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标提高工程预结算工作的效率,合理地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
2适用范围所有工程的预算及结算的编制、审核工作;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更、签证、索赔等费用审核工作。
3术语和定义3.1测算:项目从“方案设计—规划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成本逐级细化,最终形成目标成本。
成本测算的核心:并不是测算工具,而是记录成本测算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测算结果。
3.2预算:指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地质勘察报告、地下管线资料、现场工程概况、预算范围、材料设备选型清单(施工图版)、现行预算定额及有关文件编制的单位工程建设费用文件等,是成本控制的依据。
3.3结算:指工程、采购完工后,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招投标资料、合同、竣工图纸、会议纪要、变更签证等所有与工程造价相关的资料编制的最终工程造价。
4关键活动描述4.1预结算编审及复核应遵循的原则4.1.1有效凭据原则:每一项(或)每一份预结算结果都要符合公司审批要求的有效凭据;除特殊情况外,脱离以上编审依据的预结算结果是不能成立的,预结算编审、复核人员均应严把凭据关,做到有凭有据,严格杜绝无凭据或凭据不充分的预结算。
4.1.2廉洁奉公原则:工程预结算工作中,应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严禁主动索要或被动接受财物,如出现损公肥私性质的不正当计价行为,将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4.1.3多级审核原则:工程预结算在编审人员之间、部门之间编制及审核控制体系中,皆须经过两级或两级以上审核,各级在审核过程中应认真仔细核对;有关资料的签字、盖章等务必齐全。
4.1.4准确高效原则:工程预结算中的各项计算应准确、清晰、符合规定,具有很高的准确度,同时也应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做到及时帐清。
4.1.5可复查性原则:工程预结算工作的全过程应有详细、真实的记录及完善的资料,初审结果要有清晰、准确的工程量、价格统计表和汇总表,量价计算过程、审批记录等文件、资料应具备完全的可复查性。
4.1.6合理低价原则:工程结算工作中应充分理解合同,灵活运用当地工程造价管理规定、市场竞争、甲方品牌资源等因素,处理好质量、工期与成本的关系,追求以合理较低价格确定工程造价。
4.2工程预结算工作的一般性规定4.2.1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由平台成本管理中心编制,也可以委托造价咨询机构编审;委托的机构必须已经过政府有关部门认可且具备乙级以上资质证书。
4.2.2委托造价咨询机构编制工程预结算、工程量清单,在造价咨询委托合同中应明确要求其提供计算底稿(包括工程量、钢筋实际含量的详细计算书)及与承包单位核对后的预算资料,并同时提供与承包单位的核对差异情况说明。
4.2.3成本管理中心在工程预算应整理齐全工程预算工作所需的必备资料,相关部门在预算编制前1个月提供以下资料,资料主要包括:1)会审确定后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城市公司工程部提供)2)地质勘察报告(规划设计管理中心提供)3)地下管线资料(前期部)4)现场工程概况(工程部)5)预算范围(工程部)6)施工图版材料设备选型清单(规划设计管理中心提供)7)现行预算定额及有关文件编制的单位工程建设费用文件等。
4.2.4工程部负责整理齐全工程结算工作所需的必备资料,资料必须完整、签章齐备、编号准确,并指定专人负责进行分类、装订、存档,并递交成本部,工程结算工作的必备资料主要包括:1)材料价格(政府指导价格、市场价格、甲供材料、材料认价单)(成本部收集)。
2)招标、投标文件等确定合同价格的文件(包括中标单位的投标书、双方达成一致的预算书等)。
3)工程合同(包括合同审批表)。
4)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施工图、竣工图、图纸会审记录、施工日记、监理日志。
5)双方确认的所有工程(包括变更、签证)的预算书。
6)工程竣工验收档案(工期或者质量未达到合同要求的项目应提供相应的明确责任的说明)。
7)其他与工程结算相关的双方确认的协议、备忘录等。
4.3工程预算编制计划4.3.1成本管理中心根据项目主项计划和规划设计管理中心的施工图出图计划制定项目预算编制计划,经成本管理中心分管领导审批后执行。
4.3.2若由内部编制预算,则由成本管理中心组织本部门及城市公司相关专业人员编制预算。
4.3.3需要委托外部咨询单位编制的,则由成本管理中心负责对编制预算的咨询单位进行考察、筛选、选定。
4.4委托造价咨询公司4.4.1成本管理中心按《招投标管理作业指引》,对权限内编制预结算的咨询单位进行考察、筛选,确定委托对象,完成与被委托方签订详细的预结算编审的造价咨询的委托合同。
4.4.2成本管理中心负责跟踪、了解权限内造价咨询机构的编制或审核情况,督促咨询机构履行造价咨询委托合同,审查咨询机构的编制结果。
4.4.3成本管理中心负责与造价咨询机构的日常工作协调、沟通与过程管理工作,成本部作好造价咨询机构的工作对接和配合。
4.5编制工程预算4.5.1预算编制注意事项:1)须对造价咨询单位明确施工图预算的编制要求。
2)成本管理中心在编制或委托造价咨询编制预算过程中,对施工图中标注不清、前后矛盾、缺项、漏项等问题组织规划设计管理中心进行解答、修正。
3)施工图预算根据工程量计算规则,按施工图、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计算工程量。
