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电站应急预案

变电站应急预案

JAQB4变电站工程监理项目部专项现场应急处置方案XXXXX110kV输变电工程监理项目部专项现场应急处置方案XXXXX110kV输变电工程监理项目部2014年02月18日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写:年月日目录一、编制依据二、编制目的及使用范围三、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四、危急事件的预防五、应急预案的启动六、应急救援措施七、演练计划1.编制依据(1)安全生产法、劳动法、建筑法、消防法、环境保护法、道路安全交通法等国家有关法律。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3)本工程的《监理合同》。

(4)本工程项目法人与承包商的工程建设合同。

(5)本工程的监理规划。

(6)《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奖惩规定》、《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电力建设安全健康环境评价标准》、《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危险点辨识及预控措施》等国家电网公司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7)项目法人及建设管理单位有关工程建设安全工作规定。

2.编制目的及适应范围为应对监理活动中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发生的突发事件,特制定本预案,本应急准备及响应方案适用于本工程监理活动。

3.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3.1 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3.1.1应急救援小组组长:XXXXX副组长:XXXX成员:XXXXXXXXX3.1.2应急联络电话XXXXX:1862XX98X74 XXX:1862781XXX火警:119 交警:122急救:120 匪警:1103.2应急救援组长(副组长)职责:3.2.1事故发生后,成立现场指挥部,批准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

按事故的性质程度,负责向公司领导、地方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和事故处理情况。

3.2.2负责组织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4. 危急事件的预防4.1触电事件的预防4.1.1产生的原因分析1)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时,接触设备的外壳和构架时,与接地点的安全距离(活动范围)。

2)电气设备停电后,即使是事故停电,在未拉开有关隔离开关和做好安全措施以前,可能突然来电。

3)设备进行高压试验时。

4)在带电的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二次侧工作时。

5)现场在使用携带型火炉或喷灯时,未注意火焰与带电部分的距离。

6)电动工器具未使用漏电保护器,使用绝缘不合格的电动和绝缘工器具。

7)不按规定正确搭接临时电源。

8)电焊作业现场(绝缘老化或接地不规范等)。

9)生活用电不按规定正确使用。

4.1.2.预防此类危急事件的措施1)加强员工“安规”的学习,从思想上认识到触电事故带来的危害,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2)加强员工的紧急救护意识培训,进行预防触电培训和触电紧急救护法培训。

3)发生电气设备故障时,不要自行拆卸,要找持有电工操作证的电工修理。

4)电气设备一定要有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装置。

并经常进行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

5)使用中经常接触的配电箱、配电盘、闸刀、按钮、插座、导线等要完好无损。

绝缘老化、损坏的要及时更换。

12.发生电器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用黄砂、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切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4.2火灾事故的预防4.2.1安全规范用电。

所使用电器设备不要离易燃物太近,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不能乱拉乱接电线,离开房间时,要将电源插头拔掉。

4.2.2尽可能不要吸烟。

假若要是吸烟的话,烟头或火柴杆一定不要随便乱扔。

要放在烟灰缸或痰盂内。

4.3食物中毒事故的预防4.3.1保持厨房环境和餐用具的清洁卫生。

4.3.2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和食品原料。

切勿购买和食用腐败变质、过期和来源不明的食品,切勿食用发芽马铃薯、野生蘑菇、河豚鱼等含有或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料加工制作的食品。

4.3.3蔬菜按一洗二浸三烫四炒的顺序操作处理。

4.3.4肉及家禽在冷冻之前按食用量分切,烹调前充分解冻。

4.3.5彻底加热食品,特别是肉、奶、蛋及其制品,四季豆、豆浆等应烧熟煮透。

4.3.6烹调后的食品应在2小时内食用。

4.3.7妥善贮存食品。

食品贮存密封容器内,生、熟食品分开存放,新鲜食物和剩余食物不要混放。

提前做好的食品和需要保存的剩余食品存放在高于60摄氏度或低于10摄氏度的条件下。

4.3.8经冷藏保存的熟食和剩余食品及外购的熟肉制品食用前应彻底加热。

食物中心温度须达到70摄氏度,并至少维持2分钟。

4.3.9不光顾无证无照的流动摊档和卫生条件差的饮食店。

4.3.10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不吃生食、不喝生水。

4.4施工现场人员伤亡事故的预防4.4.1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体系,落实质量管理制度。

4.4.2加强现场的安全巡视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单,不留隐患。

4.4.3加强安全教育,强化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4.4.4施工单位应配备必要的施工劳保用品。

4.4.5认真审查安全文件,各项措施必须满足安全施工要求。

4.4.6施工项目配备必要的常用药品。

4.5交通事故的预防4.5.1车辆驾驶员要经常检查车辆的运转情况,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处理。

