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ML中国诊疗指南分享

AML中国诊疗指南分享


预后和分层因素
不再强调正常核型
RUNX1和ASXL1基因突变发 生与预后良好组不具有预后 意义 不再强调正常核型
ELN2017
预后等级 预后良好
预后中等
预后不良
细胞遗传学
inv(16)(p13;q22) t(16;16)(p13;q22) t(8;21)(q22;q22) t(9;11) (p22;q23)
1 血常规、血生化 、出凝血检查…
• 细胞形态学 • 细胞化学 • 组织病理学
4 细胞遗传学
• 染色体 • FISH
实验室检查
3 免疫分型
2 细胞形态学
1 血常规、血生化 、出凝血检查…
• 细胞形态学 • 细胞化学 • 组织病理学
4 细胞遗传学
• 染色体 • FISH
5 分子学
• 初级检查 • 次级检查 …
基因组改变
• 染色体 • 基因突变
预后和分层因素
准确率75%-80%
长期缓解 整体生存
人口、临床和治疗
• 年龄≥60 岁 • MDS或MPN病史 • 治疗相关性/继发性 • WBC≥100×109/L • 合并CNSL • 诱导化疗2 个疗程未
达完全缓解(CR)
BLOO010
ELN 2017 NCCN
2017年3月 新版成人AML(非APL) 中国诊疗指南发表
新指南特点:
• 紧跟新分类 • 纳入更新基因改变 • 更加细化 • 更加询证 • 中国特色
主要内容
初始时入院检查、诊断
• 病史采集及重要体征 • 实验室检查 • 诊断、分类 • 预后和分层因素
5 years: 15.9% versus 29.0%
5 years: 30.3% versus 45.7%
Haematologica. 2015 Mar; 100(3): 324–330.
TP53对生存的影响
UK MRC AML研究中166例伴有5, 7 or 17号染色体异常或复杂核型AML患者,(148预 后不良,11例预后中等,7例预后良好),TP53突变率37%(61/166)
•含中大剂量Ara-C 方案
AraC:1.02.0g/m2/q12h 3-5天(第1、3、5或1-5天)
•HA+蒽环类药物
HAA、HAD(标准剂量) HAD中剂量(Ara-C前4天为 100mg/m2/d,第5、6、7天 为1-1.5g/m2/q12h)
3+7仍为首选方案
诱导缓解治疗
缓解后治疗
• 骨髓抑制期(停化疗后 第7~14 天)、恢复期( 停化疗后第21~28 天)复 查骨髓 • 根据骨髓抑制期、恢复 期的骨髓情况进行治疗调 整 • 标准剂量Ara-C 诱导治 疗后的监测 • 含中大剂量Ara-C 方案 的诱导治疗后监测
NPM1 突变但伴有高FLT3-ITD 野生型NPM1但不伴有FLT3-ITD突变或伴有 FLT3-ITD低等位基因频率 TP53突变, ASXL1, RUNX1突变, 野生型NPM1伴有FLT3-ITD高等位基因频率
关于CBF-AML伴C-KIT
ASXL1对生存的 影响
1696 例AML患者,ASXL1突变103例 (6.1%) ,ASXL1 常见于老年、男性、继发性 AML,ASXL1阳性患者缓解率减低(56% versus 74%; P=0.0002)
•含中大剂量Ara-C 方案
AraC:1.02.0g/m2/q12h 3-5天(第1、3、5或1-5天)
•HA+蒽环类药物
HAA、HAD(标准剂量)
HAD中剂量(Ara-C前4天为 100mg/m2/d,第5、6、7天 为1-1.5g/m2/q12h)
诱导缓解治疗 •…
3+7仍为首选方案 不再细分是否有前驱血液疾病史
缓解后治疗 •…
标准剂量Ara-C诱导治疗后的监测
含中大剂量Ara-C 方案的诱导治疗后监测
2011版指南,达PR,再 诱导失败才认为治疗失败
年龄<60岁的AML患者的的治疗
诱导缓解治疗
•常规的诱导缓解方案:
标准剂量阿糖胞苷 100200mg/m2/d7天联合 去甲氧柔红霉素(IDA) 12mg/m2/d3天或柔红霉素 (DNR)60-90mg/m2/d3
是否为治疗相关性(包括肿瘤放疗、化疗 )
有无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主要指心、肝、 肾功能)
有无髓外浸润[主要指中枢神经系统白血 病(CNSL)]
此前有无血液病史[主要指骨髓增生异常 综合征(MDS)、骨髓增殖性肿瘤( MPN)等]
是否为治疗相关性(包括肿瘤放疗、化疗 )
有无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主要指心、肝、 肾功能等)
缓解后治疗 •…
蒽环类药物剂量探索
蒽环类推荐剂量
•化疗药物推荐使用剂量——标准剂量Ara-C100200mg/m2/d7天 •IDA 10-12mg/m2/d3天:去除了8mg/m2剂量 •DNR 45-90mg/m2/d3天 •阿克拉霉素(Acla)20mg/d7天 •HHT 2-2.5mg/m2/d7天(或4mg/m2/d3天) •临床工作中可以参照上述方案、药物剂量,根据患者情况调整。
