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孙子兵法》概论课程作业习题

《孙子兵法》概论课程作业习题

《孙子兵法概论》课程作业习题汇总

1.我国战争理论之结晶,百代谈兵之祖为(C)

A司马法 B尉缭子 C孙子兵法 D李卫公问对

2.孙子兵法始计篇中所谓军人武德乃(C)

A忠孝勇义严 B恭宽信敏惠 C智信仁勇严

3.孙子兵法始计揭橥以「五事」、「七计」估量胜算,五事系指(C)

A智信仁勇严 B天地君亲师 C道天地将法 D地水火风空

4.孙子兵法始计篇旨在说明(D)

A用间之法 B统御之法 C远交近攻 D庙算之胜

5.孙子兵法中,以何者为战争之最上策?(D)

A伐兵 B伐交 C攻城 D伐谋

6.下列何者非孙子兵法的战略原则?(C)

A兵者,诡道也 B兵贵胜,不贵久 C胜兵先战,而后求胜 D上兵伐谋,其下攻城

7.孙子兵法谋攻篇主张的作战理念,正确的是(C)

A破国为上 B上兵攻城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百战百胜,善之善者也

8.有关孙子兵法理想,下列何者为非(B)

A无恃敌不来,恃吾有以待之 B胜兵先战,而后求胜 C兵贵胜,不贵久 D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9.西方兵圣是克劳塞维兹,东方兵圣为何人(B)

A韩信 B孙子 C吴起 D诸葛亮

10.孙子兵法始计篇揭橥以五事、七计估量胜算,五事中首重「道」,其原因为(C)

A首重兵法 B道德为要 C得民心为要 D兵者诡道也

11.《孙子兵法》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此说揭示何种观念?(C)

A避战 B速战 C慎战 D好战 12.〈秦晋殽之战〉文中,烛之武游说秦君时所言:「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相当于运用兵法上的何种策略?(A)A利而诱之 B佚而劳之 C怒而挠之 D实而备之

13.以下战役,何者可做为兵法「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的例证?(C)A信陵君救赵 B田单复国 C曹操赤壁之战 D晋师假道灭虢

14.下列何者非造成〈谋攻篇〉所谓「乱军引胜」之因?(D)

A縻军 B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 C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 D悬权而动

15.三国时周瑜利用蒋干传言,使曹操杀蔡瑁、张允,运用的是何种间计?(B)A内间计 B反间计 C死间计 D生间计

16.〈军形篇〉云:「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文意与下列何者相近?(C)

A五声之变,不可胜听 B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 C多算胜,少算不胜 D战胜,不过奇正

17.曹刿指示鲁军必恃齐军三鼓而后攻之的战法,符合孙子所谓的:(D)

A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 B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C勇者不能独进,怯者不能独退 D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18.孙子主张作战时应采取何种措施,以减轻己方因战争所产生通货膨胀的压力?(D)

A坚壁清野 B远交近攻 C箪食壶浆 D因粮于敌

19.孙子曰:「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此处「司命」是指(A)

A掌握人民生死者 B负责狱政者 C教民武艺者 D子嗣后代

20.下列何人非先秦的军事家?(C)

A孙武 B孙膑 C韩非 D吴起

21.孙子所主张的战争策略,由优而劣应为(B)

A攻城→伐兵→伐谋→伐交 B伐谋→伐交→伐兵→攻城 C伐兵→伐谋→伐交→攻城 D伐谋→伐兵→伐交→攻城

22.地略学上有谓「前有高山,后有大水,进则不得,退则有碍。」此种地形属于〈九地篇〉中的(D)

A争地 B重地 C衢地 D死地 23.〈军争篇〉云:「其疾如□,其徐如□,侵掠如□,不动如□,难知如阴,动如雷霆。」空格中字依序应为(B)

A风、水、电、石 B风、林、火、山 C火、水、金、土 D日、月、天、地

24.以下有关〈孙子兵法〉的叙述,何者为非?(C)

A又名孙子十三篇 B首注者为曹操 C汇集秦汉时的战争经验 D末篇为用间篇

25.军人应明了「为谁而战,为何而战」,此观念合于〈始计篇〉「五事」中的(A)

A道 B天 C地 D法

26.「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为下列何种观念之要旨?(D)

A兵贵胜,不贵久 B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C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D兵者,诡道也

27.下列那些提示,是与孙子有关的?(甲)一鼓作气(乙)三令五申(丙)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丁)曾助阖闾,西迫疆楚,北威齐晋(B)

A甲丙丁 B乙丙丁 C甲乙丙 D甲乙丁

28.关于<始计篇>,下列叙述何者为非?(B)

A兵者,诡道也 B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可先传也 C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D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

29.有关孙子对将的论述,下列何者有误?(D)

A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B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C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D上兵伐谋,其次伐兵,其次伐交,其下攻城

30.下列有关<地形篇>的引文,何者为非?(C)

A地形者,兵之助也 B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 C知兵者,迷而不动,举而不穷 D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31.有关用兵之法,下列何者为错误?(B)

A高陵勿向,背邱勿逆 B归师勿遏,围师勿阙 C佯北勿从,锐卒勿攻

D饵兵勿食,穷寇勿追

32.下列各组引文,其意义相异的选项是:(C) A犯之以事,勿告以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B犯之以利,勿告以害/民可使乐成,不可与虑始 C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分/三分军事,七分政治 D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曲突徙薪无恩泽

