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教学中心构建方案中教育星(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13年3月目录一、网络课程教学中心构建方案 (4)1. 建设思路 (4)2. 建设目标 (5)3. 总体结构 (6)二、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功能介绍 (10)1. 平台流程概述 (10)2. 基础教育知识体系 (14)3. 网络课程制作和管理 (15)4. 课程活动、作业和考试 (17)5. 课程中的互动交流 (18)6. 课程页面和模块的自定义和调整 (19)7. 学生毕业和历史 (19)8. 课程打包并离线使用 (19)9. 网络课程教学中心门户 (20)10. 后台管理功能简介 (20)11. 系统特点 (21)一、网络课程教学中心构建方案课程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课程信息化,而教师是教学实施的关键因素。
因此,教育信息化只有深入到课程、深入到教师专业发展,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1.建设思路构建面向学生和教师发展的教育信息化环境,不仅是让信息化进入教师备课、课堂教学、系统复习、教师业务学习、师生素养培养等各个教学环节,全面优化教学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强调将人的网络(教师、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等)、物质环境的网络以及实践的网络(教学实践活动、师生交流活动、教科研活动等)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价值的教育信息生态系统。
(1)构成信息生态系统的“细胞”—师生业务空间●开放可重组教学工具:提供教师教学管理、教育教学的各类信息化工具;●素材与网络课程平台:提供教师制作、发表网络课程、教学素材包工具平台;●教学论文、日志工具:提供教师发表、展示教学思想理念的平台;●网络教学、答疑空间:提供教师日常教学、答疑的实时、非实时教学空间;●提供教研活动协作组空间:提供教师参与各种教学、教研活动的协作交流环境。
(2)构建地区、学校以网络课程为中心的教学信息生态环境---网络课程教学中心●从“基本素材→素材包→课件→网络课程→区域系统课程体系”的建设机制;●为教师提供网上教学、网上辅导的环境;●为学生提供网上互动、个性化学习的理想环境;●实现网络课程管理并对学习过程做出评价;●提供从教师教学信息发布、汇总、聚合、共享等一套整体信息服务体系。
(3)构建地区、学校以知识点、知识体系的新型教学资源库---教学课程知识库系统●形成以知识点为中心的本地化网络课程体系,并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社区的基础;●以中小学知识点为知识叙词库;●以知识点为中心的各类课程知识库(资源、素材、试题、课件、课程);●以知识点、知识单元为基础的学生学业评价系统。
(4)构建在上述系统基础上的面向学生的新型学习化社区上述系统综合基础上,形成以学生成长空间、快乐家庭空间、班级空间、各类学生活动中心的学生学习化社区2.建设目标(1)集成标准化的网络课程制作系统,完美实现网络课程流程化制作集成标准化的网络课程制作系统,教师可非常方便地整合各类资源制作发布网络课程,并应用于课程教学。
平台将组成课程的各项教学功能以模块化形式划分,通过教师自主选择搭配整合形成完整的网络课程,操作简单,易于使用;同时提供教案编辑、试卷生成、课件制作等一系列易用实用的辅助工具,从而完美实现网络课程的流程化制作。
(2)为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备课、预习、授课、作业、复习、答疑、辅导等活动提供信息化支撑平台为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备课、预习、授课、作业、复习、答疑、辅导等活动提供信息化支撑平台,为教师、学生、家长等提供与课堂教学进程完全同步的网络课程教学服务,为学生自主学习、交流研讨、师生互动、学习成果交流、学习记录和评价提供完善的功能支持。
平台提供了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轻松的在线教学服务、有针对性的教学反馈、高效的家校教学互动途径,能够有效减轻教师备授课资源制作、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后解答学生学习疑难、教师与家长沟通等方面的负担,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3)搭建各级教师网络课程展示、交流、评比评选的舞台,形成全面共建共享的区域教学成果展示交流中心搭建各级教师网络课程展示、交流、评比评选的舞台。
教育局统一规划管理,保障课程资源系统化再生,进而形成与本地课程体系完全配套、全面共建共享的区域教学成果展示交流中心。
3.总体结构网络课程教学中心主要包括网络课程中心、教师工作室、学生学习室、班级空间(师生交流组)、课程知识库,各模块彼此关联,互相影响。
教师和学生进入平台后,可根据需要自主构筑特色工作和学习的环境。
平台总体结构图如下所示。
平台提供的各类学习活动对象,例如学生学习室、教师工作室、网上班级、通讯录、日历、笔记本等都与现实的在校教学相类似。
这样的设计与现实的教学活动相对应,将现实的固定的教学环境转向虚拟的网络学习环境。
对于系统的所有用户,不管是学生、教师还是管理员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活动空间,而这些活动的内容和空间又都是用户所熟悉的,使用户更容易地使用系统的功能,促进学习。
(1)网络课程教学中心网络课程教学中心是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场所,它以课程为中心,将教师、学生、相关课程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提供课程通知、课程资源、布置作业、问题集锦、师生讨论、练习训练、教师答疑、网上辅导等功能,教师可与学生进行网上的互动教学。
同时在线的教师间、师生间还能够进行即时信息交流。
网络课程教学中心还提供了通往任课教师的教师工作室、相关协作组空间以及课程知识库的入口。
当学生遇到的问题仅仅依靠现有的资源无法解决而不得不寻找教师或同学帮助时,可以直接进入该课程的任课教师或者同班同学的个人空间请教,也可以将问题带到某个协作组,大家交流讨论,实现协作学习。
网络课程中心的每门课程旁边都提供扩展知识链接,这些知识都是由课程知识库直接推送所得,从而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中断学习去查找资料的麻烦。
平台提供了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轻松的在线教学服务、有针对性的教学反馈、高效的家校教学互动途径,能够有效减轻教师备授课资源制作、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后解答学生学习疑难、教师与家长沟通等方面的负担,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2)教师工作室平台为每位教师提供一个操作简便、整合教学业务的教师工作室。
