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游戏与儿童的发展本章内容导航:游戏有利于提高儿童体能游戏与儿童身体发展游戏能增强儿童机体的适应能力游戏能促进儿童身体生长发育游戏与儿童智力发展游戏与儿童认知发展游戏与儿童创造力发展游戏与儿童语言发展游戏与儿童自我意识游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游戏与儿童交往能力游戏与儿童自控能力游戏与儿童积极的情绪体验游戏与儿童情感发展游戏与儿童消极情绪的宣泄游戏与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导入: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得到发展。
这里所说的发展包括:儿童身体发展、儿童认知发展、儿童社会性发展与儿童情感发展。
这章我们着重来学习游戏对儿童的这些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节游戏与儿童身体发展【目的要求】理解游戏对幼儿身体发展的价值;理解体能,机体的适应能力的概念。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游戏对儿童身体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是如何理解游戏与儿童身体发展的关系。
【主要内容】●理论教学内容(1学时)一、游戏有利于提高儿童体能体能是指人体在从事身体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走、跑、跳、投、钻、爬、平衡等)和身体素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平衡等)。
儿童游戏富含符合生理发展规律的活动,是锻炼儿童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提高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在各种游戏中,都包括有各种大小动作和活动,特别是户外体育游戏,能锻炼儿童的走、跑、跳、钻爬、投掷、平衡、攀登等基本动作。
儿童经常在户外、在阳光下、在新鲜空气中活动,心情舒畅,天天锻炼着基本动作,促进其动作的灵活、协调,促进大肌肉、小肌肉运动的控制能力。
通过对已经习得的协调动作的练习和运用,使儿童不断掌握了新的技能。
爬攀登架、跳跃等,为儿童提供了许多必要的动作练习和活动。
儿童时期特别是学龄前时期,基本动作的练习都是在游戏中进行的。
综合体能运动游戏,以其丰富而刺激的内容,向儿童的运动水平不时的发出挑战信号,从而提高了儿童身体动作的敏捷、灵活和协调,使儿童身体大小肌肉、骨骼、关节等组织器官得到有效的活动和锻炼,让儿童变得更为结实和健壮,因此,我们说游戏是促进儿童体能发展的动力。
同时,游戏为儿童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运作和运动的机会,又是促进儿童体能发展的手段。
二、游戏能增强儿童机体的适应能力机体的适应能力,是指人体在适应内外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机能能力。
儿童进行户外游戏,常常接触到阳光、水、空气这三大自然因素,他们可以感受温热和寒冷,这既符合儿童生理代谢的需要,又能够增强儿童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如知道热了脱衣服、冷了加衣服,口渴了喝水等等),保持儿童身体的健康。
三、游戏促进儿童身体生长发育专门的体育游戏对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效果显著。
黄世勋“关于体育游戏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的实验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参见黄世勋编著:《儿童运动游戏创编与教学》,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7月版。
其研究方法是在实验班用体育游戏形式加强体育锻炼,对比班则按常规锻炼的方法进行锻炼。
实验结果表明:活动性游戏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促进儿童骨骼、肌肉系统的发育,提高其身体机能。
实验班的儿童在身体的各项指标中得分均好于对比班。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游戏对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身体生长发育的水平更是进行游戏的生理基础,因此,身体健康的儿童可能比身体不健康的、营养不良的儿童更喜欢游戏,幼儿个体在同一游戏中所能承受的负荷和完成动作的难易也会有所不同,幼儿教师应该注意游戏与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之间的这种正性或负性循环的相互关系,及时、合理地安排好游戏计划,以利于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总之,游戏使儿童身体各器官得到活动和锻炼,大到追、跑、跳、跃的游戏,小到拼图、绘画、玩沙等游戏,都可以促进儿童大、小肌肉的运动、促进骨骼、关节的灵活与协调。
儿童在不同的游戏中,变得结实、健康;在与外界环境的多方面刺激中,变得反应迅速而敏捷;在欢快的游戏中,形成各种技能,增强了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游戏为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提供了许多必要的动作和运动的机会,锻炼了儿童的身体,增强了儿童的体质。
第二节游戏与儿童认知发展【目的要求】理解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价值;理解认知、感知觉、想象、思维的概念。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是如何理解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关系。
【主要内容】●理论教学内容(1学时)导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游戏对儿童身体发展的价值,这节课我们接着前面的内容来学习游戏与儿童的认知发展。
前面我们在讲游戏的分类时提到了认知的概念,在这里了又碰到了,今天我们要重点掌握了。
认知是认识过程及其心理活动品质的总称,包括了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语言等方面。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为其提供了从不同方面来认识外部环境的途径。
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充分的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①通过扮演各种角色,②通过使用各种玩具或材料、③通过观察、感知、比较、分类、回忆、想象思维,④通过对已有知识理解的更新、对生活经验的重组、对已掌握能力的运用、对动作和情节的实践。
去接触、接受、探索新的事物,去了解玩具(物体)的性能,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于是,其感知能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得到发展。
同时,在游戏中幼儿需要与同伴进行沟通交流,有了很好的语言锻炼机会,幼儿的语言得到了发展。
