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产险理赔追偿原理与实务

财产险理赔追偿原理与实务


1、代位追偿的法律依据
海商法 第四章 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第二节 承运人的责任
(一)船长、船员、引航员或者承运人的其他受雇人在驾驶船舶或者管理船 舶中的过失: (二)火灾,但是由于承运人本人的过失所造成的除外; (三)天灾,海上或者其他可航水域的危险或者意外事故; (四)战争或者武装冲突; (五)政府或者主管部门的行为、检疫限制或者司法扣押; (六)罢工、停工或者劳动受到限制; (七)在海上救助或者企图救助人命或者财产; (八)托运人、货物所有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的行为; (九)货物的自然特性或者固有缺陷; (十)货物包装不良或者标志欠缺、不清; (十一)经谨慎处理仍未发现的船舶潜在缺陷; (十二)非由于承运人或者承运人的受雇人、代理人的过失造成的其他原因。 承运人依照前款规定免除赔偿责任的,除第(二)项规定的原因外,应当负 举证责任。
3、 代位追偿所需要收集的资料
一般而言,代位追偿的案件,须收集如下资料:
1、保单原件 2、违反合同约定的依据(如:运输合同/运单/提单)或者侵权的依据(如交
警证明、海事证明),原件
3、损失的依据以及费用凭证,如公估报告 4、保险人赔付的证明,如付款凭证原件和权益转让书原件 5、买卖合同、装箱单、发票,尽量原件 6、保险赔付的相关资料 重要: ◆货运险中,让承运人对事故经过与损失大小进行确认,会大大减少后续追偿 中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除了上述资料必须要原件后,为了后续追偿的方便,能收集到原件的,应尽 量收集原件。
财产险理赔追偿原理与实务
总公司非车险经营部 2013年9月
目录
1. 代位追偿的法律依据 2.代位追偿成立的条件及诉讼类型 3.代位追偿所需收集的资料 4. 追偿的时效 5. 追偿案例
1、代位追偿的法律依据
1.1保险人具有代位追偿权的法律依据——保险法 :
第六十条 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保险人自向被保 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起,在赔偿金额范围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 偿的权利。 第六十一条 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未赔偿保险金之前,被保险人放弃对
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行为人要有过错 (1)违反合同约定(违约) (2)对标的造成损害(侵权)
2、代位追偿成立的条件及诉讼类型
追偿诉讼的类型:
根据行为人的过错类型,追偿可以分为: (1)违约诉讼(违反合同约定)
(2)侵权诉讼(对标的造成损害)
目录
1.代位追偿的法律依据
2.代位追偿成立的条件及诉讼类型 3. 代位追偿所需收集的资料 4. 追偿的时效 5. 追偿案例
1、代位追偿的法律依据
1.1保险人具有代位追偿权的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保险纠
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一条
(二OO五年一月十四日) :
保险人因行使代位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与被保险人向第三者提起的
侵权损害赔偿诉讼,人民法院可以合并审理。
第十二条 保险人向第三者行使代位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与被保险人向第三者行使
合同法 第一百零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 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1 、代位追偿的法律依据
1.3三大海运承运人责任制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严格责任制-国内水路货物运输规则
2、不完全过失责任制-海牙规则,美国的《哈特法》
3、完全过失责任制-汉堡规则,中国的海商法,推定过失承运人责任制
我司能否向“新大陆”轮追偿?
5、追偿案例
追偿的法律依据: 第一百六十八条 船舶发生碰撞,是由于一船的过失造成的,由有过失的船舶负赔偿责任。 第一百六十九条 船舶发生碰撞,碰撞的船舶互有过失的,各船按照过失程度的比例负赔偿 责任;过失程度相当或者过失程度的比例无法判定的,平均负赔偿责任。 互有过失的船舶,对碰撞造成的船舶以及船上货物和其他财产的损失,依照前款规定的 比例负赔偿责任。碰撞造成第三人财产损失的,各船的赔偿责任均不超过其应当承担的
5、追偿案例
追偿的法律依据:
国内水路货物运输规则
A公司不用向C公司提供救助担保
可以向B公司与C公司追偿。
C公司享受海事责任限制,不能足额追偿
水险追偿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1、积极参与:发生重大货损时应当改变回避消极的态度和动辄拒赔 的做法,为今后理赔和追偿收集证据材料。 2、冷静思考:在决定扣船时一定要确定真正肇事船,防止扣错船舶, 承担不必要的赔偿责任。 3、平衡利益:平衡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利益;平衡被保险人与 船东的利益。防止保险人处在对被保险人多赔款而船东不愿赔偿扩大 损失的旋涡之中。 4、果断行事:事实证据清楚时,对承运人该出手时就出手,尽快取 得船东有效担保,并立即进入诉讼程序。
航空 航空运输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民用航空器到达目的地点、应当到 达目的地点或者运输终止之日起计算。(民用航空法)
目录
1.代位追偿的法律依据 2. 代位追偿成立的条件及诉讼类型
3.代位追偿所需收集的资料 4. 追偿的时效 5. 追偿案例
5、追偿案例
追偿案例一: “天顺”轮间接碰撞案
案件经过:
保险人承担保险赔偿责任后,有权按照合同的约定向投保人追偿。
1、代位追偿的法律依据
1.2民事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
民法通则 第一百零六条 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 担民事责任。 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零七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结束
谢 谢!
