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月容易爆发苏北地区洪泽县、泗阳县、邳州市、新沂市、宝应县、高邮市等地区养殖草鱼一龄鱼种较多。
与往年相比,2005年的鱼种养殖疾病比2004年难治疗,经过笔者的现场诊断及大量的临床治疗效果总结,现就鱼病发生的症状、原因及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养殖户朋友借鉴。
症状:死亡鱼种规格大都在8-15厘米左右,表观体外部分完好,无脱鳞、烂鳍、烂尾的现象;鳃丝颜色呈猪肝色或是偏紫黑色;鳃丝压片镜检无寄生虫;肝脏组织正面末端有红色斑点,背面有大的浅绿色斑点;胆囊表观银灰色包膜脱落,偏黑色;肠道完好,后肠内粘液较多;死亡个体有大量腹水,濒临死亡个体有轻微的腹水。
死亡数量大都在每天300-600尾/10亩鱼塘,施用二氧化氯、溴氯海因,内服抗菌药无效。
养殖情况调查:1、苏北地区草鱼鱼种塘面积大都在5-10亩之间,离江河、渠道、湖泊较远,水深1.5-2米,塘水颜色偏酱油色,早晨有轻微的浮头,无进水水源;2、放养水花都在1-3万尾/亩,套养白鲢、花鲢、鲫鱼合计0.8-1万尾/亩;3、塘水PH在6.0-7.0之间,亚硝酸盐、氨氮值略偏大。
病症原因分析:1、鱼类的生存环境偏酸性(PH值小于7),是塘底的腐殖质大量生长所致、导致塘水的亚硝酸盐、氨氮的浓度偏高,致使草鱼鱼种长期处在一个致病环境中,一旦气温突变,则就会发生鱼类大量死亡;2、放养密度过大,如果早晨浮头,则会使鱼类正常的生理代谢平衡失调,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生理紊乱,导致疾病发生;3、根据病鱼的临床症状确诊为草鱼的肝胆综合症并发出血病,病因为塘水理化因子超标。
4、部分鱼塘存在苗种品种质量退化的现象,如草鱼亲鱼选择不合理、近亲繁殖、鱼卵细胞孵化过程中受到致病菌的感染等;5、该病在苏北地区流行于九月份,特别是白露前死亡数量最大。
治疗方法及作用原理:A:生石灰外用疗法:每亩每米水深鱼塘全池泼洒生石灰50-100公斤,内服通威牌“三新止血散”(维生素K3)250克+通威牌“肝胆必康”(板兰根、大黄)200克,合计每450克拌饲料50-80公斤制成药饵,按正常投饲量的70%连续投喂药饵三天,可痊愈。
此后每过10-12天施用生石灰40公斤/亩.米,连续坚持施用两次则可不发生此病。
作用原理:生石灰(氧化钙)可以提高水体的PH值,使有毒的亚硝酸盐转化成无毒的硝酸盐,使一水合氨转化为气体氨而释放到大气中,促进底泥释放氮、磷、钾,澄清水质,增强底泥透气性,增加水中的钙含量,内服“肝胆必康”(板兰根、大黄)可以修复鱼种肝细胞,提高其解毒功能,增强鱼类对外界微生物的抗病能力,内服“三新止血散”(维生素K3)可以尽快地解除肝细胞出血斑点,提高血液凝固蛋白因子,提高治疗效果。
B:苯扎溴铵加VC疗法:每亩每米水深用通威牌“菌虫一扫光”(苯扎溴铵)250ml-500ml兑水全池泼洒,按上述剂量连用两天,内服有效含量为10%的鱼用或者畜禽用VC200克+通威牌“肝胆必康”(板兰根、大黄)200克,合计400克拌饲料50-80公斤制成药饵,按正常投饲量的70%连续投喂药饵三天,可治愈。
作用原理:“菌虫一扫光”(苯扎溴铵)属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渗透细菌及腐殖质,使养殖塘腐殖质降解,水体PH值自动调至7.0以上,有毒液态氨转化为气体释放,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还可杀灭水体有害细菌,维护鱼类生存环境,内服VC、“肝胆必康”(板兰根、大黄)可以提高鱼种机体免疫能力,修复肝胆功能。
(威三新药业田小军)二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防治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是我国水产养殖业中近年来危害鱼的种类最多、流行面积最广、流行季节最长的一种传染性病。