其他异常
复杂核型(≥3种),单体核型 -5,-7,5q-,-17/abnl(17p) 11q23染色体易位,除外t(9;11) t(9;22)(q34.1;q11.2) inv(3) (q21q26.2),t(3;3) (q21q26.2) t(6;9) (p23;q34)
分子学异常
NPM1 突变但不伴有FLT3-ITD突变或伴有 FLT3-ITD低等位基因频率 CEBPA双突变
•含中大剂量Ara-C 方案
AraC:1.02.0g/m2/q12h 3-5天(第1、3、5或1-5天)
•HA+蒽环类药物
HAA、HAD(标准剂量) HAD中剂量(Ara-C前4天为 100mg/m2/d,第5、6、7天 为1-1.5g/m2/q12h)
3+7仍为首选方案
诱导缓解治疗
• 骨髓抑制期(停化疗后 第7~14 天)、恢复期( 停化疗后第21~28 天)复 查骨髓 • 根据骨髓抑制期、恢复 期的骨髓情况进行治疗调 整 • 标准剂量Ara-C 诱导治 疗后的监测 • 含中大剂量Ara-C 方案 的诱导治疗后监测
具体说明
•多疗程的大剂量 Ara-C:大剂量 Ara-C (3g/m2, 每12 h 1次,6个剂量), 3~4 个疗程, 单药应用。---去除“其后可以停止化疗,也可以再予以适当的 标准剂量化疗巩固” •中大剂量 Ara-C为基础的方案(1~2 g/m2, 每12h1次,6 个剂量): 与蒽 环/蒽醌类、 氟达拉滨等联合应用, 2~3个疗程后行标准剂量化疗, 总的缓 解后化疗周期≥4个疗程(2011版为≥6个疗程)。 •2~3个疗程中大剂量 Ara-C为基础的方案巩固或标准剂量化疗巩固 3~4个疗 程后, 行auto-HSCT •标准剂量化疗(Ara-C联合蒽环/蒽醌类、HHT、 鬼臼类等), 总的缓解后 化疗周期≥6个疗程 •allo-HSCT: 寻找供者期间行 1~2个疗程的中大剂量 Ara-C为基础的化疗或 标准剂量化疗
• C-Kit、FLT3-ITD、 NPM1、 CEBPA、 TP53、 RUNX1 (AML1)、ASXL1 基因突变
次级检查
• IDH1、 IDH2、 DNMT3a、 TET2 • RNA 剪 接 染 色 质 修 饰 基 因 突
变(包 括 SF3B1、U2AF1、 SRSF2、 ZRSR2、 EZH2、 BCOR、 STAG2)
AML中国诊疗指南分享
近年来AML进展
二代测序、基因图谱分析 8色流式细胞仪 数字PCR技术
• 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 • 检测水平的深入 • MRD监测提高
• 治疗方案的优化 •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进展 • 支持治疗水平的提高
J Clin Oncol. 2011 Feb 10;29(5):487-94 BLOOD, 2017 129: 424-447
5 分子学
• 初级检查 • 次级检查 …
6、有意愿行异基因造血干 细胞移植(allo-HSCT) 的患者可以行HLA配型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基因组和表观组
The Cancer Genome Atlas AML substudy(200例AML)
23种常见突变,237种突变可见于 2个以上病例
突变类型: • 转录因子融合(18%) • 核仁磷酸蛋白(NPM1)(27%) • 抑癌基因(16%) • 甲基化相关基因(44%) • 信号转导基因 (59%) • 染色体修饰基因(30%) • 髓细胞转录因子基因(22%) • 黏结蛋白相关基因(13%) • 剪接体相关基因(14%)
N Engl J Med 2013; 368:2059-2074
AML相关基因改变
1540例患者111种髓系肿瘤基因检查结果
N Engl J Med. 2016;374(23):2209-2221.
细化分子学检测
初级检查
• PML-RARα、AML1- ETO、 CBFβ-MYH11、MLL 重排、 BCR-ABL 融合基因
•这些检查是(AML) 分型和 危险度分组的基础
这些检查对于 AML的预后判断及治 疗药物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诊断、分类
•AML的诊断标准参照 WHO (2016)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标准, 诊断 AML 的外周血或骨髓原始细胞比例下限为 0.200
•当患者被证实有克隆性重现性细胞遗传学异常( t 8;21)(q22; q22)、 inv( 16)(p13q22) 或( t 16; 16)(p13; q22) 以及( t 15; 17)(q22; q12) 时, 即使原始细胞<0.200, 也应诊断为 AML
有无髓外浸润[主要指中枢神经系统白血 病CNSL)、皮肤浸润、髓系肉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