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案例比较分析法教学应用

案例比较分析法教学应用

龙源期刊网
案例比较分析法教学应用
作者:魏然冯秀芹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19年第12期
摘要:较之于其他四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的理论知识系统性和稳固性较弱,而教学内容的变化更新速度快,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检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能否入脑入心的重要标尺。

案例比较分析法是通过选取适当的教学案例加以横向或纵向的比较,通过相关案例的比较甄别获得对社会形势和政策的认知,透过问题表象获得对事件本质的认识,从而加深对社会问题的周期性和规律性的深度把握,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价值取向和判断认知,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案例比较分析法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政通识类必修课,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就在于使全体在校大学生认识当前的形势与政策。

所谓形势,指的是国内外热点时事和国际国内局势。

所谓政策,指的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改革措施。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作为讲清国际国内形势、宣传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载体,是倡导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阵地。

较之于其他四门高校思政课,形势与政策课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稳固性较弱,而教学内容的变化更新速度快,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案例比较分析法的内涵和应用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常讲常新的课程,在新发生的热点时事中探索历史性的规律与相似性,便于更好地认识问题的实质。

案例比较分析法指的是经过课堂主题的铺垫和导入,在选取精当案例的前提下,比较两个或多个问题的异同之处,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隐藏线索,给出符合逻辑的解释和具有说服力的论断,最终的落脚点要回归思政课的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案例比较分析法要本着纵向和横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对具有可比性的相关案例进行分析、解读、阐释。

教学案例的纵向比较分析,指的是以时间为维度,选取与当下发生的热点事件、历史情景相似的事件,对事件发展的未来趋势给以预判和推断,最终对事件可能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议。

教学案例的横向比较分析,指的是在同一时期,不同国家对于相同问题的处理体现出的具体差别。

教学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指的是在相似事件的分析过程中,对于事件的性质予以甄别分析,分析事件因果的相關性和现象逻辑的关联性,分析纷繁复杂的现象背后隐藏的意图、诉求,从而实现对事件本质和核心价值观的判断。

教学案例的定量比较分析,指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图表,从多个维度分析事件的发展变化趋势。

几种维度的比较分析,对于多层次全面认识事件,发现规律,实现价值引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