所以说,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游戏与儿童智力发展游戏对儿童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既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动力,又是发展智力的有效手段,对幼儿智力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游戏与儿童的知识增长皮亚杰认为儿童所获得的对“物”的知识(经验)包括两类:物理和数理逻辑。
①物理知识主要反映事物本身的性质,如物体的形状、大小、质量、密度、色彩等②数理逻辑知识主要反映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如数的概念就属于这一类,它表示的是事物之间的一种关系。
(1)儿童在游戏时与他人或群体进行交往,还会获得对“人”的知识,这是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知识的源泉,皮亚杰称之为社会性知识(经验)。
(2)儿童在游戏时候接触了各种各样的玩具或材料,通过不断的移动、触摸、聆听、观察、对比等运动,感觉和认知活动,掌握了对物体的性质、物体之间的联系、动作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认知,发展了感觉器官的感受性和感知能力,学到很多相应的概念,增长了知识。
儿童在做游戏的过程中积累了物理知识、数理逻辑知识、社会性知识,会在外部动作操作和内部心理加工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促进注意力、感知觉能力、记忆力的发展,这是其智力发展尤其是解决问题能力发展所必须知识的前提和经验基础。
如,玩积木游戏时幼儿认识了大小、多少、形状、结构,理解了“拼”和“拆”的概念、“连接”和“层次”等构造关系,同时在摆弄积木和其他玩具的过程中,发现圆球、轮子、圆柱体、圆锥体、悬垂等的也运动规律,理解“滚动”、“转动”、“摆动”的概念。
2、游戏与儿童感知能力发展感知觉是儿童认知活动的开端,是儿童认识外界事物、增长知识、智力发展的通道。
感知觉的发展是衡量此阶段儿童智力水平发展的重要指标。
儿童依靠感知觉获得的经验,为以后的智力发展奠定了基础。
幼儿是用“行动”来思考,靠“感官”来学习的,因幼儿处于直觉动作思维阶段,须通过用各种感官去接触事物,对他们进行直接的感知,才能对事物形成概念、记忆。
游戏实际上是通过操作物体来感知事物的过程:(1)儿童通过各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接触到各种性质的物体,了解到各种事物的特征,发展了感觉;(2)儿童通过对空间、形状大小、时间的观察,学会了感知各种事物的状态和属性,发展了知觉。
儿童的感知觉在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而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最符合幼儿的兴趣,游戏活动使得幼儿充满了主动性、积极性和感知兴趣,在积极进行一定的活动中去完成感知觉任务,有着明显的感知、探索和学习效果。
举例:儿童接触到新玩具,观察玩具,感知不同的玩法。
3、游戏与儿童想象力发展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的产生是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标志之一,想象力是智力的重要成分。
形象思维是创造的基础,想象力是创造力的翅膀。
儿童如果缺乏想象力,就不能很好的掌握知识,更缺乏创造力。
游戏室激发儿童想象力的最好方法。
象征(假装)、模拟、联想是儿童游戏的普遍特征,游戏为儿童提供了想象的充分自由,因此,想象是构成儿童游戏不可或缺的心理成分。
4、游戏与儿童思维能力发展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需要借助语言来实现其特性。
思维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需要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过程。
思维能力是认知的高级活动,是智力的核心,思维的产生使儿童的认知过程发生了质的改变,使认知开始成为整体。
思维能力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综合认知能力。
游戏中必然会产生问题,对于学前儿童,游戏是问题的主要发生源,游戏过程是儿童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
二、游戏与儿童创造力发展创造力是运用已知信息,创造出新思想、新事物的能力。
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包括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及发散性。
游戏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儿童,让儿童拥有自由想象的空间,对儿童创造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对创造力的研究已揭示出,创造力与主动自愿的内部动机、自由民主的气氛、灵活易变的形式有着密切的一致性。
这些也正是游戏的特点和性质,游戏与创造力之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三、游戏与儿童语言发展儿童语言的获得是一个连续发展的变化过程,幼儿期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
语言或得需要有先天性的物质基础,包括发音器官、大脑语言中枢的发育和成熟,但真正的语言发展一定是通过社会环境和儿童的时间获得。
语言是表达或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其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交际。
幼儿基本上是运用口头语言来进行交际的,促进幼儿口头语言的发展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重点,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就是使儿童有机会以各种方式练习说话,游戏为其提供了实践的机会,是促进幼儿口头语言发展的重要和有效途径。
语言游戏在幼儿教室里随处可见,它常常发生在最平常的环境里。
第三节游戏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目的要求】理解游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价值;理解社会性发展、自控力的概念。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游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是如何理解游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主要内容】●理论教学内容(1学时)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即获得保证其在社会中成功地生存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过程。
社会性发展是儿童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所要求的人,涉及到儿童学习如何与别人友好相处、学会分享、助人和合作等社会性技能,学会自己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
一、游戏与儿童自我意识游戏是一种将自我为中心的个体转变成适应社会化需要的个体的途径。
自我意识是人社会化的关键。