教师可以利用资源中心的资源进行备课、利用平台提供的网课制作工具制作网络课程,并发布到教学中心供学生学习。
教师可随时就学生的提问进行答疑,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给学生布置作业,组织网络测验,系统能够自动对学生的测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便于教师评价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可在工作室中查看学生的学习心得、学习记录等信息,从而对其进行指导评价,同时,评价信息会自动推送到学生自己的个人空间,这样可以保护学生的隐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教师还可将自己的教学心得或者教研文章发布到课程知识库或者协作组中,供学生学习或与其他教师交流讨论。
教师工作室提供完善的信息推送机制,设定好学校、学科、年级后,教师每次登陆平台,系统会自动通过日历工具推送本周、本月的课程教学信息及教学进度表。
①备课工作室:集成标准化的网络课程制作系统,这是专门为一线教师备课、授课和开展教学研究而精心研发的应用工具,是教学资源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利器。
利用网络课程制作系统,教师不仅可以备课、授课,还可以通过网课制作系统打造精品资源+丰富模版+实用工具的完美组合。
②教学工作室:教学工作室右侧列出共享课程分类和“我的课程分类”,点击课程链接就可以进入上课状态。
教学工作室紧贴网络教学的需求,做好师生最需要的功能。
包括信息发布、课程发布、作业与测试、答疑讨论、网上辅导等功能。
(3)学生学习室平台为每位学生提供了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上学习的“学习室”。
学生可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有关此学生的一切通知,信息都会自动推送到学习室;同时,学习室为学生提供了通往课程学习的入口,学生可以通过个人空间中的课程表功能清晰了解到自己目前的课程学习情况以及该门授课教师对自己阶段性的学习评价和学习指导信息,并且可以进入到网络课程教学中心进行学习。
此外,学生可通过学习室中的相关链接,直接进入任课教师的个人空间,通过提问和问答、在线交流、讨论等多种手段与教师交流。
学习室还提供了该学生加入的所有师生交流组链接,学生可以进入各师生交流组空间,就感兴趣的问题畅所欲言,进行协作学习。
学习室还提供了自我训练、成绩统计分析等功能链接。
(4)班级空间(师生交流组)学习某门课程的学生与该门课程的任课教师组成一个网上班级,为师生间的协作学习、讨论交流提供了一个理想环境:教师可以在此带领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的讨论和思路梳理,学生可以温习已掌握的知识,学习新知识,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第一手学习资料,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情感与心理等方面为每位学生做一个全面的评价,而不是只针对学习成绩给出片面的评价,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5)家校交流组针对家长用户,平台将呈现另外一系列的服务。
如家长登录后,平台就会将学生近期的一些学习情况呈现出来,方便家长主动了解孩子最近的学习状况。
家长可通过平台与任课教师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关注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还可得到一线教育专家的指导和点拨。
(6)课程知识库课程知识库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来源,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积累、更新。
课程知识库将知识按照课程结构进行分类,采用树状导航与搜索引擎两种检索方式,教师和学生既可直接在课程知识库中浏览资源,还可利用课程知识库的信息推送技术将最新的知识推送到相关课程,实现课程知识的精准推送。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教师给定的资料或者各种工具去搜集与课程学习相关的资料,经过加工学习,通过各种讨论、观点表达的渠道(如提问、回答、言论发表、辩论论坛等)提出有价值的知识。
有权限的教师和学生还可把这些知识保存到知识库中,供日后参考使用,也可以对知识库中过时的知识进行更新。
(7)考试训练中心为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检查教学目标是否已经达到,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在线练习和测试、还可网上布置作业、作业生成与批改分析。
系统可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学生个体及整体的统计分析,并把相关的各种统计信息提供给教师,利于教师掌握班级整体学习情况、学生个人学习情况,以及对某些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学生也可以自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统计与分析功能可揭示全方位教学过程信息,帮助教师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对于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习都将产生巨大作用。
(8)电子学档系统系统为每位学生建立一套科学、客观、系统化、全过程、可追溯的电子学档系统,提供学习路径跟踪、提交作业与作业反馈、参与活动与活动评价、学习成果的记录和作品展示等功能,便于教师和家长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全面客观的分析、评价,进而又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辅导,全面促进学生成长。
二、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功能介绍网络课程教学中心将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通过网络进行课程教学和学习的统一的信息化支撑平台,在基于基础教育各课程知识体系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网络课程制作、作业布置、考试安排、作业和考试批改等完整的教学功能,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讨论交流、完成作业、参加考试等一系列学习功能,同时教师也要能利用该平台进行课堂化的教学,以满足不同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学校、教师的网课教学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