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术标 (市政道路、景观)勘察设计工作大纲

技术标 (市政道路、景观)勘察设计工作大纲

勘察设计工作大纲目录一、勘察设计工作方案1、项目概况2、设计风格3、设计理念4、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概况4.1园区规划4.2建设目标4.3建设情况4.4交通状况4.5投资环境4.5.1工业4.5.2农业4.5.3旅游资源4.6投资优势4.6.1区位优势4.6.2投资政策4.6.3优惠政策4.6.4服务保障措施4.6.5招商项目5、拟采用的勘察设计标准6、勘察工作方案6.1 工程概况6.2 勘察阶段及勘察等级6.3 勘察工作的目的和任务6.4 本次勘察所采用的主要行业技术标准6.5 勘察技术方法6.5.1 勘察技术方法6.5.1.1 地质调查6.5.1.2 工程测量6.5.1.3 钻探6.5.1.4 土样的采取6.5.1.5 水位的观测及水样的采集6.5.1.6 原位测试6.5.1.7 室内岩土试验6.5.2 勘察工作布置6.5.2.1 勘探点布置6.5.2.2 勘探深度6.6 勘察工作过程及完成主要地勘试验工作量 6.7 勘察工作质量评述6.8 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6.9气象条件6.10水文条件6.11 地形地貌6.12 地层岩性6.13 地质构造及地震6.13.1地质构造6.13.2新构造运动与地震6.13.3不良物理地质作用6.13.4水文地质6.13.5地形地貌6.13.6场地自然环境6.13.7 地层岩性6.14 地质构造6.15 水文地质条件6.15.1 场地主要水系特征6.15.2 地下水的类型及埋藏条件6.16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6.16.1 不良地质6.16.2 特殊性岩土6.17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用6.17.1 岩土的测试成果及分析6.17.1.1 室内土工、岩石常规试验6.17.1.2 标准贯入试验6.17.3 设计参数的建议6.17.4岩土工程分级及开挖最陡坡度6.18 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6.18.1 区域地震稳定性评价6.18.2 场地地震效应评价6.18.2.1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评价6.18.2.2场地地震特征参数6.18.2.3场地饱和砂液化判别6.18.2.4场地有利、不利地段划分6.18.3建筑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6.19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评价6.19.1 土体的工程地质特征6.19.2 岩体的工程地质特征6.19.3 地基持力层的选择6.19.4道路地基基础方案选择原则6.20工程地质岩组划分6.20.1 第四系松散软弱土类岩组(A岩组)6.20.2 第四系松散中软~中硬土类岩组(B岩组) 6.20.3 软硬相间层状泥质岩、砂岩岩组(C岩组)6.21 工程地质分区6.21.1侵蚀堆积松散区(Ⅰ区)6.21.2构造剥蚀基岩区(Ⅱ区)6.22场地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6.22.1场地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6.22.2场地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7、设计工作方案7.1 平面设计7.2 纵断面设计7.3 横断面设计7.4 路基设计7.5 路面设计7.6 无障碍设施7.7 交通工程设计7.8排水设计方案7.8.1 排水设计原则7.8.2 排水体制7.8.3 选用的主要设计参数及标准7.8.4.排水总体思路7.9照明设计方案7.9.1 设计依据7.9.2 设计范围7.9.3 照明供电及配电系统7.9.4 照明系统7.9.5 照明配电系统的接线7.9.6 照明供电管线敷设7.9.7 接地系统7.10 绿化工程7.11概预算工程7.12 新技术应用7.12.1、道路路面7.12.2管材7.12.3检查井7.12.4、检查井井盖、井座7.12.5、照明灯具二、勘察设计质量保证体系2.1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2.2 质量管理网络2.3设计质量保证体系2.3.1设计质量管理体系2.3.2本项目质量管理级别2.3.3本项目质量目标2.3.4项目组织管理架构2.3.5关键工序的管理2.4控制及降低投资的方案措施2.5具体质量保证措施2.5.1勘察外业质量控制2.5.2勘察成果质量过程控制2.5.3设计关键工序的管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2.5.4勘察设计创优计划2.6质量管理职责2.7勘察设计装备配置、工具与计算机软、硬件配备及其应用情况 2.7.1.主要技术设备2.8勘察设计项目组织机构及主要人员安排2.8.1 勘察设计项目组织机构2.8.2主要设计人员岗位职责三、勘察设计进度安排3.1总体进度计划(1)勘察设计进度控制计划表(2)设计进度计划保证措施(3)管理措施(4)技术措施3.2 设计进度计划3.2.1 初步设计阶段3.2.2 施工图设计工作阶段工作计划3.2.3 后续服务工作阶段3.3设计周期承诺及保证措施3.3.1保证措施3.3.2设计进度保证具体措施四、后续服务工作安排4.1 建立高效的项目组织管理4.2 组织具有丰富设计经验的技术力量 4.3 合理的技术流程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4.4 有序的计划管理模式4.5 严格的项目责任考核4.6后期服务保证措施4.6.1施工图阶段4.6.2现场服务4.6.3职责方面4.6.4 其他服务方面一、勘察设计工作方案1、项目概况巴中经开区规划五十六路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规划56路道路全长5800米,其中主路长4300米,宽14米;3条支路长1500米,宽14米,道路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

