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现代史 题目期末复习

中国近现代史 题目期末复习

2011年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复习题目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资政新篇》
2、洋务运动
3、中国同盟会
4、清末新政
5、十一届三中全会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7、九一八事变8、《论十大关系》
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和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
答: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是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

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答: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革命从此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不断的向前发展。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第。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同世界无
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

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答:(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3)加强共产党自身建设;
(4)必须与国际革命和进步力量团结一致;
(5)所有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4、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答:第一种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第二种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

第三种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

5、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总方针是什么?
答: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6、试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时期。

7、新中国成立以来50多年的历史启示是什么?
答:(1)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
(2)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
(3)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8、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

(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制定、实施了一套完整的抗日策略和方针,提出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对抗日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中国共产党通过游击战开辟的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为抗日战争的侵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4)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有爱国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论述题(每题13分,共26分)
1、联系自己对《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的学习,谈谈为什么说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
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必然让位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答:(1)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适合中国国情。

(2)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意志,不为中国人民所欢迎。

(3)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中国国内封建势力所不允许的。

(4)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从根本上决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5)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不断胜利,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

中国革命的历史充分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的共和国让位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2、怎样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答:(1)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

从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到1941年,中国战场通常牵制日本陆军兵力70%左右。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是东亚和太平洋战场的主要部分,是仅次于欧洲的主战场。

(2)中国抗战打破了日本法西斯征服中国,进而称霸世界的狂妄野心。

卢沟桥事变后的三个月,中国军民在上海、忻口、平型关等战役战斗中,浴血奋战,重创敌军,打破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梦想。

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战场拖住了日本侵华军的主力,使日军力不从心,称霸世界的计划不能实现。

(3)中国抗日战争有力地配合英美在太平洋战场的作战,支援了苏联的对德作战。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本陆军主力陷入中国,无法实现海军的计划。

此外,中国在1943年至1945年间,以远征军同美英军队联合对日作战。

中国战场的8年抗日,也使日军无力北进苏联,使苏联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

3、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三民主义?
答: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其主要任务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实行民族革命。

民权主义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完成政治革命。

民生主义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其目的是防止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富分化与对立,达成社会革命的目的。

三民主义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它的提出对统一革命党人的思想,动员、号召群众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但是,三民主义存在着一些缺陷,主张民族主义却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主张民权主义但又不敢依靠广大工农群众,主张民生主义而又缺乏使农民获得
土地的内容,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4、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哪些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说明了什么?
答: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1.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
5.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50多年的历史昭示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核心力量。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
合的有(acd)
A、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B、建立统一战线
C、对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E、建立人民公社制度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bce)
A、清王朝的自救改革运动
B、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C、爱国救亡运动
D、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运动
E、思想启蒙运动
3、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发生的主要战役有(bcde)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战役
C、忻口战役
D、台儿庄战役
E、武汉会战
4、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是(abcde)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C、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D、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
E、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5、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理论的共同点是(abc)
A、都是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结果
B、都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C、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D、说明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一帆风顺,未遇挫折
6、北洋军阀集团在袁世凯死后分裂为三大派系是指(abe )
A 、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
B 、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
C 、以阎锡山为首的晋系D、以陈炯明为首的粤系
E 、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
7、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主要围绕(bcd )展开。

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
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D、要不要社会革命
E、要不要发动农民
8、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革命的力量并联合镇压革命,是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里所指的反革命力量包括(abcd)
A、帝国主义
B、军阀
C、大地主
D、大资产阶级
E、小资产阶级
9、1948年秋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三大战役,基本上摧毁了国民党赖以维
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

三大战役是(abc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上海战役
E、济南战役
10、戊戌变法是向外国学习的一次重要努力,关于其说法正确的有(abc)
A、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B、维新派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维新派害怕人民群众
D、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E、维新派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的利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