33.唐太宗曰:「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夫用兵识□□之势,无不胜焉。」上列□□内文字正确选项皆为(A)

A虚实 B谋攻 C军争 D九变

34.孙子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此处「合」是指:(D)

A联合演习 B策略结盟 C合作进击 D敌我交战

35.<谋攻篇>云:「用兵之法,十则□之,五则□之,倍则□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上列□内文字依序应为:(B)

A围、拒、克 B围、攻、分 C围、拒、待 D围、攻、擒

36.<用间篇>云:「先之者不可取于□□」,上列□□内文字应为(A)

A鬼神 B敌情 C内间 D神纪

37.三国赤壁之战,周瑜火烧曹营水寨,符合<火攻篇>所谓的:(C)(甲)以火佐攻者明(乙)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丙)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丁)火发上风,无攻下风

A甲乙丁 B甲乙丙 C甲丙丁 D乙丙丁

38.<作战篇>云:「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此处「籍」之字意最适合者为:(C)

A籍贯 B户口 C动员 D邻里

39.<军争篇>云:「悬权而动」,一意与下列何者相近?(B)

A避实而击虚 B因敌而致胜 C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D兵以诈立

40.汉王用陈平计,致亚父见疑,汉王终脱荥阳之困,此计属于<始计篇>中的:(D)

A实而避之 B乱而取之 C佚而劳之 D亲而离之

41.《孙子兵法․始计篇》一文中,认为在未作战之前,必须有周密之计划,周详之准备,并以「五事」、「七计」为总纲,下列何者非属「七计」? (A)A 诡道孰多 B 天地孰得 C 兵众孰强 D 赏罚孰明

42.《孙子兵法․作战篇》云:「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其中「兵」之意为:(D) A 战争 B 军队 C 战术 D 武器

43.《孙子兵法․始计篇》中谈到「五事」,下列何者为非:(B)

A 道 B 胜 C 天 D 将

44.《孙子兵法․谋攻篇》一文中,谈到预测战争胜负,有五个方法,下列何者为非?(C)

A 識众寡之用者 B 上下同欲者 C 君能而将不御者 D 以虞待不虞者

45.《孙子兵法․始计篇》云:「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其中「曲制」之意为:(A)

A 部队编制 B 人事制度 C 军需补给 D 财经制度

46.《孙子兵法․谋攻篇》一文中,谈到高明的用兵方略为:(C)

A 伐交 B 伐兵 C 伐谋 D 攻城

47.《孙子兵法․形篇》一文中,认为用兵必须注意度、量、數、称、胜五个事项,其中部队兵员的战斗实力及人數的众寡,是指:(B)

A 度 B 數 C 量 D 胜

48.《孙子兵法․虚实篇》云:「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其中「无常胜」之意为:(C)

A 一定克 B 一定胜 C 无常克 D 一定败

49.《孙子兵法․势篇》云:「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其中「碫」之音义为:(A)

A磨刀石 B绸缎 C,手段 D用手端

50.《孙子兵法․九变篇》云:「智者之虑,必杂于□□。」上列□□内文字应为:(D)

A 动静 B 天地 C 君命 D 利害

51.《孙子兵法․军争篇》云:「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上列□□内文字应为:(A)

A 行军 B 豫交 C 与交 D 夜袭

52.《孙子兵法․九变篇》一文中,认为作将帅的,有五项危险的偏执性格,下列何者为非?(D)

A 必死,可殺也 B 忿速,可侮也 C 爱民,可烦也 D 爱色,可欺也

53.《孙子兵法․形篇》云:「善守者藏于□□之下,善攻者动于□□之上」,上列□□内文字,依序应为:(D) A 重地,阴天 B 生地,阳天 C 衢地,隆天 D 九地,九天

54.《孙子兵法․用间篇》一文中,所提到的间谍,有五种名称,下列何者为非?(C)

A 乡间 B 死间 C 色间 D 生间

55.《孙子兵法․始计篇》一文中,所谓的「诡道」,下列何者为非?(C)

A 怒而挠之 B 卑而骄之 C 惧而胁之 D 亲而離之

56.《孙子兵法․地形篇》一文中,认为军队有走、弛、陷、崩、亂、北等六败,其中「士卒强悍而将吏懦弱的军队」称为:(A)

A 弛 B 陷 C 走 D 亂

57.《孙子兵法.军形篇》:「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若决积水于千仭之溪者,□也。」其中空格文字应为:(A)

A 形 B 量 C 數 D 度

58.《孙子兵法.作战篇》:「其用战也贵胜,久则钝兵挫锐……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由是可知〈作战篇〉主旨为:(B)

A 天时地利人和 B 兵贵胜不贵久 C 知彼知己百战百胜 D 胜可知而不可为

59.《孙子兵法.九变篇》:「故将有五危:……不可不察也。」下列何者不在「五危」之内?(A)

A 惡民,可烦也。 B 必生,可虜也。 C 忿速,可侮也。 D 必死,可殺也。

60.《孙子兵法.始计篇》:「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句中「五事」为何? (A)

A 道、天、地、将、法 B 道、天、将、军、法 C 天、地、将、兵、法 D 时、事、地、将、法

61. 孙子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善之善者也。」(〈谋攻篇〉)其中空格文字应为:(C)

A 仁者无敌 B 全国为上 C 不战而屈人之兵 D 以寡敌众

62. 齐魯长勺之战,曹刿深明「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之道而大胜齐军。此乃符合孙子何种用兵之法?(A)

A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军争篇〉 B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