该病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苞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细菌引起。
一、流行原因这种严重的暴发性流行病在全国20多个省、市广泛流行主要原因如下:1、放养密度及单位水体产量均大幅度提高而鱼病预防工作未能同步加强;2、饲养管理工作差、底质恶化,有害物质多,鱼类长期生长在这种不良环境下,导致鱼体抵抗力下降;3、长期近亲繁殖,引起体质下降;4、商品饲料多投喂价格便宜的菜饼,霉烂变质的小麦等,造成鱼类营养不全,且易引起肠道发炎等。
二、症状疾病早期及急性感染时,病鱼的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基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此时肠内尚有少量食物。
严重时鱼体表严重充血,眼眶周围也充血,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黄色透明腹水或红色深浊腹水;鳃肝、肾的颜色比较淡,呈花斑状,病鱼严重贫血,肝脏、脾脏、肾脏肿大,脾呈紫黑色;胆囊膨大,肠系膜、腹膜及肠壁充血,肠内没有食物,而有很多粘液,有的肠内积有气,肠被胀得很粗;有的病鱼鳞片竖起,肌肉充血,鳔充血,鳃丝末端腐烂。
有时发现少数鱼甚至肉眼看不出明显症状,就死亡,这是由于这些鱼的体质弱,病原菌侵入数量多,毒力强所引起超急性病例。
病性严重时厌食或不吃食,静止不动或发生阵发性乱游,乱窜,有的在池边磨擦,最后衰竭而死。
三、预防措施1、彻底清塘最好干塘时用2ppm二溴海因复合消毒剂进行消毒。
2、鱼种下池前用2ppm强克苗种净药浴20min。
3、加强饲料管理,定期注入清水,开增氧机,改善水质。
尽量投喂新鲜的天然饲料和全价颗粒饲料,如果是名贵鱼类在流行季节在饲料中添加2‰的果寡糖每月连续投喂7-8天,从而有效调整肠道微生态环境,抑制致病菌的繁殖,提高机体的特异性免疫,预防疾病的发生。
4、食场周围采用二溴海因复合消毒剂0.2ppm 进行定期消毒。
四、治疗方法1、连续采用0.2ppm二溴海因复合消毒剂全池泼洒2次。
2、若病情严重,间隔2天后可再次泼洒强克202,其用量为0.3ppm。
3、在外用药物同时,可投喂中鱼尼考,其添加量为1.5%,连续投喂3-5天即可。
草鱼的肠炎病、烂鳃病中草药疗法一、草鱼肠炎病草鱼细菌性肠炎病又叫烂肠瘟,由细菌引起,病原体是肠型点状产气单胞杆菌。
该病流行全国各养鱼地区,青鱼、草鱼中非常普遍,特别是当年草鱼种和二龄青鱼种。
发病季节为每年3-10月,以6-7月为流行盛期。
死亡率很高,一般为30-50%,严重的可达90%以上。
其主要症状是:病鱼行动缓慢,失去食欲,头部显得特别黑,腹部出现红斑,肛门红肿,轻压腹部有血黄色粘液流出;把病鱼腹部剖开,可见肠道发炎充血,严重时肠道发紫,很快就会死亡。
现介绍几种防治此病的中草药疗法。
1、每100千克鱼(6.6厘米以下鱼种为1万尾)用地锦干草或铁苋菜干草或辣蓼干草500克(若用鲜草,应为干重的4-5倍),加水8-10倍煮沸2小时,取出药汁制成药糊,拌在切短的嫩草上或拌入碎饼内喂鱼。
连喂3天为一疗程。
2、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鲜丁香50千克、苦楝树叶35千克,扎成数捆投入塘内,隔日后注入新水,使浸虫的药液流遍全池。
3、每100千克鱼种用铁苋菜500-800克、水辣蓼400克、马齿苋200克、炒焦籼米粉50克,加水7千克煎成药液3千克,与饵料拌和上食台投喂,连喂2-3天。
4、每100千克鱼种用蛇莓1千克,加适量水煮沸后再煮30分钟左右,煎成汁拌和米糠,稍冷却后,捏成团状上食台投喂,连喂3-5天,然后蛇莓用量减半,再连喂3天作为巩固。
5、每100千克鱼种用马鞭草与车前草各500克,加水煮沸后再煮30分钟,煎成汁后拌和米糠,稍冷却后,捏成团状上食台投喂,连喂5-6天。
