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共25页文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共25页文档

• 劳动对象: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不断发现自然界许多新
的有用物质,或者物质的许多新的有用属性,使劳动对象的范 围进一步扩大,劳动对象更加多样化。当代新的材料革命和生 物工程的兴起,使人类可以选择性能更好的、廉价的劳动对象, 这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马克思明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 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 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已经为 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所证实。生产力的基本 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 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 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 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 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为劳动 者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 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动 能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 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 素。
学技术去武装全体劳动者,使全体劳动者从体力型、半智力型 向全智力型发展,劳动者才能真正适应现代化大生产。
• 劳动资料:在劳动资料中,机械性的劳动资料比那些只是
充当劳动对象容器的劳动资料(如管、桶、篮、罐等)更能显 示一个社会生产时代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特征。而科技的发展则 是创造那些机械的劳动工具必须具备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兴国
人才强国
• 法国为首的 北约军队, 发起了代号 为“奥德赛 黎明”的对 利比亚的侵 略战争。
• 继而又引来 了英美等多 国的军事干 预。
2019年3月11日13 时46分(北京时间 13时46分)发生在 西太平洋国际海域 的里氏9.0级地震 3月30日上午,日 本受灾的12都道县 确认遇难人数 11232人,警方接 到家属报失踪人数 16361人,共计 27593人。
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叫做 生产力
• 劳动者: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为活跃和
最富有创造性的要素,是首要生产力。
• 劳动资料: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来影响
和改变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的总和。即劳 动工具。
• 劳动对象: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在其上
的一切物质资料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三要素之间的关 系
• 劳动者: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要靠科学技术去武装。只有用科
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 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 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 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 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 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 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 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 来看,更是如此。
19 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 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 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 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 推动科学的发展。例如,蒸汽机技术革命主 要是从工匠传统发展而来,在生产经验积累 的基础上摸索出技术发明,然后才总结出热 力学理论。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 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引导生产 力发展的方向。如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它先 主要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索出电磁学理论,通 过促进电力技术的革命,并最终引发电力在 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邓小平在总结科学技术 这一发展趋势时深刻指出:“现代科学为生 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 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 验室里被创造出来。”“大量的历史事实已 经证明了: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实在,迟 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2019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江泽民同志 明确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 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江泽民指出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发展生产 力的决定因素,强调迎接当今世界科学 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的 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 人才的成长在教育。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根据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多生产力的巨 大推动作用,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补充)
2019年7月1日,江泽民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 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补充)
2019年1月9日,胡锦涛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进 步的革命力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是邓小平于1988年9月5日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 胡萨克时的谈话中提出的重要论断。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 早在1975年邓小平主持各条战线的整顿,指导起草《中国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时, 针对“文化大革命”中对经济和科技的破坏,就以马克思“生产力中包括科学”的论述为 依据,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粉碎“四人帮”以后,1977年邓小平复出,立即提出,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 要能上去。 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他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论点,并阐 述道:“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革命。近三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只是在 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发展,也不只是有了一般意义上的进步和改 革,而是几乎各门科学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飞跃,产生了并且正在 继续产生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 向。” 1988年他在同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谈话时进一步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 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论断,继承 了马克思,又发展了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新概括,是从当代科学技术急剧发展及 其在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这个事实中概括出来的。
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 中的作用的
1953年,新中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毛泽东提出要学习先进的 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家。
1956年初,周恩来代表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
1958年,毛泽东提出现在要来一个技术革命,并要求把党的工作重点防 盗技术革命上来。(但由于“左”的思想的发展,中断了这一进程。补 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