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题库-精选.
E.用以检查软组织,特别是乳腺的检查
第一节“三”(二)选择题答案:1. B, 2. D,3.E,4. ACE
(三)造影检查
A型题
1.下列哪一种物质可用作阴性造影剂
A.泛影葡胺
B.空气
C.40%碘化油
D.5%碘化钠溶液
E.钡剂
2.静脉肾盂造影的禁忌证不包括
A.碘过敏
B.严重的甲状腺机能亢进
C.腹部巨大肿块
A.肿块
B.坏死
C.出血
D.水肿
E.钙化
X型题
2.有关影像检查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小的病变影像检查可阴性
B.不同成像方法间有互补作用
C.影像表现常与临床同步
D.异病同影或同病异影常会遇到
E.某些疾病,影像学无法检出
第五章选择题答案:1. E, 2.ABCDE
4.11
4.11
4.33
4.11
E.对钙化灶显示敏感
第二节选择题答案:1.E
填空题
2.弛豫时间有两种,即①与②
答案①T1为纵向弛豫时间;②T2为横向弛豫时间。
名词解释
3.流空现象
答案对一个层面施加90脉冲时,该层面内的质子,包括血管内流动血液的质子,均受到脉冲的激发。中止脉冲后,接受该层面的信号时,血管内血液被激发的质子已流动离开受检层面,接收不到信号,这一现象称之为流空现象。
16.骨质破坏的CT表现?
答案CT易于区分松质骨和皮质骨破坏。松质骨的破坏早期表现为局部的骨小梁稀疏,骨小梁破坏区的骨髓被病理组织取代,其CT值常在软组织范围内。以后发展为斑片状甚至大片松质骨缺损。皮质骨的破坏表现为骨皮质内出现小透亮区,此为扩大的哈氏管;或表现为骨皮质内外表面的不规则虫蚀样改变,骨皮质因内外面的侵蚀破坏而变薄;或者出现范围不等的全层骨皮质缺损。
A.氢原子核
B.钠原子核
C.钙原子核
D.磷原子核
E.氮原子核
第一节选择题答案:2.C.3,A.
名词解释
3.弛豫时间
答案:指从停止发出射频脉冲到恢复成原来的平衡状态的时间。
第二节MRI图像特点3题
A型题
1.下列那一项不是MRI成像的优点
A.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辩力
B.不受骨伪影干扰
C.可多参数成像
D.能多方位成像
D.严重肝肾功能衰竭
E.急性泌尿系炎症及严重血尿、肾绞痛
第一节“三”(三)选择题答案:1. B, 2. C,
名词解释
3.造影检查
答案:人体组织结构中,有相当一部分,只依靠它们本身的密度与厚度差异不能在普通检查中显示。此时,可以将高于或低于该组织结构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以显影,此即造影检查。引入的物质称为造影剂。
第一节“一”(一)选择题答案:1. C,2. C, 3. A, 4.B,5.E, 6.C, 7.BCDE
填空题
8.X线具有与X线成像相关的特性有: ;②;③和电离效应。
答案: 穿透性;②荧光效应;③摄影效应。
(二)X线成像基本原理
X型题
1.下列影响X线对比度的因素,正确的是
A.被照体厚度
B.被照体密度
第三节CT检查技术1题
A型题
1.EBCT是哪种CT的缩写:
A.高分辨力CT
B.CT血管造影
C.电子束CT
D.螺旋CT
E.普通CT
第三节选择题答案:10. C
第四章 磁共振成像
第一节MRI的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3题
A型题
1.磁场强度单位是
A.伦琴
B.戈瑞
C.特斯拉
D.帕
E.居里
2.人体MRI最常用的成像原子核是
B.荧光作用
C.生物作用
D.电离作用
E.感光作用
4.透视利用X线的
5.摄片主要利用X线的
6.放射治疗主要利用X线的
X型题
7.影响X线强度的因素,错误的是
A.X线强度与管电压成正比
B.X线强度与管电压成反比
C.X线强度与靶物质原子序数成反比
D.管电流与产生的X线光子数量成反比
E.X线强度与X线波长成正比
第四节MRI诊断的临床应用
A型题
1.下列MRI检查禁忌证,错误的是
A.有心脏起搏器
B.幽闭恐怖症患者
C.有心肺监护仪者
D.有碘过敏史
E.体内有铁磁金属植人物
第四节选择题答案:1.D
是非判断题
2.MRI对钙化灶、脑肿瘤边缘水肿的显示较CT高。
答案2.×
第五章 不同成像的观察、分析及综合应用
A型题
1.MRI检查显示欠佳的病变是
C.散射效应
D. X线波长
E.胶片性能
第一节“一”(二)选择题答案:1. ABCD
三、X线检查技术11题
(一)普通检查
A型题
1.标准后前位立位胸片,焦片距应为
A.0~0.5m
B.0.5~1.0m
C.1.0~1.5m
D.1.5~2.0m
E.1.8~2.0m
2、有关副鼻窦摄影的常规位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柯氏位、瓦氏位
E.骨质坏死
B型题
A.骨质疏松
B.骨质软化
C.骨质破坏