主要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护坡工程及挡土墙等附属工程。

建设地点:四川巴中经济开发区。

计划勘察设计周期: 60日历天,其中勘察周期30日历天,设计周期30日历天。

勘察、设计范围:主要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护坡工程及挡土墙等附属工程全部勘察、设计工作(包括项目勘察、测量、施工图设计、预算编制、招标配合服务及建设全过程设计服务等)。

2、设计风格坚持“安全性”、“服务社会”、“尊重地区特性”、“整体协调性”、“自然性”原则,设计中应体现“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设计理念,使设计具有安全性、舒适性、先进性和经济性。

项目设计中积极贯彻先进设计理念和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降低工程造价,减少综合运营成本,使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3、设计理念根据本项目具体情况,结合本投标人在类似项目设计经验,提出本项目的总体设计理念。

(1)本项目应合理利用地形,正确运用标准,妥善处理社会与经济、整体与局部、建筑与生态环境、城市建设的关系;并结合地物、地质、水文、筑路材料等自然条件,通过综合研究分析,从多角度进行方案研究,要充分考虑环境治理和保护费用,并把对环境的破坏和可恢复程度列为主要比选条件,使该项目在经济、社会、现代等方面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

(2)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现行相关规范、规程和“强制性条文”。

正确运用技术标准、合理采用技术指标,严格控制批准的建设规模。

(3)遵循优化设计。

通过定测对沿线地形地貌、地物、地质、水文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的进一步深化认识,根据各阶段审查意见,合理选用技术标准,在不违背设计总体原则方案的前提下,对具体工程方案应尽可能地予以优化,使之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4)深入分析项目的特点、难点;加强总体设计,强调各专业之间的协调性。

(5)实现生态、环保、绿色通道的建设理念。

绿化设计在符合相关规范标准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生态、环保、景观相结合的原则,将线外景观与线内景观有机的融合。

设计前须对全线景观进行调查、评价、规划,并提出指导性意见,设计时贯彻。

4、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概况4.1园区规划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是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03年7月正式成立。

工业园管委会系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的正县级单位,管理开发与建设的行政事务,负责规划、监管、招商、土地征用和业主工程设,企业经营的直辖市服务。

园区位于巴中区恩阳镇,幅员面积2平方公里,是巴中、广元、南充、达州的几何中心,与巴城相距仅15公里,与巴广高速公路巴中段各出口相接,是成渝必经之地,地理优势明显,水系发育稳定,电力、供水、燃气、通讯、电视、商贸等基础设施完善,是社会各界投资兴企稳步发展的开发胜地。

巴中经济开发区幅员面积80平方公里,可建设用地40平方公里,其中兴文核心区建设用地23平方公里,城市功能区10平方公里,产业用地13平方公里,规划人口30万。

巴中经济开发区围绕“产城一体、城园相融、宜居宜业”的发展思路,立足建设现代森林公园城市的目标,按照“一年奠定基础、三年初具规模、五年新城崛起”的发展规划,大力构建“四纵三横”的新区道路骨架,加快培育以新型工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以国际化视野、现代化标准、生态化特征,高起点规划,着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开放型经济先导区、“两化”互动示范区、现代产业集聚区、“次级突破”攻坚区、生态宜居都市区。

巴中经济开发区未来交通四通八达,在建的巴达铁路、渝巴汉高速和已建成通车的巴达高速在新区交汇。

新区将与成都、重庆、西安三大西部中心城市形成三小时经济圈,与南充、达州、广元、汉中、广安等地级城市形成一小时经济圈。

新区规划有工业园区、教育科研园区、信息服务园区、文化旅游园区、商贸金融区、总部经济区、行政办公区、仓储物流区、商住区,其中工业园区规划有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纺织服装、家居建材及新型产业等五大产业。

截止目前,新区产业规划、城市设计、河道景观设计及水、电、气、路、通讯专业规划编制全面完成,正拓展编制清江、奇章片区规划;“四纵一横”骨架路网已建成4条12公里,全长11.6公里的新区主干道全面竣工通车;供水、供电、污水处理、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河道景观、湿地公园、城市综合体等市政配套工程全面启;供水、供电、污水处理、学校、医院等市政配套项目全面启动;招商签约项目45个,总投资256.6亿元,其中工业项目26个,投资110.1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11个,投资91.1亿元,公共公益项目8个,投资55.4亿元,基本形成了以重庆东野为龙头的汽车制造产业链、以四川建丰为龙头的家居产业链、以台湾达芙妮为龙头的服装鞋帽产业链,以四川科创医药为龙头的医药产业链,职技学院、招商中心已建成运行,元冠防盗门、雅致家具、中兴纺织已经投产。

控制性详细规划图交通优势图4.2建设目标工业园区的建设目标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以园兴工,讲求实效。

计划从2003年至2010年,由市财政和有关部门投入及引进资金,全面完善园内各项公共配套设施,入园企业50户以上。

主导产业方向为:生物、医药、轻化纺工程、现代绿色产品、电子等高科技产业。

年产值现价突破10亿元,税收超5000万元,实现“绿色园区,生态工业”。

4.3建设情况四川巴中经济开发区科技园位于巴中市城区西南,是经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