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简史及发展趋势.
3
1.2 、交流电机的产生与形成
直流在传输中的缺点:电压越高,电能的传输损失越小,但高压直流发 电机困难较大,而且单机容量越大,换向也越困难,换向器上的火花使 工作不稳定。因而人们就把目光转向交流电机。 1824 年,法国人阿拉果( D.F.J.Arago)在转动悬挂着的磁针时发现 其外围环上受到机械力。 1825 年,他重复这一实验时,发现外围环的转 动又使磁针偏转,这些实验导致了后来感应电动机的出现。
IT 专题课程报告
题目:电机简史及发展趋势 姓名 : 学号 : 同组学生:
xx 大学 XX 学院
二零一三年四月
1
电机简史与发展趋势
摘要 本文通过电机的发展史和现状分析 , 结合电机发展的特点 , 对电机的 未来发展趋势作了预测和构想 , 并具体阐述了部分新兴电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电机 ; 简史;发展
2
1 电机发展史1.1 来自流电机的产生与形成1.1.1 世界上第一台电机 1820 年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 随后安培通过总结电流在磁场中所受 机械力的情况建立了安培定律:
F IBL sin θ 1821 年 9 月法拉第发现通电的导线能绕永久磁铁旋转以及磁体绕载流导 体的运动,第一次实现了电磁运动向机械运动的转换,从而建立了电动 机的实验室模型,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电机。 1.1.2 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机 1831 年,法拉第利用电磁感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机─ ─法拉第圆盘发电机。这台发电机制构造跟现代的发电机不同,在磁场 所中转动的不是线圈,而是一个紫铜做的圆盘。圆心处固定一个摇柄, 圆盘的边缘和圆心处各与一个电刷紧贴,用导线把电刷与电流表连接起 来;铜圆盘放置在蹄形永磁体的磁场中,当转动摇柄使铜圆盘旋转起来 时,电流表的指针偏向一边,电路中产生了持续的电流。 1.1.3 振荡电动机 1831 年夏,亨利对法拉第的电动机模型进行了改进 该装置的运动部件是在垂直方向上运动的电磁铁,当它们端部的导线与 两个电池交替连接时,电磁铁的极性自动改变,电磁铁与永磁体相互吸 引或排斥,使电磁铁以每分钟 75 个周期的速度上下运动。 亨利的电动机的重要意义在于这是第一次展示了由磁极排斥和吸引产生 的连续运动,是电磁铁在电动机中的真正应用。 1.1.4 第一台能产生连续运动的旋转电动机 1832 年,斯特金发明了换向器,据此对亨利的振荡电动机进行了改进, 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能产生连续运动的旋转电动机。后来他还制作了 一个并励直流电动机。 1.1.5 雅可比的电动机 1834 年,德国的雅可比在两个 U 型电磁铁中间,装一六臂轮,每臂带两 根棒型磁铁,通电后,棒型磁铁与 U型磁铁之间产生相互吸引和排斥作 用 ,带动轮轴转动。 1.1.6 直流发电 1882年,德国将米斯巴哈水电站发出的 2 千瓦直流电通过 57 千米 1500~ 2000 伏电线输送到慕尼黑,证明直流远距离输电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