D.骨质增生硬化
E.骨质坏死
2.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但骨内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是指
3.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是指
A.骨密度减低
B.由于钙盐减少而引起骨密度减低
C.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消失而形成骨质缺损,其中全无骨质结构
4.11
4.21
4.31
4.21
4.11
4.22
4.11
4.11
4.11
4.11
4.11
4.11
4.11
4.11
4.11
4.22
4.11
4.22
4.11
4.11
4.11
2.22
4.11
4.11
4.11
4.11
4.22
4.11
4.22
4.11
4.11
4.11
4.21
4.21
4.11
第二篇 骨骼与肌肉系统
12.Codman三角
答案引起骨膜反应的病变进展,已形成的骨膜新生骨可重新破坏,破坏区两端的残留骨膜反应呈三角形或袖口状。
简答题
13.骨质疏松的X线表现
答案:主要是骨密度减低。在长骨可见骨松质中骨小梁变细、减少、间隙增宽,骨皮质出现分层和变薄现象。在脊椎,椎体内结构呈纵形条纹,周围骨皮质变薄,严重时,椎管内结构消失。椎体变扁,其上下缘内凹,而椎间隙增宽,呈梭形,致椎体呈鱼脊椎状。
第 七 章 骨与骨关节
第一节检查技术2题
A型题
1.骨与软组织疾病一般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为
A.透视
B.X线
C.超声
D.CT
E.MRI
第一节选择题答案:1.B
论述题
2.X线平片摄影要注意那些?
答案:①任何部位,包括四肢长骨、关节和脊柱都要用正侧两个摄影位置,某些部位还要加用斜位、切线位和轴位等;②应当包括周围的软组织;四肢长骨摄片都要包括邻近的一个关节;在行脊柱摄影时要包括相邻部位,例如摄照腰椎应包括下部胸椎,以便计数;③两侧对称的骨关节,病变在一侧而症状与体征较轻,或X线片上一侧有改变,但不够明显时,应在同一技术条件下摄照对称,以便对照。
D.骨质密度增高,伴或不伴有骨骼的增大
E.早期为一段长短不定、与骨皮质平行的细线状致密影
4.骨质破坏的X线表现
5.骨质疏松的X线表现
第二节“二”选择题答案:1.B,2.A, 3.C, 4.C, 5.A,
名词解释
6.骨质坏死
答案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
7.骨质疏松
答案是指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的含量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都减少,但骨内有机成分和钙盐的比例仍正常。
第五篇 中枢神经与头颈部
第十五章 中枢神经系统
36
王文献
第十六章 头颈部
13
第六篇 介入放射学
第六篇 介入放射学
20
刘卫金
试题及答案
题目标注
第一篇总 论
第一章 X线成像
第一节 普通X线成像
一、X线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9题
(一)X线的产生和特性
A型题
1.下述X线特性中,不属于物理效应的是:
A.穿透性
B.荧光作用
答案①屏蔽防护;②距离防护。
第三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1题
A型题
1.与普通血管造影相比,下述哪一项不是DSA的优点
A.密度分辨率高
B.空间分辨率高
C.有利于靶血管的实时观察
D.可后处理图像
E.可反复动态观察
选择题答案:1.B,
第二章计算机体层成像
第一节CT的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1题
名词解释
1.螺旋CT
答案:螺旋CT是20世纪90年代在常规CT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新CT扫描技术。扫描时检查床与患者等速通过CT机架,同时X线球管连续旋转曝光,在一个螺旋空间内连续采集扫描数据,亦称为体积CT扫描。特点为:扫描时间短;增强扫描中可更准确获取靶组织动脉期图像信息并可减少造影剂用量;可任选观察面成像,并可获得高质量的三维重建图像。
(四)X线检查方法的选择原则
A型题
1.下列成像方法,哪一种较少用于胸部
A.平片
B.支气管分层
C.CT
D. MRI
E.超声
第一节“三”(四)选择题答案:1. E
四、X线诊断的临床应用1题
A型题
1.胸片常规摄片位指的是
A.立位前后位
B.立位后前位
C.卧位前后位
D.卧位后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