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金仓库管理制度

五金仓库管理制度

五金仓库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五金仓库的管理工作,规范各类五金材料的领用程序,提高利用效率,降低库存成本,保证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一、五金定义
五金指金、银、铜、铁、锡五项金属材料之称,通常只分为大五金及小五金两大类。

二、五金分类
1、电工类:包括插座、开关、灯管、电子镇流器、电磁阀等。

2、仪表类:包括压力表、真空表、温控仪等。

3、阀门类:包括铜球阀、截止阀、疏水阀、止回阀等。

4、管件类:包括弯头、直接、三通、接头等。

5、工具类:包括扳手、钻花、开孔器、起子等。

6、配件类:包括常用配件及设备配件,如螺栓、皮带、垫圈、轴承、O型圈、筛网、筛片、锁、插销、锁芯、拉手等。

7、油脂类:包括胶水、油漆、油脂、机油等。

8、消防器材:如消防水带、水枪、图片等。

9、其他类:除以上大类以外的物资归类为其他类,
三、日常管理
1、仓库保管员必须合理设置各类物资的明细账簿和台账,做好各类物资的日常核查工作,每个月盘点一次。

库存物资清查盘点中发现问题和差错,应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

如发现物资失少或因质量上的问题(如超期、受潮、生锈、老化、变质或损坏等)需报废处理的,必须填写专门报告上级主管审核批准后才可进行处理,不准自行调整。

2、仓库保管员必须每季度进行各类存货的分类整理,对存放期限较长,逾期失效等不良存货,按季度编制报表,提出处理意见,报送部门领导进行审核,公司领导批准后再加以处理。

3、仓库应建立物资使用情况跟踪情况表,对采购入库物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特别是急件采购的物资使用情况重点进行跟踪,对使用情况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公司领导及有关负责人。

1
4、随时掌握库存物资动态,做好物资的合理储备。

如发现物资超储或缺料时,应及时书面报告公司领导及有关人员进行处理。

经主动配合有关人员办理退换货工作。

四、需求计划管理
1、各部门根据年度生产、维修实际情况,合理考虑采购周期及储备量,每半年编制一次《备品备件需求计划表》编制月度备品备件采购计划,经部门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提交物资部。

2、物资部库房管理员根据各部门提交半年度《备品备件需求计划表》核对库存情况,当仓库常用工具、五金、机器零配件等不足时,仓库保管员应及时向采购部提出购买申请。

2、各车间、部门独立申购的各类五金耗材、备品备件须填写《申购单》,并注明名称、规格、数量、用途,特殊物品请出示样本,按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采购。

《申购单》需交五金库管员留备份,确保到货后能准确发货。

五、入库管理
1、库管员必须凭有效单据及实物办理入库手续,杜绝只见单据不见实物或边办理入库边办理出库的现象。

入库时,仓库管理员必须查点物资的数量、规格型号等项目,如发现物资2、数量、质量、单据等不齐全不得办理入库手续。

未经办理入库手续的物资一律准办理出库手续。

六、储存管理
1、已办理入库手续的物资,必须及时分类整理上架,严禁随意堆放。

2、所有入库物资应建立物料标示卡及物料明细台帐,内容包括:品名、规格、数量、用途、采购日期、失效期等。

3、仓库保管员必须按物资的不同物料类别、性能、特点和用途分类分区定置管理,做到"二齐、三清、四定位"。

二齐:物资摆放整齐、库容干净整齐。

三清:物料清、数量清、规格标识清。

四定位:按区、按排、按架、按位定位。

七、发放管理
1、维修人员到仓库领取配件或材料须持有《维修单》及《领料单》方可到仓
2
库办理领用手续,维修后必须及时将剩余配件、线材、管材、钢材等退回仓库,办理退库手续。

2、各部门应按规定填写《领料单》,经领用人签字,部门经理签字确认后,仓库保管员审核《领料单》无误方可领取。

任何人不办理领料手续将物资领出仓库,不得以任何名义从仓库拿走物资。

3、因生产急需特殊物品,未办理入库手续直接使用的,必须由采购部门提供使用部门接收和验收证明,上面必须注明物品名称、数量、规格、使用位置、接收人、接收部门经理签字,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否之,仓库有权拒绝办理入库,并向部门经理和主管领导进行汇报。

八、借用出库管理
1、电动工具、五金工具、计量工具等工具类物资必须办理借用登记手续方可出库,并按期退还。

2、所需工具统一由班组长负责借用。

3、借用时,借用人需要检查工具的完好性,工具已存在缺陷的,办理登记时要注明情况。

4、库管员必须建立完善的工具借用台账。

对非限时借用,由班组负责保管的工具,每季度需核查对账一次;对限时借用的工具,需及时核查退还情况,借用时间到期但借用人需继续借用的,要办理续借登记。

5、工具丢失的,由借用人作书说明,未做书面说明或经调查属借用人未尽保管责任造成丢失的,按公司相关制度对相关责任人予以处罚。

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