4.5.2按照车辆保养要求,定期保养。

4.5.3驾驶员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得酒后驾驶,适当控制车速。

4.5.4驾驶员所持驾照应与所驾驶的车辆类型相符。

4.6冬季防冻、防滑措施4.6.1施工人员必须配备冬期施工的劳保用品:防滑保暖绝缘鞋、保暖安全帽等。

施工人员自身防冻物品配戴齐全,防冻伤,并应及时收听天气预报。

4.6.2雪后及时清理道路、轨道、设备、机械等的积雪,防止结冰。

4.6.3高处作业时,脚手板上积冰和积雪必须清理干净后方可作业,如果脚手板上铺设石棉布等防滑物件,必须绑扎牢靠;安全带必须正确佩带。

4.6.4高处作业必须穿防滑鞋,使用的工器具必须有防滑脱装置。

4.6.5每天早晨施工前,必须认真清理作业区域内的积霜。

4.6.6工期长且施工场所固定的露天作业场所,应搭设临时作业棚。

4.6.7露天作业时,必须及时清理作业场所的积冰和积雪。

4.6.8高处作业时应尽量穿着灵便的工作服。

4.7 、防风、防积雪措施4.7.1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大雾、大雪天气应停止室外的吊装作业与高空作业;高空物品必须随时紧牢,防被风掀起碰撞坠落伤人。

4.7.2在有风天气吊件上系溜绳防止随风晃动。

4.7.3大风雪后及时检查脚手架及步道平台,如有松动现象,务必及时处理,防止空中坠落事故发生。

4.7.4基坑区域内布置的小积水井,有积雪时,采用汽油喷灯融化后从积水井内及时抽出。

4.7.5冬施期间防风保证混凝土质量措施做好天气预报的咨询工作,在混凝土浇筑前,应预先向气象局咨询天气情况,如遇恶劣天气,应调整混凝土浇筑时间。

5. 应急预案的启动5.1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的监理人员,应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应急救援小组的正、副组长,事故现场的其他作业人员也可直接报告应急救援小组的正、副组长,同时将情况报告相关部门。

5.2 应急救援小组的正、副组长接到报告后,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6. 应急救援措施6.1触电事件应急救援措施6.1.1接到事故现场有关人员报告后,凡在现场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小组成员(包括组长、副组长、成员)必须立即奔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做好现场保卫工作,保护好现场并负责调查事故。

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并根据伤情需要,迅速联系医疗部门救治。

6.1.2发生人员触电时,应立即断开有关电源,使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在没有搬移、不急于处理外伤的情况下,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急救,根据伤情迅速联系医疗部门救治。

发现触电者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在现场就地抢救,用心肺复苏法支持呼吸循环,对脑、心重要脏器供氧。

6.1.3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及伤员。

脱离电源要把触电者接触的部分带电设备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

在脱离电源中,救护人员也要注意保护自己。

6.1.4 如果触电者处于高处,为防止解脱电源后自高处坠落应采取预防措施。

6.1.5 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木板、绝缘绳子等不导电的材料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拖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的裸露身体;也可用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进行救护。

6.1.6 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并使用绝缘棒)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自身与周围带电部分必要的安全距离。

6.1.7 高处触电紧急救护:救护人员应在确认触电者已与电源隔离,且救护人员本身所涉及环境安全距离危险电源时,方能接触伤员进行抢救,并应注意防止发生高空坠落的可能性。

如伤员停止呼吸,立即口对口(鼻)吹气2次,再测试颈动脉,如有搏动,则每5秒继续吹一次,如颈动脉无搏动时,可用空心拳头叩击心前区域数次,促使心脏复跳。

高处发生触电,为使抢救更为有效,应及时设法将伤员送至地面。

在完成上述措施后,应立即用绳索迅速将伤员送至地面,或采取可能的迅速有效的措施送至平台上。

触电伤员送至地面后,应立即继续按心肺复苏法坚持抢救。

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胸外按压。

6.1.8 触电伤员停止呼吸,重要的是始终确保气道通畅。

如发现伤员口内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个手指或两手指交叉从口角插入,取出异物;操作中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部。

6.1.9 在保持伤员气道通畅的同时,救护人员用放在伤员额上的手的手指捏住伤员鼻翼,救护人员深呼气后,与伤员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至1.5秒。

如两次吹气后测试颈动脉仍无搏动,可判断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同时进行胸外按压。

除开始时大口吹气两次外,正常口对口(鼻)呼吸的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

吹气和放松时要注意伤员胸部应有起伏的呼吸动作。

吹气时如有较大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

触电伤员如牙关紧闭,可口对鼻人工呼吸。

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将伤员嘴紧闭,防止漏气。

6.2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措施6.2.1紧急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应根据火情的大小立即报警。

向内部报警时,报警人员应简述:出事地点、情况、报警人姓名;向外部报警时,报警人应详细准确报告:出事地点、单位、电话、事态现状及报告人姓名、单位、地址、电话;报警完毕报警人应到路口迎接消防车及急救人员的到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