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4.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趋 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 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收到严重威胁。 不少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古建筑、古遗址 及风景名胜区整体风貌遭到破坏。文物非法交易、盗窃和 盗掘古遗址古墓葬以及走私文物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一些地 区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大量珍贵文物流失境外。 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许多重要文化遗产消亡 或失传。在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 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 快。 因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地方各级人民政 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从维护国家 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进一 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 • • •
曲艺:西府道情 西府曲子 民间美术:西秦刺绣 宝鸡陈仓区宝鸡社火脸谱 民俗:宝鸡炎帝祭祀 陇县陇州社火 传统手工技艺:岐山哨子面 岐山空心挂面 凤翔草编技艺 麟游县血面条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数失传已久,有的几乎残缺 不完整,现在终于得到了重视与发掘,虽然起到了一定的 作用,但文化遗产不免会有损失。这样保护文化的现象非 常普遍,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1.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
文化遗产保护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 文化遗产保护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 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国文化遗产蕴 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 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 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 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 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 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 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 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 明的瑰宝。 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 社会的必然要求保护的政策性措施
• • • • • • • • 落实领导责任 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乡规划。要建立 加大执法力度 健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要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定期 加强队伍建设 加大宣传力度 通报制度、专家咨询制度以及公众和舆论监督机制,要充分发挥有关学 遗产普查 术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的作用。 保护规划 (2)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建设,推进文化遗产 遗产抢救 保护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 建立遗产名录体系
(1)落实领导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文化遗产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 立法进程,争取早日出台。 (3)加强队伍建设: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 政预算,保障重点文化遗产经费投入。抓紧制定和完善有关社会捐赠和 赞助的政策措施,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 性。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大力培养文化遗产保 护和管理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 (4)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认真举办“文化 遗产日”系列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 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5.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1)遗产普查:各地区进一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认定和登记 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 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社会公布普查结果。 (2)保护规划: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抓紧制定国家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提出长 远目标和近期工作仸务。 (3)遗产抢救:采取有效措施,抓紧征集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完善征集和保管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 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博物馆或展示中心。 (4)建立遗产名录体系: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进一步完善 评审标准,严格评审工作,逐步建立国家和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体系。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要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 明确有关保护的责仸主体,进行有效保护。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的代表性传人,要有计划地提供资劣,鼓励和支持其开展传习活劢,确 保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5)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区的 保护。重点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文化遗产 丰富且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的区域,要有计划地进行劢态的整体性 保护。对确属濒危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区,要尽快列入保护 名录,落实保护措施,抓紧进行抢救和保护。
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 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 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 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 求。
2.引用特例:宝鸡文化现象
2.1 物质文化遗产 (1)宝鸡,古称“陈仓”,地处八百里秦川西部, 是周秦两代的发源地,文物资源丰富,其中以青铜器 为最多,现已陆续出土毛公鼎、大盂鼎等五万余件青 铜器,被誉为“青铜器之乡”。 特:1948年,国民 党退守台湾,大量南京故宫博物院珍贵文物南迁至台 北,毛公鼎亦在其中。现在毛公鼎收藏于台北国立故 宫博物院。 文物颇多,难免流失,或倒卖,或被盗,这是 文物保护中常见的现象。 (2)佛、儒、道三家文化的汇集地,以出土佛骨 舍利而闻名于世的法门寺在盛唐时期已成为皇家寺院 和世界佛教文化的中心。 A 经济搭台,宗教唱戏,公司办寺院骗取钱财 B以集资建庙为名,骗取善款 C假冒僧尼,沿街化缘踩点,乘机或骗或偷 D附佛之名,行诈骗之实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白俊生 电气1103
目录
1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 2引用宝鸡文化现象进行阐述说明 2.1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缺失 2.2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缺失 3折射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4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 5正确保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措施 5.1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性措施 5.2中国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5.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5.2中国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 (1)保护规划切实做好文物调查研究和不可移动文物保 护规划的制定实施工作。加强文物资源调查研究,并依法 登记、建档。在认真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分类制定文物保 护规划,认真组织实施。 • (2)重点工程切实抓好重点文物维修工程。统筹规划、 集中资金,实施一批文物保护重点工程,排除重大文物险 情,加强对重要濒危文物的保护。 • (3)文物保护提高馆藏文物保护和展示水平。高度重视 博物馆建设,加强对藏品的登记、建档和安全管理,落实 藏品丢失、损毁追究责任制。 • (4)市场整顿清理整顿文物流通市场。加强对文物市场 的调控和监督管理,依法严格把握文物流通市场准入条件, 规范文物经营和民间文物收藏行为,确保文物市场健康发 展。
在寺庙保护中出现的问题
(3)炎帝活动过的天台山—— 宝鸡市南郊,秦岭山脉北麓。 (4)著名道人张三丰主持修道 的金台观 ——宝鸡市金台区北坡森林 公园半坡处。 (5)典雅的五丈原诸葛亮庙— —宝鸡市岐山县五丈原. (6)姜子牙隐居垂钓的钓鱼 台——宝鸡市陈仓区城南17千米潘溪河 畔。 (7)雄伟壮观的周公庙——宝 鸡市岐山县 (8)隋唐帝王皇家温泉(汤峪 温泉)——宝鸡市眉县汤峪镇。 (9)一代名流苏东坡主持修建 的凤翔东湖——宝鸡市凤翔县县城东部。 (10)等等。
3.折射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1资源消失急速、流失过多,缺乏规范的传承体系; 2公民、社会团体积极参与文化保护的意识弱; 3文物破坏的追究问责制度的缺失,地方政府违法成 本较低; 4地方文物保护单位隶属于地方政府管辖,造成监督 权限的缺位; 5文物拆迁、修复、重建缺乏国家层面的统一管理和 专家学者的可行性论证; 6文化产业六大“怪”:【大干快上同质竞争】【挂 羊肉卖狗肉】【名人故里之争】【申遗热】【仿古潮】 【节庆风】 特例:文化遗产保护不到位 山西平遥古城墙再次局 部坍塌 。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日前,宝鸡市政府批准公布了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项目,共四大类13项:张三丰传奇、党阁老传 说、民俗泥塑、陈仓剪纸、女登传说、木旋玩具制作技 艺、钟吕坪传说、眉县剪纸、陇县染色剪纸、陇县花灯 工艺、岐山油漆绘画技艺、扶风剪纸、麟游地台社火。 具体分类还有—— 民间舞蹈:眉县高跷赶犟驴 岐山转鼓 宝鸡千阳八打棍 宝鸡陈仓区西山刁鼓 陈仓秧歌 民间音乐:陈仓姜马察回 陈仓区西山酒歌 传统戏剧:千阳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