6、每3千克饲料用樟树叶1千克煎汁,再加食盐100-200克,拌入饲料投喂,连喂4天。
7、每100千克鱼种喂大蒜头500克(每100千克饲料再加4千克盐)与饲料拌和后上食台投喂,连喂3-6天。
8、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菊花、金银花各60克,黄柏150克、青木香150克、苦参250克、樟脑150克、食盐1.5千克,溶于适量的水中,全池泼洒,连续2天为一疗程。
9、每100千克成鱼或1万尾鱼种(6.6厘米左右),用鹅菜5千克,切碎拌入菜油50克,投于食架内,停喂其他精料、青料,连续投喂鹅菜拌菜油3天。
10、每100千克鱼用鲜地榆草2.5千克(干草0.5千克),捣碎后与3千克干稻谷混合,再加水4-6千克在锅中煎煮,煮干后将稻谷和药渣放在食台上投喂,每天一次,连续4天为一疗程。
二、草鱼烂鳃病草鱼细菌性烂鳃病又叫"乌头瘟",由细菌引起,病原菌为鱼害黏球菌。
此病主要危害当年的草鱼种,每年的7-9月为流行盛期。
1-2年龄草鱼发病多在4-5月份。
其主要症状为:鳃丝腐烂发白,鳃上常附着污泥和黏液,严重者鳃盖骨内表皮常常腐蚀一块,从外向里看去似一个透明的小窗,俗称"开天窗";病鱼常离群独游,行动缓慢,体色变黑,头部颜色特别暗黑。
现介绍几种能够有效防治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中草药疗法。
1、每万尾鱼种用乌桕叶干粉250克加水浸泡12小时后,与饲料拌和投喂,连喂3-6天。
2、每100千克吃食鱼用1千克马尾松树叶,捣烂后加入食盐100克,拌入饵料内喂鱼。
或每亩鱼池用鲜马尾松树叶30-35千克,浸入鱼池进水处。
也可按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15-25千克马尾松鲜叶研细后兑水25千克,全池泼洒,连用4-5天。
3、每亩用枫杨树叶25千克,每2.5千克扎成一捆,插入塘中,并取枫杨树叶10千克捣烂,取其汁液,泼洒于食场草堆上。
4、每立方米水体用五倍子2-4克全池泼洒;同时口服大黄药饵(每日每50千克鱼用大黄500-750克,连服6天),效果很好。
5、每100千克草鱼用地锦草0.8千克、菖蒲0.8千克、辣蓼1.2千克、人苋1.2千克混合碾成药粉分3天(第1天用2千克,第2天、第3天各1千克)制成药糊拌草投喂,连喂3-5天,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6、每100千克草鱼用大蒜、大黄各1千克,加食盐0.5千克制成药饵喂鱼,连用7天。
7、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菜油0.75千克,生姜片0.25千克,同时放入锅内用火煎熬20分钟,将油和姜片一同舀起,加入适量的水,全池泼洒,第二天即可见鱼8、每亩水面用地锦草5千克,野鸡尾草2.5千克,红辣蓼草5千克、苦楝子树皮1.5千克、仙鹤草5千克、海蚌含珠草5千克(以上均指鲜草量)和干山烟秆0.25千克,加水40千克,全部药材与水一起放入锅内,煮沸再熬煮30分钟,冷却后,放入1.5千克熟石灰,搅匀、静置10分钟去渣,再放入0.25千克食盐。
用此药液浸泡嫩草喂鱼,连喂4天。
9、每500克大黄用10千克氨水(含氨量25-28%)置木制容器或瓦缸内浸泡12-24小时,用池水稀释,全池泼洒,浓度为(2.5-3.7)×10-6。
三草鱼水霉病[病名]水霉病[病因]病原为水霉和绵霉。
水霉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广,5~25℃菌可生长繁殖,不同种类略有不同,有的在水温为30℃时还能生长。
水霉、绵霉的繁殖适温为13~18℃。
[流行情况]水霉在淡水中广泛存在,对水产动物种类无选择性。
凡是受伤鱼均可被感染。
且在尸体上水霉繁殖快,对水产动物产生继发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