.P D.Q
8.根据地质构造示意图分析,该地()
A.花岗岩层广布并且出露地表
B.地壳水平运动作用不强烈
C.大部分地层有整体抬升过程
D.内、外力作用均比较明显
图甲为“某地貌景观图”。
为解释该景观的主要成因,教师在教学时进行了如图乙的演示。
读图,完成9~10题。
9.该景观的地质构造类型是()
A.地堑B.地垒
C.断层D.褶皱
10.教师演示了()
A.板块挤压碰撞B.岩块断裂上升
C.岩层水平挤压D.外力侵蚀搬运
11.有关黄土高原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力沉积B.流水沉积
C.流水侵蚀D.地壳抬升
国土资源部在广西西北部乐业县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时,发现了一处世界地质奇观——乐业天坑群。
在20平方千米范围内已发现有天坑28个。
在全世界13个超大型天坑中,分布在乐业的就有7个,其代表是大石围,如图所示。
大石围底部发现有两条宽7~13米的地下暗河,是广西目前流量最大、流程最远的地下暗河之一。
读图,完成12~13题。
12.形成乐业天坑的地质作用是()
A.流水沉积B.流水溶蚀
C.火山喷发D.断裂下陷
13.下图中各地貌形态与乐业天坑成因一致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名师点睛,易错起源】
易错起源1.内力作用与地貌
例1.花岗岩是一种结构致密、无孔隙、流纹及层理结构的岩石。
其形成与已有岩石遭遇高温、高压无关,裸露区常形成独特的“石蛋”地貌。
甲图所示“石蛋”体型巨大,表面光滑,无明显棱角。
据此完成(1)~(2)题。
甲
乙
(1)形成“石蛋”的岩石属于乙图中的()
A.a B.b
C.c D.d
(2)与该地貌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①岩浆活动②变质作用③地壳运动④搬运堆积⑤风化侵蚀
A.①③⑤B.①②③
C.②③④D.③④⑤
【变式探究】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河谷()
A.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B.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
C.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
D.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
(2)图中()
A.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
B.③处地层断裂下陷
C.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
D.甲地适合聚落的发展
易错起源2.外力作用与地貌
例2.我国太行山东侧发育有嶂石岩地貌。
图1是某处嶂石岩景观的素描图,呈现出自上而下呈三级阶梯状的陡崖,其形成过程如图2中的①~④所示(图例Ⅰ~Ⅳ分别代表不同岩层)。
读图完成(1)~(3)题。
图1 图2
(1)图例所示岩层中,岩性最松软的是()
A.ⅠB.Ⅱ
C.ⅢD.Ⅳ
(2)该处三级陡崖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
C.地壳抬升D.冰川侵蚀
(3)下列地貌的形成过程,与图2类似的是()
A.华山陡崖B.海蚀崖
C.雅丹地貌D.峡湾地貌
【变式探究】下图是位于大渡河畔的泸定县城卫星三维图片,图中甲处为某开发商新建楼盘,箭头表示河流流向。
读图,完成(1)~(2)题。
(1)泸定县城所在地的地貌类型属于()
A.河漫滩B.冲积扇
C.沙洲D.三角洲
(2)对甲处楼盘选址的评价,正确的是()
A.位于凸岸,易受河水侵蚀坍塌
B.位于凹岸,易受河水侵蚀坍塌
C.位于凸岸,泥沙淤积,不易坍塌
D.位于凹岸,泥沙淤积,不易坍塌
【易错练兵,虎口脱险】
普陀山位于钱塘江口、舟山群岛东南部海域,古人称之为“海天佛国”“人间第一清静地”。
普陀山是燕山运动晚期的花岗岩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经风化侵蚀,沿垂直高角度切节理发育,四周山体崩塌,形成的众多孤峰突兀的风景地貌。
据此完成1~2题。
1.普陀山主要由图乙中的哪类岩石组成()
A.A类岩石B.B类岩石
C.C类岩石D.D类岩石
2.图甲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A.海浪侵蚀B.冰川溶蚀
C.风力侵蚀D.风化作用
下图中的左图为某区域海拔400米以上的某地表形态相对高度等值线图(数值越大,相对高度越大),右图为该区域400米以下的岩层剖面局部图。
读图回答3~5题。
3.左上图中显示的地貌最有可能是在下列哪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的()
A.流水的搬运作用B.流水的堆积作用
C.风力的堆积作用D.风力的侵蚀作用
4.从右上图中的岩层剖面图看,该区域最有可能是()
A.背斜B.向斜
C.地垒D.地堑
5.右上图中甲岩石最有可能是()
A.玄武岩B.页岩
C.板岩D.大理岩
河西走廊是中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绿洲沙漠化日趋严重。
下图为河西走廊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最有可能是流动沙丘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7.河西走廊中的绿洲主要分布于()
A.河流上游地区B.山麓地带
C.冲积扇D.河流出山口
8.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岩石风化增强
B.冬季风势力增强
C.绿洲地带水源枯竭
D.降水减少,雪线升高
下图示意长江口部分沙岛群演变过程。
读图完成9~11题。
9.1880~1945年,①②③④四处侵蚀速率大于堆积速率的是()
A.①处B.②处
C.③处D.④处
10.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推测,长江河口地区一百多年来()
A.河口不断拓宽,河道不断变深
B.海水侵蚀作用大于河流堆积作用
C.北航道航行条件始终好于南航道
D.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
11.近年来长江口水下沙洲淤积速度变慢,其原因可能是流域内()
A.河流输沙量增大
B.湖泊面积减小
C.植被覆盖率提高
D.降水强度变大
12.下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
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
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 000米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
读图回答问题。
(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
(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
(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给古老的丝绸之路带来了新的外延与内涵,给中国以及寻求发展的沿途各国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未来。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煤化工、多晶硅、风电制造、平板玻璃、船舶制造等产业逐步被列入产能过剩行业。
南亚是“一带一路”中“海上丝绸之路”所经过的重要地区,为化解我国产业转移和过剩产能,提供了广阔的战略迂回空间。
(1)简述H海的面积变化趋势及原因。
(2)简述甲荒漠和乙荒漠形成原因的差异。
(3)比较图中①②两处流水作用的主要差异并简析其原因。
(4)试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产能过剩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