按照编制时期的计价政策文件和相关计价资料。
4)预算中暂估的事项应编制备忘进行说明。
4.5.2预算要点包括但不限于:1)工程量计算是否符合规定的计算规则、是否准确。
2)分项工程预算定额选套是否合规,选用是否恰当。
3)工程取费是否执行相应计算基数和费率标准。
4)设备、材料用量是否与定额含量或设计含量一致。
5)设备、材料是否按国家定价或市场价计价。
6)规费和税金的计算基数、规费率、税率是否符合规定。
7)预算是否与图纸相符。
8)预算是否控制在概算允许范围以内。
4.5.3成本管理中心应对造价咨询单位编制的工程预算案进行预算总价进行审核,与目标成本进行核对,经审核在目标成本范围内,报分管领导审批。
4.6编制工程结算4.6.1结算申请:合同履行完毕或竣工验收合格后,承包商提出结算申请,工程部审核工资料的完备性,资料符合要求后填写《工程结算申请单》,经成本部复核,分管领导审核,总经理审批同意后启动工程结算。
4.6.2工程部分别审核以下相关资料并汇总后分类填报《工程结算资料确认单》,提交成本部:1)合同工期的完成情况;2)工程质量情况判断;3)工程签证单、技术核定单和设计变更台帐的比较核对;4)设备、材料数量统计;5)工程款支付情况的确认;6)甲方索赔资料的整理统计;甲方索赔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信函、备忘录、声明等;索赔类别包括漏做工程、质量不合格工程、拖期、扰民、闹事、员工停工、不配合工作、不协调、偷工减料、代替品等。
7)审核确认后的竣工图纸。
4.6.3报送结算资料及结算交接单经审核无误后,成本部审核工程结算书,审核无误出具结算审核报告,经分管领导、总经理审核,结算审核报告及结算资料报成本管理中心复核,审核发现问题由成本部负责解释、修正,审核无误按《组织权责手册》审核审批。
4.6.4结算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招投标文件有关资料;2)开工报告;3)工程施工总、分包合同、补充合同或施工协议书;4)工程竣工全套图纸(土建、安装等);5)设计变更图纸、变更签证单、技术核定单、图纸会审交底纪要;6)施工组织设计;7)施工过程中双方签证资料(甲方认可的);8)地质勘探报告;9)甲供料、甲控材清单;10)主要材料分析表;11)主要材料差价证明材料;12)施工形象进度月报表;13)其他。
4.6.5结算过程中成本部应注意以下事项:1)结算的工程量核实,不清之处或需要现场核实的,由成本部组织相关责任部门配合到工地现场进行实地测量核实并确认。
2)结算单价在合同中有规定的,则按合同规定执行;结算单价在合同中未规定的则参照定额和市场合理定价进行确定。
3)复核变更签证,有权更正现场工程师及监理已确认但不符事实的工程量。
4)工程签证应当具备按甲方签证程序规定的经平台授权的相关人员签字,否则不得进行结算。
5)材料价差严格按材料限价调整。
6)按工程合同确定的结算方式计算结算总价,在审核结算书、与承包方核对时参照合同进行甲供材料、工期奖罚、质量奖罚、安全奖罚等(以上各项以下简称各类奖罚)费用的计算、扣除;(总承包工程此项内容在工程清算中进行)7)成本部根据编制的结算书、工程竣工图等及其他经济资料对结算资料进行核定的同时,与承包商沟通相关结果,出具《工程竣工结算书》,达成一致后,填写《工程结算审批表》,按《权责手册》规定权限报平台领导审批,审批通过后成本管理中心与承包商签认《竣工结算造价确认书》。
4.6.6成本管理中心自行审核时,应复核成本部结算流程执行情况及结算数据的准确性,对于工程量计算误差超过3%或错漏项等质量问题,超出合同规定的材料、设备及取费标准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结算等情况,应予以退回并要求成本部重新办理结算审核。
4.6.7成本管理中心若委托造价咨询单位进行审核结算,在审核过程中,成本管理中心要与造价咨询机构进行必要的沟通,以促进外部造价咨询机构在约定的时间按要求完成工程造价审核工作,并负责对造价咨询机构形成的工程结算审核报告进行审核,审核重点包括如下内容:1)工程量计算是否符合规定的计算规则、是否准确;2)工程预算定额选套是否合理,选用是否恰当;3)工程取费是否执行相应计算基数和费率标准;4)设备、材料用量是否与定额含量或设计含量一致;5)设备、材料是否按国家定价或市场价计价;6)规费和税金的计算基数、规费率、税率是否符合规定。
7)结算是否与图纸相符;8)变更与签证的量价;9)签证、变更的费用控制;10)违约与索赔等内容;11)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的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12)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建筑经济政策变化情况;13)补充合同的内容;14)金额换算是否合理。
4.7结算资料备案4.7.1工程结算书由成本部统一编号,编号格式为(参考):原合同编号-JS -001(原合同编号)(结算缩写)(编号)4.7.2工程结算书一式三份,结算资料原件一份,施工单位盖章后,提报成本部。
4.7.3经成本管理中心复核同意的,按《组织权责手册》审批通过的结算报告一式五份,施工单位盖章后,承包商一份、成本部一份、成本管理中心一份、财务二份(一份附于质保质前的最后一次支付凭据后,另一份交财务存档)。
4.8结算期限4.8.1有关结算期限的约定,应在合同中明确。
如合同文件约定的结算期限与上述不符时,应执行合同约定。
4.9其他结算规定4.9.1结算审减额的规定(此条内容必要时可加入合同)1)施工(承包)单位应将所报送的结算造价数额与审定后的数额之差控制在10%以内,审增和审减部分互不抵消。
2)(报送金额-审定金额)/报送金额≤3%,由此产生的审计费用由发包人支付;3)(报送金额-审定金额)/报送金额>3%,产生的所有审计费用均由施工(承包)单位支付,并在结算款中扣除;4)审增部分审计费全部由施工(承包)单位支付,并在结算款中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