2010年11月,由我司某分公司承保的“天顺”轮(承保沿海内河船舶一 切险),在上海黄浦江行驶时,由于在避让对面航行的“新大陆”轮 ( “天顺”轮与“新大陆”轮未发生物理接触),在避让过程中, “天 顺”轮由于操作不慎,撞到停在黄浦江边的“白云山”船坞。事故造成 “白云山”船坞105万的损失, “天顺”轮本船损失30万,我司根据保单 责任,赔偿约120万元。
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相同。 第十三条 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保险人可以按照约定
要求被保险人对第三者先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保险人不得以被保险人未起诉为 由拒绝承担保险责任。 第十六条 投保人以与自己订立合同的相对人为被保险人,就自己对该相对人应
当承担的合同责任为保险标的投保保证保险的,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应当按 照保证保险合同的约定向被保险人承担保险赔偿责任。
1、代位追偿的法律依据
1.4民事损害赔偿标准的法律依据
民用航空法-国内航空运输承运人赔偿责任限额规定(2006年3月28日) 对旅客托运的行李和对运输的货物的赔偿责任限额,为每公斤人民币100 元。
目录
1.代位追偿的法律依据
2. 代位追偿成立的条件及诉讼类型 3.代位追偿所需收集的资料 4. 追偿的时效 5. 追偿案例
比例。
互有过失的船舶,对造成的第三人的人身伤亡,负连带赔偿责任。一船连带支付的赔偿 超过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比例的,有权向其他有过失的船舶追偿。 第一百七十条 船舶因操纵不当或者不遵守航行规章,虽然实际上没有同其他船舶发生碰撞, 但是使其他船舶以及船上的人员、货物或者其他财产遭受损失的,适用本章的规定。
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的,保险人不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 保险人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后,被保险人未经保险人同意放弃对第三者 请求赔偿的权利的,该行为无效。
第六十二条
除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或者其组成人员故意造成本法第六十条
第一款规定的保险事故外,保险人不得对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或者其组成人员
行使代位请求赔偿的权利。
2、代位追偿成立的条件及诉讼类型
三大条件
条件一: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损失负有民事损害赔偿责任 条件二:保险标的的损失原因属于保险责任 条件三:保险人已经赔偿,取得权益转让
2、代位追偿成立的条件及诉讼类型
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的成立的四个要件 : 有损害事实 这是构成民事责任的基本要件,没有损害事实,也就没有引起民事损 害赔偿责任的法律事实。 损害行为的违法性 民事责任所要追究的是具有违法性的损害行为。违法行为有作为和 不作为两种。违法的作为多表现为直接触犯法律规范,违法的不作为 多表现为对法定义务或合同义务的不履行。
目录
1.代位追偿的法律依据
2.代位追偿成立的条件及诉讼类型 3.代位追偿所需收集的资料 4. 追偿的时效 5. 追偿案例
4、代位追偿的时效
针对保险追偿案件,保险人应当在下列法定的时效期间内向有关海事法 院提起诉讼,否则,在法律意义上,保险人将丧失胜诉权: 水运 国内水路运输、或者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向承运人要求赔偿的请求权,时 效期间为一年,自承运人交付或者应当交付货物之日起计算。 有关船舶碰撞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二年。 公路 国内公路运输,追偿时效为2年。(《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的规定: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
公路货物运输规则 铁路货物运输规则 航空运输法
1、代位追偿的法律依据
1.4民事损害赔偿标准的法律依据
海商法 第五十六条 承运人对货物的灭失或者损坏的赔偿限额,按照货物件数或者其他 货运单位数计算,每件或者每个其他货运单位为666.67计算单位,或者按照货物 毛重计算,每公斤为2计算单位,以二者中赔偿限额较高的为准。 第二百一十条 除本法第二百一十一条另有规定外,海事赔偿责任限制,依照下列规定计算赔偿 限额: (二)关于非人身伤亡的赔偿请求 1、总吨位300吨至500吨的船舶,赔偿限额为167000计算单位; 2、总吨位超过500吨的船舶,500吨以下部分适用本项第1目的规定,5 00吨以上的部分,应当增加下列数额:501吨至30000吨的部分,每吨 增加167计算单位;30001吨至70000吨的部分,每吨增加125计 算单位;超过70000吨的部分,每吨增加83计算单位。 总吨位不满300吨的船舶,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之间的运输的船舶,以及 从事沿海作业的船舶,其赔偿限额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 施行。-上述海商法限额的一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